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體育教學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隨著體育教學項目多元化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設施的斷完善,淄博市很多小學將游泳課程作為體育教學內容。游泳課程的開設,受到了很多學生的喜愛。由于游泳教學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導致游泳教學過程中會有安全隱患的問題。所以在小學游泳課教學過程中,安全教育問題就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據《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9年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預防學生溺水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中指出,全國中小學生事故報告中兩個直接導致孩子死亡的是溺水和交通事故,占60%的比例,這其中溺水又是造成青少年死亡的主要殺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游泳安全意識匾乏和不會游泳。
一、游泳安全教育背景
淄博市地處魯中地區,河流湖泊眾多,地表水資源非常豐富,豐富的水資源同時也為淄博市小學生的安全帶來重大隱患,且這種事故多發生在戶外水域。近年來游泳已經由原來的課外活動慢慢的走進小學的體育課堂,因為游泳不單純的是一門體育課程,從長遠來看更是一門包含生命生存和救助救生為一體的生命課程。淄博市大部分小學都已開設游泳課,但是缺乏形式多樣的游泳安全教育課程。以前老師和家長都是“談水色變”,禁止學生游泳,避免學生接觸水,但是堵不如疏,讓孩子們接受游泳安全教育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正如澳大利亞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小學一樣,雖然沒有開設專門的游泳課程,但是都會開設生存救生課程,對學生進行生存技能的培訓和救生模擬訓練。
二、游泳安全教育內容
1.學生加強安全意識,提高自護能力
學校經常開展游泳安全教育知識宣傳活動,可以通過班會、板報和知識角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增加學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識,提高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對那些可能會有潛在的危險或可能出現意外的水環境和情況,要有一定的預見性;以講座的形式,邀請救生協會的救生員,教會大家如何避免使自己處于危險境況以及如何在出現危險的情況下保護自己。比如要達到讓每一個小學生都知道必須在安全的環境下才能進行運動和游戲,了解水和冰等潛在的危險因素以及避免危險的方法,了解游泳場所的安全常識并能自覺遵守安全規定等,這些主要是以防范溺水為重點。
2.加強學校游泳器材的設施建設能力
淄博市沒有一所小學是配有游泳館或者游泳池的,這就導致淄博市小學生若想學習游泳或者救生技能,就只能參加校外的培訓機構。加強學校游泳場館軟硬件設置建設是對小學游泳安全教學的保障。首先,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學校合作游泳館可以配備救生圈、救生繩、急救箱等設施。在救生設施附近張貼救生器材使用說明。同時對救生器材設施應進行及時的保養更新和定期檢查,保證救生器材的正常使用。其次,還可以根據游泳館水池的具體情況,設立安全標注。對池內水位深區和淺區設立明顯標志以及安全須知警示牌。保證學生對水池的水位深度有個了解,使之選擇適合自身的區域進行游泳學習,避免因水位過深導致溺水事故的發生。
3.加強教師游泳課教學指導管理能力
教師在進行小學游泳課教學過程中,應具有較強的責任心,課前對學生安全問題知識講解,加強游泳課程中對學生的安全問題管理。細心指導小學生提出的問題,對游泳課教學需要采用的游泳場地進行區域劃分,嚴禁學生進入深水區域,加強課堂的紀律性,保證學生游泳學習處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小學教師在進行游泳教學時,應利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對游泳教學內容掌握情況的不同、個人游泳技藝的不同,合理的對學生進行游泳安全教學指導。使之合理的掌握游泳知識,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4.定期開展防溺水安全演練,提高學生互救能力
日本的小學生在每年的夏季之前,都會開展關于游泳救生和自救的模擬演練,并且模擬各種溺水狀況,比如,因為不少溺水者是穿著衣服落水的,所以在進行自救模擬的時候就提倡大家穿著衣服和鞋子。經常開展這種模擬演練可以很好地提高并鍛煉學生們的安全意識和求生自救的能力。我們也應該多采用這種模擬演練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自救、互救能力,通過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門聯合,組織小學生防溺水安全演練現場觀摩會;邀請小學生家長到觀摩會現場,一起接受水上安全教育;演練會現場宣講防溺水安全知識,對游泳安全、溺水報警、應急處理和善后處置進行演練,進一步加強小學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識;聯合救生協會,對相關體育教師進行水上救生技能培訓,特別是溺水后的緊急處置程序,因為在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果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就必須立刻進行心肺復蘇術:清除出口鼻異物,控水,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等一系列救生手段。全程演練必須達到讓觀摩的學生和家長明白互救和溺水后的正確處理方法和步驟。
三、總結
游泳運動在小學體育運動中逐漸普及,游泳教學中的安全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小學教師應在今后的游泳教學中保證小學生的安全,重視游泳教學中的安全問題。
相關建議如下:
第一、將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增加到小學體育課內,增設游泳安全教育課程,設置水平目標。
第二、學校與校外游泳場館合作,教授游泳技術。
第三、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操作性強,聯合教育、衛生和公安等部門共同組建包括自護、自救和互救的專家防溺水模擬小組,定期開展游泳安全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