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為實現全民運動,提高群眾身體素質,從學前教育著手,實施“快樂體育”。通過在學前教育階段實施“快樂體育”,為增強幼兒身體素質及普及全民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從學前教育專業著手,研究探討實現“快樂體育”的作用價值,分析討論實現“快樂體育”的基本原則與實際實行方案,保證在學前教育階段順利實行“快樂體育”教學方法。
關鍵詞:學前教育;體育教學;快樂體育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的基本設施逐漸完善,如何提升國民素質成為當前國家急需思考和面對的問題。近些年來,國家逐漸推行實現全民運動活動,鼓勵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運動健身活動當中,且國家逐漸重視體育教學在各個教學階段的重要性。在針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體育教學方面,國家提出實行“快樂體育”教學,針對幼兒開展,實現以幼兒為本的科學教育方案,以促進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的發展。
一、實現“快樂體育”的重要性
在學前教育階段,為保障科學教育的順利進行,如何迎合幼兒心理活動開展教學活動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尋找符合幼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和心理發育的教學模式,實行“快樂體育”,進而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體育活動。
實施“快樂體育”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于“快樂體育”是以幼兒為主體,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通過“體育教育”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有助于吸引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培養幼兒的運動意識,有助于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第二點在于“快樂體育”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快樂體育”在學前階段的實施,是遵循陶行知的解放思想,是對幼兒思想和行為意識的解放,對幼兒的發展有著良好的作用。
二、運用“快樂體育”的基本原則
(一)注重體育教學的教育性
在運用“快樂體育”教學方法的時候,應該注重體育教學的教育性,注重培養幼兒的運動能力,傳授體育知識,實現幼兒體育素養的全面發展。通過對“快樂體育”的實施,帶幼兒感受體育的魅力,培養幼兒的體育思維和體育意識,將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方法的作用最大化。
(二)注重體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幼兒來說,興趣是開始活動的前提條件,只有感興趣,幼兒才愿意開始嘗試。教師應避免強行帶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應注重體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營造有趣的活動氛圍,從而吸引幼兒的體育興趣并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注重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幼兒興趣并正確引導幼兒參與,是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重要部分。
(三)遵守鼓勵性原則
在學前教育階段展開“快樂體育”,要注意對幼兒的鼓勵。通過對幼兒的鼓勵,培養幼兒的自信心,保證幼兒的心智發育健全,調動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輕松和愉悅的教學氛圍里健康成長。
(四)遵守情境性原則
環境會直接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在開展“快樂體育”教學時,應選擇構建科學合理的情境,將幼兒的體育活動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使幼兒自主進行體育活動,實現“快樂體育”的最大作用。
三、運用“快樂體育”的實際方案
(一)優化體育教學環境
開展“快樂體育”的先決條件是對體育教學環境的改善和優化。優化體育教學環境,首先需要對基礎設施的優化,準備適合幼兒開展體育活動的場地和使用的體育器材。加強對基礎環境的優化,實現“硬件更新”。其次需要滲透地方性體育活動,滲透地方人文文化,進而發展和弘揚地方人文文化,實現體育教學環境的“軟件更新”。
(二)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學環境改善后,調動幼兒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興趣成為繼續解決的問題。在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時,教師應該建立良好的榜樣目標,通過正確的方式帶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從而提高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程度。例如:在開展跳繩活動時,教師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與幼兒一起練習,拉近師生關系,并可以清楚看到幼兒的學習程度。教師在參與體育活動中的表現,會影響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認知,甚至會對今后開展體育活動造成不好的影響。
(三)采取多元化教學
實施“快樂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帶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并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為實現“快樂體育”教學的作用最大化,教師應采取多元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將畫圖活動融入接力賽中,或者將其他簡易型體育活動與賽跑活動相結合,在體育活動中融入其他科目。不僅完善了體育活動類型,更是提升了幼兒的反應能力和理解應用能力。使幼兒感受體育活動的快樂和魅力,更是潛移默化的養成良好的運動意識和運動習慣,有利于幼兒的身心發展。
(四)建立體育教學的激勵體系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處于自我意識的萌芽,幼兒逐漸開始意識到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建立體育教學的激勵體系,可以幫助幼兒培養自信心,有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將口頭表揚與物質表揚結合起來,引導幼兒正確認識體育活動的輸贏,保證幼兒進入到“快樂體育”教學活動中。例如:在班級建立光榮榜,設立貼紙“小紅花”獎勵,對于表現出色良好的幼兒進行鼓勵,并根據不同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形式的肯定。以此同時,要避免對幼兒造成心理負擔,在激勵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同時,要確保科學教育,確保幼兒的安全,進而達到“快樂體育”的快樂標準。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中實行“快樂體育”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更是為全民體育奠定了厚實基礎。因此,教師應注意到運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重要性,遵守實行“快樂體育”的基本原則,注重體育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教育性、情境性,大膽鼓勵和表揚幼兒,積極探索開展有效的教學方法,要優化體育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采取多元化教學并建立體育教學的激勵體系,以實現“快樂體育”教學的目的。注重塑造幼兒的體育精神和自信心,科學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實現學前專業體育教學的全面發展,為全面體育鋪墊道路。
參考文獻:
[1]廖遠秀.學前教育專業體育教學中運用“快樂體育”教學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0):89-90+92.
[2]劉恩光.學前教育體育教學中運用”快樂體育”教學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7(12).
作者簡介:張朝友,出生年月—:1975年9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重慶市武隆區,職務/職稱:二級教師,學歷:大專,研究方向: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