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升
摘要:從學科特點來說,高中化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抽象性,而且高中化學所涉及到的內容也非常的多。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感覺到比較困難。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為學生建立生活與學科學習的關聯性,通過把與生活相關的實際案例引入化學課堂,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學習情境,通過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效地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就針對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展開討論。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教學;有效途徑
高中化學學科當中包含了很多復雜的化學理論知識和概念。同時,還有很多的化學公式,化學方程式是需要學生進行學習和理解的。由于所學習的知識量比較多,且比較零散,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廣,因此如果不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而學習科學知識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為生活而服務。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堅持素質教育,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有效地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時效性。
一、把生活案例引入化學課堂
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有很多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教師如果直接的把這些知識講述給學生學生,在接觸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很大的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較大的困難。如果教師長期的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化學知識的講解,學生就很可能對化學學習產生負面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把一些與化學知識相關的生活案例引入到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生的感知,讓學生與學校學習的知識之間的距離更小。通過與學生相關的實際案例引發學生的共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興趣,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就會降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會更高。例如,在學習“碳的氧化物”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不應該直接的對相關的概念進行講解,而應該先通過與學生實際相關的,生活中使用滅火器去滅火的相關圖片和視頻來有效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滅火器為什么能滅火?”,“這種事情產生的主要原理是什么?”通過有效的問題引發學生對生活當中案例的思考,進而引導學生去學習與二氧化碳的特性相關的知識點。
二、將教材與生活進行融合
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把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融。教材是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學生進行預習和復習的主要工具之一。教師在備課階段就需要認真地對教材進行分析,挖掘教材當中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內容。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相關的事例把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融合。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生活當中對化學現象和化學物質等進行認真的觀察。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生活當中的場景,讓學生去思考為什么生活當中常用鹽除雪。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把教材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把學過的化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實現二者的有效聯系。
三、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積極主動地給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通常來說,化學教師如果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整個課堂教學的氛圍就會非常活躍。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學習,思維就能夠得到有效地激發。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也能夠培養學生主動地把學過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實踐當中的意識,讓學生們能夠逐漸認識到他們所學過的化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讓他們養成在生活中主動用化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意識并能夠養成習慣。例如,在學習氧化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給學生創設廚房中廚具生銹,需要用什么辦法來除銹的情境。讓學生針對具體情境中的問題進行討論,增加學生對于這一知識點的理解。
四、應用生活資源開展實驗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免會進行實驗教學。教師就可以從生活中發現教學素材,巧妙地應用生活資源去開展教學實驗。為了降低學習難度,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資源進行有趣的化學實驗教學,如用食鹽代替氯化鈉、用酒精蠟代替酒精燈等,或將實驗中所需的漏斗、蒸發皿、玻璃棒等器材列舉出來,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與之有相似之處,可以用來替代這些實驗器 材。學生的創造力與聯想能力將被極大地激發,也加深了對知識的認知。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將得到極大的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自信心也將有所增強。
五、布置生活化的課后習題
高中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后作業,布置的時候還需要給學生安排一些生活化的課后習題。課后習題能夠有效地鞏固學生所學過的知識,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實際操作和運用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但是在傳統的化學教學當中,很多教師都。讓學生完成大量的習題來提高學習成績。但是在素質教育下,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讓學生逐漸對也是要學習的東西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給學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任務和練習,讓學生帶著有趣的問題去進行探究。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課堂上所學過的化學現象,在生活當中進行觀察和分析或鼓勵學生用所學過的化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增加對于化學知識的體驗。同時,通過生活化的課后習題也能夠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效聯系,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和進步。
結語: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早高中化學教學中是非常有用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把生活案例引入到化學課堂當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能夠將教材與生活進行融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看到化學與實際生活的關聯性。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感知。教師還需要能夠應用生活資源開展實驗,把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化學實驗當中。最后,教師還需要給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后習題,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自己學過的知識。
參考文獻:
[1]王艷紅.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探究[J]. 社會科學:引文版, 2016.
[2]蔣婷婷.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探究[J]. 中學教學參考, 2017(32):64-64.
[3]黃萍萍.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探究[J]. 文理導航(中旬), 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