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蕾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當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一直以來,音樂教學都在調節學生情緒,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互動式教學的互動性、合作性等諸多優勢則有利于學生音樂素養和音樂鑒賞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本文從營造互動教學氛圍,激發學生互動熱情;增強教師互動藝術,引領學生有效互動;創設趣味音樂舞臺,提供自我展示機會;開展音樂競賽活動,促進學生互動競爭四方面對互動式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音樂 互動式教學 應用研究
互動式教學如其字面意思所表,指的是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來展開教學的一種方式,它對于師生、生生之間的進一步了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初中音樂是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能夠有效培養初中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初中生審美能力的發展。在初中音樂中滲透互動式教學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實現音樂教學成果的大幅度提升,并有利于全面實現對初中生音樂才能的深入發掘。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起對互動式教學的應用與研究,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而以下,便是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一、營造互動教學氛圍,激發學生互動熱情
要想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構建一個良好的互動和交流平臺,首先需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課堂互動氛圍。氛圍影響著一個人的情緒,所以良好互動氛圍的營造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的互動熱情,使學生積極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對于初中音樂教師而言,互動教學氛圍的營造離不開對學生的尊重和平等對待,只有為學生提供一個平等交際的空間,才能使學生產生互動的欲望,才會敢于互動。因此,教師在營造互動氛圍的過程中首先要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型的學習環境,其次要為學生提供可互動的音樂話題,從而有效借助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楚商》的過程中,為了借助互動式教學讓學生了解到編鐘的知識以及先秦時期楚國的音調特點,在帶學生對其進行欣賞的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對互動教學氛圍的營造,以激發學生的互動熱情,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因此,在上課之后,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編鐘的圖片,隨后開展了一個小型的討論會,與學生一起就編鐘的特點進行了討論,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了解到了編鐘的特點以及編鐘音樂,并將學生引入到了對編鐘這一樂器的互動中。在奠定好這一氛圍基礎之后,我隨之播放了《楚商》這一音樂,并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通過觀察,我發現學生們在互動交流中提出了“凝重”“莊嚴”“神圣”等多種詞語,這對于學生思維之間的碰撞與融合,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二、增強教師互動藝術,引領學生有效互動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逐漸擺脫稚拙的思維方式,開始掌握主觀判斷的能力。同時,初中生的思維較為活躍,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方向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基于學生的這些特點,不斷增強自身的互動藝術,以確保能夠在互動中引領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進而提高教學實效性。當然,要想增強自身的互動藝術,教師要明確每一種語言所能達到的效果都是不同的,所以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根據不同學生選擇不同的互動語言才能真正發揮出互動式教學的最大優勢,這就需要教師關注基本學情,并在這一基礎上引領學生進行有效互動。
例如:在學習《送別》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學會該歌曲,并在演唱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我非常重視對自身互動藝術的增強,以期能夠引領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從而達成教學目標。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向學生介紹了這一歌曲的背景,讓學生對李叔同的“學堂樂歌”的特點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后,我在聽唱與范唱的結合下與學生展開了積極的互動。針對歌曲的牌子、速度、力度、調號等內容,我從學生的特點出發選擇了不同的互動形式。對于一些音樂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我選擇了循序漸進,在一步步引導中讓學生了解到了其四四拍、和中速稍慢的特點。針對一些音樂感知能力較強的學生,我選擇了最為直接的方式進行詢問,并適當的加深的了難度,從而使學生了解到了其中弱、D大調的特點。通過對不用互動形式的應用,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三、創設趣味音樂舞臺,提供自我展示機會
音樂是一種表現的藝術,學生能夠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提高自信心。所以,在當代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要以互動為前提為學生創設一些趣味性的音樂舞臺,從而讓學生在自我展示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如此必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同時,音樂舞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互動性,所以教師更應該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去展示自己的才能。當然,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教師在創設音樂舞臺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主,并重視自身的向導作用,從而有效促進師生、生生間的友好交往與合作。
例如:在學習《讓世界充滿愛》之前,為了使學生能夠通過該課的學習對“愛與奉獻”有更為深刻的感知,我在上課之后首先為學生建立了一個“音樂舞臺”,并以“愛”為主題要求大家積極報名參加歌曲演唱,并展示了最終獎品。在這一基礎上,學生以團體和個人的形式確定了《最初的夢想》《愛與希望》《手拉手》等多首歌曲。之后,我按照報名順序進行了排名,并依次展開了演唱,從而將學生融入到了這一展示自己歌唱能力的舞臺中。在最后階段,我給予了學生充分的互動時間進行互評和自評,從而使學生在互動中對自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使學生在“愛”的主題中產生了新的體悟,從而為接下來的音樂學習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
四、開展音樂競賽活動,促進學生互動競爭
好勝心幾乎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在初中階段,利用好學生的好勝心,并以其為基礎來設計教學活動往往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那么,如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的好勝心呢?顯而易見,競賽是不二之選。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的好勝心不僅能夠得到極大的調動,還能夠有效引發學生的互動欲望,使學生在互動競爭中強化對新知識的理解??紤]到初中生的特點,教師可以開展一些音樂競賽活動,并選擇個人或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在互動中進行競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為了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我經常會開展一些音樂競賽活動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競爭,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因此,在一次“能歌善舞”的音樂競賽中,我提前將學生進行了分組,并告訴大家:“同學們可以先選擇小組要演唱的歌曲,再搭配簡單的舞蹈進行展示,展示的時間為下節課,大家要好好把握時間。”在展示來臨的這一天,各小組都在進行積極的互動,以熟悉具體的過程。在這一基礎上,大家信心十足的依次進行了展示,最終則通過全體投票的形式確定了最佳小組。顯然,這一競賽活動的開展非常考驗小組的團結性和凝聚性,這就為學生課上、課下時間的積極互動打下了基礎,從而有效發揮出了團體的力量,進而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
綜上所述,互動式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初中生的音樂素養,并為學生提供鍛煉自己的機會和舞臺。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互動式教學的特點出發,充分利用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從而有效促進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鳳.初中音樂教學互動模式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
[2]葉軍.創設互動課堂,激發音樂活力[J].北方音樂,2017,37(24).
[3]閆麗莉. 初中音樂教學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