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榮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已經(jīng)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寫作是可以表達學生情感,反映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重要方式,同時通過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等。本文從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幾點關于以“口述—寫話—習作—創(chuàng)作”層次式培養(yǎng)模式對學生寫作教學模式進行探究,希望對廣大同行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層次培養(yǎng);模式探究;
1 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其中的重點和難點。作文是一種綜合應用情感、知識及文字功底的一種表達方式。作文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學生語文的綜合水平。如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和成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成為了所有語文教師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問題。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的新的體會,基于“口述—寫話—習作—創(chuàng)作”層次式的模式培養(yǎng),通過將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由最開始的口頭表達,將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有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到了二年級開始讓學生學會寫話,通過看圖讓孩子進行繪本創(chuàng)編,看圖說話。從三年級開始進行寫作,經(jīng)過一二年級口頭表達能力及看圖說話的培養(yǎng),三四年級就可以開始正式練習寫作了。等到了五六年級即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通過層次分明的分層培養(yǎng),學生在語文寫作方面的能力得到逐步提升。本文給出了一些小學作文教學應關注的問題,對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教學質量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
2 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育問題現(xiàn)狀分析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因為小學生在知識儲備,生活閱歷等方面的欠缺,很多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往往缺乏真情實感,不能打動人心。老師在對待學生的寫作教學方面也在積極的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那么應該如何能力層次培養(yǎng)的模式來探索我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堂?長期以來,小學生作文“提筆忘字”“錯字連篇”“空洞無感”等缺點是一直都存在的。作文課在寫作方式上多采用格式化,模板化的方式進行教育,往往忽略了學生真實的內(nèi)心的感受。從教師教學角度方面來說,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缺乏變通,仍多采用固守舊式的教學方法,又導致了學生對作文的學習缺乏熱情。這就要求教師嘗試通過分層次教學,以“口述—寫話—習作—創(chuàng)作”層次式培養(yǎng)模式對學生寫作教學模式進行培養(yǎng),同時通過積極擴展學生的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眼界,來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欲望,豐富學生寫作的素材,提高學生對于寫作方面的感悟能力。
3 關于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層次培養(yǎng)模式探索
3.1 根據(jù)學生不同階段特點進行分層培養(yǎng),抓住學生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么事情,當你對其感興趣時,你就有了主動去做的動力,必然能夠把它做好。作文也是如此,學生寫不好作文,甚至厭惡寫作文,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他們對作文不感興趣。因為對寫作不感興趣,他們就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在作文的鉆研上;沒有一定的鉆研,他們就不會掌握好的寫作方法,就會感到寫作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畏難心理會進一步打壓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如此惡性循環(huán),作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寫作水平就無法有效提升。因此,我們教師首先要通過一定的手段或過程,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趣味性,增強他們對寫作的興趣。首先,我們要打破學生的畏難心理,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夠寫出好的作文。教師要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掘學生寫作的亮點,并予以表揚鼓勵。此外,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不同階段的顯著特征進行分層培養(yǎng),低年級的學生鼓勵口頭表達,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及表達能力,高年級的學生鼓勵創(chuàng)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持續(xù)向學生傳達寫作對于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的重要性。讓他們意識到寫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他們不反感、不排斥寫作??偠灾?,首先要讓學生接受寫作,喜歡寫作。
3.2 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多說、多寫,積累寫作素材
分層教學最終的結果是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表達,能夠輸出屬于自己的作品。輸出之前的輸入就顯得尤為重要,怎么能夠很好的將口述的內(nèi)容轉化為自己 的創(chuàng)作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積累與總結。對于小學生來說,客觀因素的限制,他們無法通過親身實踐來觀察和感受生活,那么閱讀就是他們開闊眼界、累積素材的最好的途徑。書籍的閱讀,尤其是經(jīng)典、優(yōu)秀的書籍的閱讀,學生能夠從中獲益良多。不論是作者傳達的精神、品質,還是多種多樣的文字表達方式,都十分有益于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我們應該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年齡段和不同的文學功底,去針對性的推薦讀物。合適的讀物能夠讓學生在能力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的汲取書籍精髓,并且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促進他們持之以恒的閱讀。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閱讀的好習慣,不僅僅對于他們的寫作水平有幫助,對于他們的認知和人生都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和引導作用。
結束語
當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育者對于提高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不斷探索,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挑戰(zhàn)。教育者應該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確保教學目標完成,當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保證學生在寫作課堂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此文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與問題,根據(jù)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以“口述—寫話—習作—創(chuàng)作”層次式培養(yǎng)模式的理論依據(jù),以及如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開展能力層次培養(yǎng)模式來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以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為重點,以教材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朱紹禹. 美日蘇語文教學 [M ] . 吉林: 文史出版社, 1991.
[2] 梁生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寫作能力教學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2015(2):103.
[3] 王學海.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層次培養(yǎng)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吉林教育,2014(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