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樹萍
摘要:扶貧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艱巨任務。扶貧先扶智,扶貧不僅需要經濟層面的發展,也需要精神層面的幫扶,對于學校來說,學前教育有助于深化精準扶貧和學前教育內涵建設的雙向良性發展,這不僅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學前教育;扶貧;精神層面;教育扶貧;價值意義
教育扶貧是指針對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進行教育資源投入和資金支持,是讓貧困人口自力更生掌握脫貧致富的知識和技能的有效途徑。常言道“扶貧必扶智”,教育扶貧作為治理扶貧的一種主要方式,需要通過公共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向貧困地區輸送優秀的教育人才;教育技術指導等來實現,而學前教育又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做好起始教育的工作,是“教育扶貧”“扶貧先扶智”的關鍵。學前教育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它是基礎教育的基礎,關系到孩子的一生的發展,因此一定不能忽視,要大力在貧困地區發展學前教育,通過發展學前教育來實現精準扶貧,不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因貧失學,不能因為上不了幼兒園而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那么,如何對學前教育進行扶貧呢?
第一?在貧困地區加大投資力度,大力發展學前教育,使貧困地區的兒童智力得到及早開發。
(1)政府應該實施整體推進,學前教育資源應向貧困地區延伸,財政要加強貧困地區兒童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在適齡兒童較多的地方新建標準化幼兒園,投入專項資金建蓋幼兒園校舍,廚房,餐廳等基本配套設施。采購幼兒園的基礎設施和教學用具。如:課桌椅、玩具、以及孩子們睡覺的小床、床上用品。為了保障安全活動,采購的設備要涵蓋安全保障設施,以應對突發事故,保障貧困地區學前教育質量逐步提升。
(2)建立貧困地區互聯網信息教育平臺也不能忽視。要讓學前教育的老師們能夠學習先進的科學的精細化的管理經驗及與時代發展相一致的幼兒教育理念;要定期舉辦學前教育宣傳活動,實施國家統一標準的幼兒教師培訓計劃,讓他們通曉有關學前教育的法令法規,業務上向正規化看齊。除此之外,還要要按照國家統一的師資配備標準,在貧困地區幼兒園配齊配足幼兒教師,選拔德才兼備的幼兒師范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到缺乏師資的貧困鄉村幼兒園任教,財政支出要涵蓋教師的工資薪酬以及任教于貧困地區的相應補助。要大力提倡個人和組織對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進行幫扶,對表現優異的組織和個人進行嘉獎,給與經濟上和精神上的表彰和鼓勵,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使其能夠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
(3)嘗試相互結對幫扶,將發達地區發展較好的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及管理經驗傳給他們。例如我園是縣級的公辦示范幼兒園,多年來與鄉鎮幼兒園結成幫扶對子。每年,我園幫扶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邀請幫扶園的領導及教師親臨參加“六一”兒童節的親子系列活動,讓他們身臨其境地學習新思想、新理念,我園還組織全園家長和小朋友義賣,孩子們將自己的玩具、圖書等物品帶到幼兒園來相互買賣,將義賣得來的幾千元錢捐獻給貧困地區的幼兒購買漂亮的書包,這種創新扶貧方式不論從精神上或是物質上都收效明顯。
(4)政府還應實時掌握各支教組織和個人的扶貧支教情況,鼓勵社會團體、組織和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個人對貧困地區的兒童給予經濟和物質上的扶持,發揮其最大扶貧作用,為貧困地區的學前兒童輸送新鮮血液。推進優秀人才短期、長期支教,通過各方力量的扶貧,使貧困地區的學前教育質量大幅提升。
(5)加強貧困地區學前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政府應定期組織包括知名學前教育專家,國家級、省級和州級以及幼兒園優秀骨干教師在內的流動培訓團隊進行專題報告,組織觀摩課,學科分析,教師互動和經驗分享,與貧困地區幼兒園的教師面對面交流,探討和分享教育教學經驗,以幫助貧困地區的教師提高專業素養能力。在專業能力提升方面,應定期組織貧困地區的幼兒教師組織教學技能比賽,促進幼兒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在這方面的實踐中,我認為有的幼兒園就做得很有特色。如:每個學期,幼兒園領導都會多次組織骨干教師到所幫扶的貧困鄉村幼兒園送教下鄉,將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毫無保留的精準地傳輸到所幫扶的幼兒園里。經常邀請他們來實地觀看了解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學方法,每學期進行的優質課、公開課、教研課及期末總結會,幼兒園都會特邀幫扶的鄉村幼兒園來參與觀摩,促進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第二?加強對貧困戶和留守兒童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
在自然村分散的貧困地區,要創建條件建立起正規化的幼兒園,將幾個村的孩子集中起來讓他們安心地接受教育。在這些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和一些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由于條件的限制,加上父母對孩子上幼兒園的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覺得孩子上不上幼兒園無所謂,這些孩子基本不上都不上幼兒園,使得這些孩子缺乏學前教育的正面引導,致使城鄉幼兒的認知水平差距越來越大,針對這一情況,首先,政府應對貧困地區學齡前孩子的家長要多方動員,讓他們認識到幼兒園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對孩子的一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讓孩子的父母徹底了解孩子要上幼兒園的重要性。其次,各級領導負總責,層層落實責任,加大督查,建立長效機制。
第三?作為國民教育的基礎,學前教育對全面健康發展、國民素養整體提升、促進教育和社會公平、精準扶貧、扶智脫貧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逐步實現學前教育免費制度,在當前我國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以提升普及率為目的,優先對貧困地區的人群實行免收一定年限學前教育服務的基本保障制度。
(2)要遵循公平的價值取向,重點保障貧困地區和弱勢兒童的學前教育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免費對象評估與選擇制度,優先并重點保障廣大農村、老少邊窮地區的兒童,城鎮經濟貧困家庭兒童和殘疾兒童等享受免費學前教育;建立完備、可查的經濟困難家庭學前兒童檔案庫,并動態更新、調整,確保信息全面、準確、客觀、完整。
(3)要合理劃分政府財政分擔比例,建立免費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各級政府要積極加強對財政資金的籌措、保障和管理。
(4)要建立科學有效的督導評估、公示與獎懲問責機制。將學前教育基本免費制度制定及實施情況納入各級政府、教育財政等相關部門及領導的考核評估范疇,并建立相應的公示與問責制度。
總之,教育強國則強,少年智國則智。教育扶貧在精準扶貧中有著重大的意義,而學前教育的扶貧又是一切教育扶貧的基礎,我們應充分發揮財力人力和物力資源,克服困難,打好學前教育扶貧攻堅戰,讓貧困地區的孩子不僅擁有受教育的機會,而且擁有優質的教育機會,兒童是國家的為未來和希望,只要政府、社會、學校、家庭齊抓共管,群策群力,在學前教育扶貧的路上不懈怠,相信我們灑在學前教育“扶智”路上的汗水一定會有較大的收獲,教育扶貧一定能結出豐碩之果,教育強國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