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洪
摘 要:在中職教育目標的指導下,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在教授基礎英語知識的同時,更要把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放在重要位置。本文以“職業素養”培養為契機,剖析出職業素養培養的實用性、職業性及人文性三大特點,探討如何在中職英語教學改革中融入職業素養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中職英語 職業素養 實用性 職業性 人文性
1.引言
近年來,國家對中職教育的重視度越來越高,經濟的快速發展使社會對高素質的專業實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要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此情況下,學校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尤為重要。在中職教學過程中實現文化課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的目的,并使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相得益彰。所以,在中職學校非常有必要進行文化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深入研究。
2.職業素養在中職英語中的釋義
中職教育目標指向“要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掌握一定專業技能,具備職業生涯發展基礎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課程設置上逐步從重視技術技能走向關注人的素養。筆者從事中職英語教學多年,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將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英語教學。本人總結出中職生英語課程職業素養培養的實用性、職業性和人文性三大特性。
實用性:(1)培養學生用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能力;(2)提高學生在模擬職業場景中的英語運用能力
職業性:(1)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2)拓展學生職業知識面;(3)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人文性:(1)培養學生文化藝術修養;(2)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3)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人生目標
3.職業素養培養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改革
3.1培養中職英語實踐過程中的實用性,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語》基礎模塊3 ,Unit 4 I’ll have to have my watch replaced時,筆者播放一段原味的英語場景視頻,包括客戶投訴、服務人員處理投訴等服務內容等語用交際,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總結提煉出原模仿視頻中的關鍵單詞與句型等,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為幾個活動小組,開展模仿秀活動。在模仿過程中,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需涵蓋本課涉及的單詞、句型與重點語法等,并且賦予學生創造的機會,即學生可以對英語場景視頻進行合理的改編,融入一些個性化、實用性的內容。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可模仿“客戶投訴”這個場景視頻中的一個片段,也可以是對視頻大片段的模仿。 模仿秀活動難度小,操作性強,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了用英語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能力,提高了學生強化提升學生職場交際語用能力。
3.2培養中職英語實踐過程中的職業性,拓展學生職業知識面
中職生英語課程職業素養培養的職業性,指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以及基本職業能力。 如信息處理能力、溝通能力、思辨能力、協作能力等。通過英語學習,在真實或模擬的職業場景或情境中,中職學生以英語作為工作語言來完成相應的職業活動,在此過程中,明確崗位工作內容與職責要求,培養并形成基本的職業能力。
以教學《英語》基礎模塊1,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為例。授課對象是18級旅游班,本單元的內容和餐廳有關,與他們的專業聯系密切。筆者從聽、說、讀、寫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通過詞匯學習,讓學生熟悉與餐廳有關的職業和食物的詞匯。培養學生大膽開口、勇于實踐的良好學習習慣。從去餐廳前的對餐廳的描述到餐廳的點餐活動,帶領學生一步步進入貼近職業場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掌握餐廳點餐的習慣用語。同時筆者通過學生的對話活動,介紹餐廳服務員及就餐者的基本禮儀。如服務員引領客人入座時應一步到位,手勢規范,走位合理,步幅適度;為客人呈上菜單時,應目視客人,用雙手呈上;向客人介紹菜品時,應尊重客人的飲食習慣,適度介紹酒水。
這樣,教師通過創設或真實或模擬的生活與職業情境,讓學生分角色表演將其經歷與英語學習相結合,體驗生活文化與職業崗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職業意識,訓練了學生在生活與職業場景下的語言應用能力
3.3培養中職英語實踐過程中的人文性,養成學生良好的職業思想
教師可將英語教學拓展、延伸到課外,開展各種英語活動,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文素養,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在給一年級英語專業的學生上口語課時,筆者每次安排一個學生進行2分鐘的英語演講。演講內容不限,先由英語基礎好的同學的進行,筆者對其進行點評表揚。其他的同學大受鼓舞,在演講前做各種準備,如查找資料,找老師對其糾音并反復排練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得到了培養和發揮,進而提升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而當眾演講極大地錘煉了學生的膽量,也幫助學生樹立了自信心。而這些素養也正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所應具備的。
此外,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適度挖掘課本中隱藏的、積極的思想內涵,使學生端正價值觀與世界觀,從而形成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和文明禮貌等良好的職業思想。如《英語》基礎模塊1,Unit 1 Nice to meet you! 通過學習問候用語以及詢問、提供個人信息時所用到的關鍵句型,讓學生養成與人建立融洽的關系,主動參與、相互賞識的溝通意識。教授Unit 2 I can do it!時,通過學習問候用語以及詢問、提供個人信息時所用到的關鍵句型,讓學生能欣賞自我,欣賞他人,培養能正確評價自我的能力。進而能形成初步的職業意識,了解自己的職業潛能,并能根據職業能力描述選擇合適的工作崗位。
4.結語
將職業素養的人文性、實用性和職業性拓展到中職英語教學,從英語技能學習轉向人的綜合素養提升,扎實推進中職英語課程改革,逐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和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國家需要的兼有知識、技能和品質的較高職業素養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百度文庫.職業素養[DB/OL].(2011-05-12)[2017-03-15] https://wenku.baidu.com/view/9b72d1fa941ea76e58fa0488.html.
【2】程曉堂 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 教材. 教法: 2016(5):79-86
【3】于紅.對中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與踐行 [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11): 89-90.
基金項目
本文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分會2018年度研究課題“職業素養培養的中職文化課程與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編號:201801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