陶海曉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推進,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已經深刻地意識到了在傳統的知識教育中,知識并不可以和智慧等同, 智慧代表了人生的意義,而知識僅僅固于刻板的理念,顯而易知,智慧比知識更加重要,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完成常規的教學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們從自主學習中理解語文學習的內涵,掌握文字傳達的含義,促進他們語文創新思維的發展,以此構建起初中語文智慧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智慧課堂、構建策略
智慧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經器官的一種高級的綜合能力,包含了很多,例如感知、知識、記憶、計算、分析等等,也可以稱作智力。 所以,智慧課堂就很容易理解。 字面意思上即可以理解為充滿了智慧的課堂,便不僅僅等同于單純傳授知識的課堂,而是一種融合各種能力與思想,每個人都融于其中的生動有趣的課堂。
一、 構建初中智慧課堂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推進,教育成為人們心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在從知識文化邁向智慧文化的進程中,要孕育一批批一代代有智慧的人,這是社會所需求的。 因此,構建初中智慧課堂也正是響應了時代的潮流,不僅從老師充滿智慧的言傳身教開始,培養學生的智慧更是重要嚴峻的任務,構建初中智慧課堂已經迫在眉睫。 在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中,老師們大多過分注重知識的死板傳授,擺脫不了傳統經典教學體系的束縛,忽略了學生的知識理解感受,正是這種弊端,需要加快構建初中智慧課堂。 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擁有創造力,能夠擁有獨立思想、判斷是非的能力,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送。 重構語文課堂,讓智慧成為課堂的新主題。
二、 初中語文智慧課堂建構策略
(一) 優化課堂內容,調動學生興趣
在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語文課堂,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所以教師們可以優化課堂內容,設計獨樹一幟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手段和拓展課外的知識來豐富整個教學過程,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興趣,能夠自我的進行理解并愿意學習,而非一味地傳授知識。 當學生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進程中的來,便可以提高語文水平能力,獲得智慧。 例如,在?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利用投影儀等設備給學生們展示由遠至今祖國強大發展的進程和圖片,同時也可以播放這首詩歌的申請朗誦,讓學生可以更多地了解祖國,從語言、視覺、聽覺各個方面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詩人舒婷對祖國那一份深刻而濃烈的熱,使學生感同身受,深刻地理解到課文的含義、語文的魅力,讓課堂充滿了智慧。
(二) 培養質疑能力,激發探索精神
在智慧課堂的構建過程中,質疑精神必不可少,質疑可以讓學生們產生更多的思考想法,所以有必要培養學生們的質疑精神,在質疑中產生問題,在產生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問題,在思考問題的過程學會去解決問題,從而產生自己充滿智慧的觀點。 讓學生們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并自己想方設法解決問題這一個過程是充盈智慧的要點。 改變單一的思考模式,在小組中提出質疑并討論,掌握有效的思維方法。質疑與互助相融合,更有力地打造出充滿智慧的課堂。 例如在?孔乙己?的課堂中,對于有的問題,作者魯迅先生對孔乙己的態度是什么? 學生便可以對此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對質疑的部分充分的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然后在全班一起分享討論思考這一個過程,讓學生思考解決并表達。
(三) 重視預習過程,提高自學能力
在構建初中語文智慧課堂中,預習自學的能力必不可少。 老師學生應該引起重視,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理解與有疑問的部分進行標記,為在學習課文時更好地了解文章內容和解決疑問。 老師便可以設計預習作業以此更好地引導課堂上的教學任務,讓學生掌握課文的內容含義。 例如,在預習?送東陽馬生序?這一文言文課程中,老師可以設計以下預習任務:熟讀文言文,了解文言文停頓,理解文言文翻譯。 同時提出學生了解文章文體,寫作背景等要求。 思考文章在哪些方面敘述了作者求學的艱難? 作者勤奮學習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寫自己艱苦求學的經歷目的何在? 如何看待學習條件和學習好壞之間的關系? 等等問題。 讓學生們在上課之前充分地做好準備,這些問題不論解決與否,都需要自我獨立思考寫下答案。 然后再通過老師課堂上的教學,同學小組的討論等等,發表看法,總結問題,構建出充滿智慧的初中語文課堂。
三、 教學由知識化向智慧化轉變
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知識就像是無邊無際的海洋,然后智慧卻是細小的水滴。 于是教學要有知識化向智慧化轉變,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卓有成效。
(一) 樂于思考
隨著時間的進程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提高,網絡已經普及大眾,人們常說有問題找度娘,即不論什么問題都運用網絡一味尋求答案,自己從不思考,把答案寄托在網絡他人身上,這樣會讓人愈來愈愚鈍。 學生同樣如此,在面對問題時,知曉的就輕松而容易的回答上,不知道的便尋求網絡答案,不去主動思考問題的答案。 這樣的現象令人深思,因此,學生們一定要學會樂于思考,在面對不懂的問題時候一定要愿意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
(二) 勤于思考
只有學習和思考同時進行,才可以養成智慧。 沒有思考與創新,社會將不在前進,所以學習也就無謂是思考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無法解決的問題,今日深思不解,明日再思或許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勤于思考。
(三) 善于思考
課堂之中,常常會有提出質疑的學生,老師便要學會分辨質疑,有的學生會曲解含義,便需要老師去引導他帶領他理解其中奧義,切勿進入死胡同,鉆牛角尖。 如果思考出現了偏差,便容易百思不解產生困惑,所以需要帶領學生,讓他們學會從正確的方向善于思考,解決的心理上的困惑,并且讓他們繼續保持質疑的能力。做好以上三個思考將對于構建初中語文智慧課堂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四、 結語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使他們語文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自身也需要加強文學素養的提高和教學的深刻研究,也只有如此,才能構建起更高效的初中語文智慧課堂。
參考文獻:
[1]蕭芬.激發智慧課堂,展現活力青春———初中語文智慧課堂的建設[J].中華辭,2019,1.
[2]徐建東.構建初中語文智慧課堂探究[J].江西教育,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