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互聯網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黨建工作在這一背景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需要進行創新和發展,才能夠滿足時代的要求。因此,本文簡要論述了“互聯網+”視域下進行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意義,進而總結了具體的創新途徑,從而能夠不斷推動黨建工作的發展和進步,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
關鍵詞:“互聯網+”;黨建工作;創新;先進性
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正在以各種形式滲透到社會各個方面,并對人們傳統的生活、生產方式產生著變革式的影響。尤其是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互聯網技術與社會各行業實現了深度結合,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在這一背景的影響下,各高校積極順應社會發展形勢,通過“互聯網+黨建”為各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開辟了新的發展渠道。作為一名高校黨建工作者,我們有必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從高校黨建工作特點出發,來就“互聯網+”視域下的黨建工作創新展開一番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一、“互聯網+”視域下進行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意義
(一)“互聯網+”提供了思想建設的新途徑
互聯網時代下,為高校黨組織的思想建設工作提供了新途徑,主要體現在:第一,互聯網時代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信息的傳播和共享,已經成為了溝通交流的新途徑。尤其是對于黨組織建設工作來講,需要及時更新和同步信息,利用互聯網平臺可以極大地提升思想建設工作的效能;第二,雖然互聯網為信息傳播提供了新途徑,但是網絡的開放性、虛擬性等特點,也使得網絡環境變得更加惡劣。因此,需要通過持續、有效的思想建設,不斷凈化網絡環境,釋放和傳播更多的正能量。
(二)“互聯網+”可以拓展黨建工作的渠道
在過去,黨建工作的渠道種類少、信息反饋比較慢,也影響了黨建工作的建設進度。“互聯網+”背景下,可以更好地擴展黨建工作的渠道,主要體現在:第一,打破黨建工作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在過去黨組織成員需要集中在一起,在固定的時間內進行學習,提高思想覺悟,接受新的教育內容等等。但是,“互聯網+”時代下,可以通過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習,不再局限于某些地區和某個時間段。第二,“互聯網+”可以提高信息溝通和反饋的效率。雖然過去黨建工作也開通了意見反饋渠道,但是由于信息傳播速度較慢,影響了黨組織與普通黨員和基層群眾的溝通。“互聯網+”時代下,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微博官方賬號、微信公眾賬號等,可以讓黨員群眾方便地進行意見的反饋,更為有效地提高黨建工作的水平。
(三)“互聯網+”有助于提高黨建工作效率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建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利用計算機等設備代替傳統的重復性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黨建工作的效率:第一,很多重復性工作使用計算機設備代替,計算機具有運算速度快、執行效率高等特點,而且可以進行不間斷工作,能夠極大地提高黨建工作的效果。第二,在對黨建工作開展信息化的過程中,可以對相關的工作流程進行改革和創新,簡化和合并不必要的流程,降低中間環節的數量,提高工作的自動化水平。同時,信息化系統可以提高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效率,切實解決師生群眾的實際困難。
二、“互聯網+”視域下黨建工作的創新策略
(一)重視“互聯網+”背景的影響,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互聯網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很多高校為了順應時代潮流,開始結合互聯網進行管理、運營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因此,黨建工作也需要認真對待互聯網時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第一,提高黨建工作和互聯網的理論認知。黨組織相關成員需要認真學習互聯網相關的知識,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對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性,并且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對黨建工作的創新提出有效策略。第二,互聯網時代下,黨建工作需要進行創新和發展,但是傳統的黨建工作模式也需要繼續保持,積極協調好兩者的關系,將傳統與創新的黨建工作模式結合起來,快速提高黨建工作的效果。
(二)加強黨建工作網絡平臺的建設
網絡平臺能夠對現有黨建工作的資源進行整合,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促進黨組織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扎根于基層群眾。加強黨建工作網絡平臺的建設,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第一,加強對黨建工作平臺的建設,完善基礎的功能,提高用戶體驗,使得黨組織成員能夠利用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黨建工作平臺還應該將不同的黨組織機構進行協調統一,使其能夠利用平臺進行協同工作,提高溝通效率,縮短待辦事項的耗時。第二,對黨建工作網絡平臺進行積極宣傳,使得群眾可以及時了解相關的信息,對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意見;第三,網絡平臺需要有專業的人員進行維護,對常見的使用問題進行解答,幫助使用者更好地開發網絡平臺的功能。
(三)重視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黨建工作在創新的過程中,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和保障。人才是推動黨建工作創新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重視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此可以參考以下幾點:第一,加強對人才的思想道德建設。創新型人才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但是由于互聯網中充斥著較多的負面信息,所以需要加強黨組織成員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其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為后續開展黨建工作創新奠定思想基礎;第二,在推動黨建工作的創新過程中,需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其專業素質和其他綜合素質,使其能夠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另外,黨組織需要重視人才的個體需求,在合理的范圍內盡量滿足,提高其歸屬感和榮譽感,確保人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黨建工作的創新過程中。
小結:
總之,通過上述研究,我們對于“互聯網+”視域下的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意義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樹立起作為一名黨建工作人員崇高的使命感、責任感,從高校黨建工作實際出發,結合“互聯網+”特點,有針對性、有重點的對高校黨建工作予以創新改革,以此來實現高校黨建工作在網絡時代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麗萍,劉春麗,馬鳳毛.高校黨建微信公眾號現況調查及發展策略——基于“互聯網+”黨建研究[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4):75-79.
[2]李敏賢,左振生,亓鋆,宋丹,葛歆.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高校學生黨建的實踐創新研究[J].科技風,2019(18):79.
作者簡介:伍裕華,男(1986.8—),漢族,籍貫:廣東興寧,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