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兵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 實踐教學 虛擬技術 過程性考核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61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 practice teaching; virtual technology; procedural assessment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占總課時的一半以上,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同時在完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指出“發展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用結合為途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1]”強調了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及電子商務等專業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該課程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實踐類課程。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網絡技術認知、網絡管理與維護、局域網構建和網絡工程等工作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由于該課程的理論知識點多、知識抽象,同時又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感覺枯燥、學習難度大,因此實踐教學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顯得非常重要。為了讓實踐教學更有成效,使學生從“盲目地被動學習”轉變為“有目的地主動學習”,并真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創造能力,本文分析了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教學現狀,對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實踐教學進行了研究探討,能為以后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1 目前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教學現狀
目前,從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實踐課程教學來看,實踐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盡管很多院校按課程教學計劃實施了計算機網絡實踐內容的教學,校內建設有相關的網絡實訓室,且安排相當比例的實踐教學課時,但學生學完計算機網絡課程后,與預期的實踐教學效果有非常明顯的差距。現從以下4個方面剖析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教學現狀。
1.1 ?理論與實踐相脫離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內容具有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理論知識點內容豐富且抽象,課程實踐性較強。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計算機網絡實訓室設備落后、不足等問題,大部分高職院校在課程安排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互剝離,理論安排在多媒體教室,實踐課才安排在實訓室完成,導致理論教學和對應的實踐內容出現脫節,教學效率低下,從而導致學生實踐能力得不到較好的培養。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課程不僅是一門單純的技能課,還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旨在培養學生對網絡工程中網絡系統及網絡設備的管理配置能力。
1.2 實踐課程內容落后
目前,高職院多年來一直沿用傳統的計算機網絡教材,教材內容比較陳舊,教學內容不適應社會需求,實踐教學內容只是簡單的驗證課本所學知識點,實訓內容不系統、缺乏綜合性,相關知識與社會實際崗位需求嚴重脫節,造成實踐教學比較落后。另外,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理應需要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但很多高職院校教師來自應屆畢業生或由其他專業轉行而來,缺乏實際網絡技術項目工作經驗。課后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往往很少有時間去參加培訓或者企業頂崗實踐,加之與網絡技術工程相關的企業交流較少,校內實訓的項目內容與企業實際應用有很大差距,[2]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勝任網絡工程企業的崗位需求。
1.3 校內網絡實訓設備不足
多數高職院開設過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實踐課程教學中需要基礎的網絡設備,但是由于學校資金投入不足,教學所需的網絡設備落后陳舊,只有一兩臺網絡設備用于老師教學,很少建設比較專業的網絡實訓室,實訓課安排在普通電腦機房實訓,基本上還是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由于實踐課沒有企業真實的網絡實訓設備,學生沒有機會實際操作網絡設備,無法使用網絡工程項目驅動實踐教學,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嚴重的影響了實踐教學效果。
1.4 考核評價方式不合理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全面培養。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以平時成績和期末紙質試卷兩個方面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考核方式無法全面考核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但對部分高職院校來說,僅僅重視理論知識的考核,很難落實對實踐操作的考核,這就無法提高學生的網絡工程能力水平和實踐能力,使得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因此,高職院校需要一個科學有效的考核方式來檢驗教與學的質量,這種考核方式要兼顧知識與能力兩個方面。
2 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究
2.1 以職業崗位構建實訓項目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對應的崗位有網絡管理與維護、網絡工程規劃施工、網絡工程管理、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網站建設及維護等工作。首先通過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崗位能力要求調研,明確崗位知識要求、技能要求和綜合能力要求,然后按照崗位需求整合優化課程內容,將企業實際網絡工程案例引入實踐教學,將職業崗位能力、企業生產實踐與課程內容相吻合。[3]同時在實踐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精選典型內容、經加工處理后作為學生實踐學習的教學任務,采用“項目化”的實踐教學,且項目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不應超出大綱范圍,讓學生明確實踐教學內容在實際生產活動中的應用場景,便于知識的遷移運用。由于實訓項目案例模擬網絡工程中實際項目,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2.2 運用虛擬技術的實踐教學
目前,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教學可以充分利用虛擬技術的優勢,構建多種虛擬設備、虛擬實驗平臺等,高效方便地進行實踐教學。通過虛擬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在普通的電腦機房輕易的搭建虛擬硬件、虛擬操作平臺、虛擬操作系統,讓學生在機房中可以進行多種虛擬的網絡技術實驗。比如網絡設備配置管理實驗采用虛擬仿真軟件思科的netsim6模擬器,可以完成網絡設備配置實訓,還有網絡服務器配置實驗項目中,一般采用VMware Workstation虛擬機構建多臺虛擬網絡操作,模擬仿真企業真實網絡服務器配置管理。虛擬技術有效地解決了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教學中實訓設備不足、實訓環節少和自主實踐不夠等問題。[4]
2.3 建設校外實訓基地
為了彌補校內實訓基地及教學資源的不足,加強專業技能培養及實踐教學資源建設,將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綜合項目移到校外實訓基地開展,打破原來的校內“理論講授,虛構項目”的傳統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校外實訓基地是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工程實踐技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現高職學生和計算機網絡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的橋梁和紐帶,讓學生提前完成企業真實項目,貼近實際工作崗位,從而縮短了與職業崗位的距離,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以后崗位對口就業率。學生校外實訓環節符合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教學思想,既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2.4 注重實踐項目過程性考核
很多高職院校對基礎理論考核比較重視,對于動手能力及網絡實踐考核往往忽略,針對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上,應以實踐考核為主,同時采用過程性考核方式。將課程考核分為上課考勤和回答問題、平時過程性實踐測試和期末綜合性實踐考核(包含網絡基礎知識點的測試)3部分,其中上課考勤和回答問題占 20%,平時過程性實踐測試成績占 50%,期末綜合性實踐考核(包含網絡基礎知識點的測試)占 30%。期末綜合性實踐考核包含知識點的測試,兼顧理論知識以及實際操作,但更注重實踐操作。平時過程性實踐測試改變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過程性考核方式,重點考核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強化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將專業技能作為課程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3 結語
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和加強實踐教學是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能力,培養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關鍵環節。[5]本文分析了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基于此進行以職業崗位構建實訓項目、運用虛擬技術的實踐教學、建設校外實訓基地、注重實踐項目過程性考核等實踐教學措施,以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效果,同時為以后計算機實踐課程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2019-2-13).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 袁芳.基于項目導向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34):140-141.
[3] 盧曉麗.“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產學融合典型案例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8(5):80-81.
[4] 方程.基于虛擬技術的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教學的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8(6):109-111.
[5] 閆明.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踐教學的研究[J].高教學刊,2017(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