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彬
摘 要:語法,即語言的法則。是學習語言時的基礎入門。英語語法是學好英語的基石,是英語學科的重要內容。學習語法,就是了解語言的結構和語言的規律。嚴格來說,初中英語才是學習英語的正式開端,與之前的英語學習基礎無甚關系,所以,若之前英語基礎不是很好也沒有太大關系。從新的開端,打下堅實的語法基礎,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關鍵。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語法教學 教學方法
學習一門語言類的學科,語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多數的學生對于語法望而卻步,在他們看來語法枯燥乏味、艱澀難懂。語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如若不耐心掰開揉碎,從一開始就沒有入門,自然學習是愈加困難的。隨著英語的普及廣泛,學生學好英語更是迫在眉睫,更成為了學好英語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師要在初中階段夯實學生語法基礎。
一、夯實語法理論基礎
學習英語語法,先需要理論的學習。理論固然是枯燥的,但卻是必要的。在語法理論的指導下我們才能開始英語的學習。近年來,語法理論學習的必要性引起爭議,部分人認為語法理論阻礙實際交流能力,外國人都是不學語法的,他們的日常交流根本不注重語法的學習,所以語法理論的學習沒有意義。實則不然,外國人也是學習語法的,語法理論在他們的語言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學好語言理論,才能深入英語的學習,進而進行交際應用。若學不好理論,在交流中很可能會發生理解的偏差。例如:He is an honest man who never lie.和He is an honest man, who never lie.第一句話的意思是他是一個從來不是撒謊的誠實的人;而第二句則是他是個誠實的人,從來不撒謊,這就是限制性與非限制性語句的區別。
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才可以進階,知識都是環環相扣的。理解了基礎原理,就好似拔蘿卜抓住了根,在此基礎上的各種變形便連根拔起、迎刃而解。初中英語教師如何讓學生夯實基礎呢?首先,重要的一點就是筆記本,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將所學理論記錄下來,方便查閱、復習、鞏固。記筆記并不是單純的將老師講解的內容、PPT放映原封不動抄錄,而是需要形成學生自己的筆記風格。例如可以從旁批注以加深印象,或者標記抽象難懂的重難點,或者記錄自己的疑問以便向老師詢問等,形成自己的標記的符號系統。其次,筆記只是學生幫助加深對理論的表層理解,要想深入了解,真正把握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還需要實踐練習。例如初中語法中的動詞時態: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等,對于這些語法可以尋找專門的題型,不斷練習以深化記憶;抑或是去英語角將理論轉化成實際交流,進行口語的練習,將所學理論真正應用到生活中。注重理論的夯實,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地基。
二、注重實例分析與歸納總結
語法具有抽象性,為了更好的學習,將抽象具體化。語法規則其實不需要死記硬背,更好的學習方法是實例學習法。將枯燥的規則轉化為具體的例句中去記憶,找一句最基礎,只具有主語、謂語、賓語的句子,記憶語法中句子的分類及語態等,同時兼顧了應用。以最原形句為基礎進行各種變形來記憶語法規則,不僅將語法規則具體化方便記憶,還鍛煉了學生的實際運用和造句能力,將知識賦予活力。
語法不僅具有抽象性,還具有概括性。英語的變形太多,語法便從中尋找規律進而進行抽象性的概括。學生在學習時要將語法的講解汲取精華后形成自己的分類,將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構建知識框架。例如:初中語法的動詞時態、介詞分類、句子、單詞和其他等再逐一細化,將動詞的八大時態具體分類加實例分析;介詞又分為簡單介詞、復合介詞、短語介詞;句子又包含分類、成分、句型;復合句包括名詞性從句、直接引語間接引語、名詞從句、狀語從句和定語從句;單詞又分為名次、動詞、代詞、副詞……再將這些分類繼續細化,歸納總結,形成知識框架,便于學生記憶掌握。
三、語法與單詞結合
單獨記憶語法和單獨記憶單詞都是枯燥乏味的,而運用語法規則,應用學習的單詞,給予其具體的語境來記憶單詞;用學習的單詞形成具體語句,鍛煉學習的語法規則。語法就相當于構成單詞的建筑材料,像是建筑房屋需要有泥沙等,運用語法中的音標,掌握單詞讀音的方法,形成自我學習單詞讀音,歸納概括單詞記憶規律。根據讀音運用讀音拼寫法等,記憶單詞更加簡便。教師可以叫學生隨手備一本大詞典,在學習重點單詞時查閱例句,以詞連句,掌握基礎句型。學習單詞時,不僅要掌握單詞的拼寫和含義,還要注意其詞類(名詞、代詞、數詞、形容詞、動詞、冠詞、副詞、連詞、介詞、感嘆詞),如此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單詞的記憶,還讓學生掌握了初中的語法點詞類。語法和單詞交叉學習,體現了聯系和發展的辯證法,通過交叉融合、多維融貫獲得新的知識。
四、大量積累與實踐鍛煉
大部分學生對待英語的學習不像其他科目,一般沒有筆記本。老師應鼓勵學生不僅要記筆記,還要有錯題本。將錯誤題型分門別類整理,提醒自己不會重復同樣的錯誤;除去錯題還有背誦的積累,英語語法的學習離不開大量的記憶,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以及經典對白有意識的積累背誦,加強與英語的熟悉感,進一步形成語感。閱讀量也是學習語法的重要條件,在積累大量閱讀量后會對語法有一定的了解,減少距離感和陌生感。
老師在布置作業時,沒有必要只是書寫,可以布置口頭作業。使學生將學習的語法實踐運用,與別人進行英語對話,營造一個英語語言環境,學以致用真正內化為自身知識;引導學生觀看英文電影,可以從雙語逐漸過渡到全英,了解生活中的英語幫助語法的學習;日常生活中,閱讀英文原著或者是英語報紙,學習別人怎樣運用語法,積累閱讀量、擴展知識面,使語法潛移默化中深入記憶;根據學習的語法內容以及自身目前的語法水平,制定相應讀物,培養用英文寫讀后感的習慣,日積月累量變達到質變,語法水平定會逐步進階。
五、結束語
語法雖是理論性的,但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語法隨語言的變化而變化。語法是學好英語的必要前提,看似語法在英語中占比不大,實則它蟄伏于方方面面,若不學習語法會導致整體水平受限,影響理解能力。通過夯實理論基礎、結合實例分析,歸納規律、總結經驗,從錯誤中汲取教訓,語法與單詞緊密結合、融會貫通,大量閱讀、背誦、題型積累與實踐鍛煉,應用于日常口語。革新學生對語法不重要、語法抽象、難學的認知,培養學生對語法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夯實語法基礎進而提高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