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物科技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而且二十一世紀被喻為生物的世紀,生物學科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生物學科帶給學生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與認識,還應該有社會責任感,包括對于環境生態保護的意識、對于生物科學的態度、關心國家重大事件的行為等等社會責任感,采取一些措施和加強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力度就非常重要,生物是一門研究物質、結構、元素等各方面的學科,對于高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與生物的學習與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對于學生而言,主要通過受教育的方式了解、深入社會責任感的知識,那如何在生物教育中滲透和培養社會責任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社會責任感;探析
引言:
學生是未來的棟梁和社會的支撐主體,社會責任感將直接影響他們在未來社會發揮的作用和社會價值以及社會歸屬,在高中生物學科中就通過教育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意識,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如何將培養高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生物教育緊密相連、將社會責任感滲透于生物教育的方法以及如何在生物教育中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意識三個方面展開。
一、通過生物教材的學習,通過生物知識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學生學習就是因為知識有用,如果教師能夠在生物教學中將教材與社會責任感的問題相互聯系,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講解生物知識從而將社會責任感的知識滲透其中,一舉兩得。例如,在講高中必修一《光合作用》這一課時,在講植物光合作用會釋放出氧氣的時候,那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氧氣是人類必不可少的物質,臭氧同樣也很重要,它是大氣層的主要成分,對人類的正常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不保護環境,破壞了臭氧層,那后果很嚴重。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讓學生學到了課本上氧氣的知識,還了解到了環境保護的知識以及其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有強大的知識體系,還需要教師認真準備教學內容,將教材知識擴大化,更好的與社會責任感知識緊密連接起來。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就是能夠在在完成生物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為學生擴大了生物世界的視野,還提高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同時增強了學生們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感。
二、在生物教育的方方面面智慧滲透社會責任感
(一)課堂之中
教師的存在就是為了給學生們教授知識,答疑解惑。在教學的過程,教師如果能夠在方方面面智慧教學,就能事倍功半。在有些時候,用對了正確的教學與培養方法,還能夠加深學生們的記憶,提升學生們對于社會責任感的興趣。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小短片來配合教學,短片的內容就要與教材內容有關還要與社會責任感有關,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在放松的一種狀態之下進行社會責任感的滲透。例如,在講高中必修二《基因與染色體》這一課時,就可以播放有關中國基因組測序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中國科學家參與人類基因組檢測計劃的過程。這樣就做到了雙贏,讓學生在觀看紀錄片的同時思考社會責任感的一些問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通過這種方式,教師無形之中讓學生了解到社會責任感知識,有形之中讓學生們學到了基因與遺傳的知識,還能夠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主動的去思考什么是社會責任感以及應該如何去實踐社會責任感。
(二)實驗之中
高中生物實驗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占有很大的份額,在實驗的過程中給學生們滲透社會責任感的意識也非常重要同時也很容易。例如,高中一年級學習《組成細胞的分子》時,會做蛋白質的顏色反應實驗,蛋白質是人類必須要的化合物,在人類的生活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份額,教師可以在這個時候告訴學生們社會上有些蛋白質保健品的真假,并且要告訴學生們關于保健品選擇的正確方法與途徑,并讓學生們告訴自己的家人有關保健品的知識。這樣使學生們將社會責任感銘記于心。在生物實驗中通常會產生一些廢液,要告訴學生們將廢液倒入廢液桶,不能夠叫有害液體倒入下水道,這樣會污染土壤,對環境保護不利。這就是在實驗中也培養了學生們的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感,教師要在實驗的過程中注意這些問題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意識。
三、尋求合理時機,培養意識
現在有很多關于社會發展的生物試題,教師可以在生物教育時,以讓學生做試題的方式,了解更多履行社會責任的方式方法。教師可以尋求合理的時機,找合適的試題。通過做生物試題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僅學到了生物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一舉多得。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去社會當中,在游走的過程中講一些生物知識,帶領學生們發現一些社會問題,可以和學生們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還可以給有關部門一些建議,這樣教學與實踐合二為一,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種教學方式,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教學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內容、時間、方式去培養學生們的各方面的社會責任感。教師也可以根據與生物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設置一些討論,讓學生們親身投入社會問題解決與談論中去,讓學生去感受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并且要不斷的引導學生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踐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四、結束語
在生物教育中滲透社會責任感教育非常重要,生物知識對社會的用途與影響非常大。所以,在生物教育中滲透社會責任感教育要貫穿整個高中教學過程,讓生物教育作為引領者從而培養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了解這個社會各種各樣的事情,每時每刻不忘社會責任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當主動者,主動引導學生思考,主動的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滲透進生物教學中。這樣,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才會更加美好。生物本就應該帶給高中生更多的東西,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僅僅是對于整個社會有益,對于高中學生的思想與發展也是有極大的好處。
參考文獻:
[1].胡卓蕊.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社會責任感的培養[J].商洛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20(1):126-128.
[2].陳衛國.生物教學如何滲透社會責任感意識[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4,18(8):104-105.
作者簡介:劉倩影,出生年月:1992年4月,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職務/職稱:高中生物老師/中學二級,學歷: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