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史新紅
[摘 要]現代經濟的發展對國有企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國有企業競爭力最重要的部分,高效的執行力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影響重大,因此,國有企業的執行力狀況也成了目前企業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面對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的落后和執行力不足的問題,如何能在多種經濟體制中脫穎而出,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就國有企業的管理制度和執行力狀況進行簡單分析,以供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國企 管理制度 執行力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志碼:A
國有企業發展到現代,已經不能完全延續傳統的管理模式和實體經濟的發展來維持企業的進步,而是要在企業的管理模式和執行力方面苦下功夫。除了完成企業日常的生產和發展目標,實現最基本的經濟職能,還要在管理和服務以及其他領域多做探索,這樣才能促進國企管理體系和執行體系的完善。
一、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現存的問題
(一)管理模式落后,阻礙人才成長
我國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計劃經濟,因此,國有企業存在的不良作風、官僚主義等根深蒂固的問題,造成了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低下,工作成績不佳。這些落后的管理制度和手段,造成了國有企業嚴重的形式主義作風,導致執行力持續低下,使得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的年輕人才沒辦法得到有效的晉升和進步,因此,阻礙了國有企業新鮮血液的融入,不利于國企內部的協調發展[1]。
(二)執行力不足,權責不明確
國企充斥著嚴重的官僚風氣和形式主義,再加上沒有及時的創新制度和管理方向,造成了國企職工的工作權責不是很明確,規章制度往往變成了擺設,大部分的職工人員工作不夠自主自覺,往往依賴上傳下達的指示,員工沒有自覺的執行力[2]。長此以往,管理層獨霸專權,形成了國企決策的單一性,這樣國企員工的個人作用沒有發揮到極致,職位空虛,責任空缺,整個企業的管理十分混亂,人力物力的浪費現象嚴重。
(三)內部體系混亂,缺乏科學規范
國企的管理層、企業職工受到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只是一味遵從國家政策和具體事務的施行,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長和發展,職工對于技術創新和自身進步的追求不高,從而,沒有辦法從企業內部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都是因為國企內部管理體系缺乏科學的規范,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二、高效執行力對國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高效執行力是企業軟實力發展的綜合體現,是企業除科技力之外的競爭力量。不光是國企,任何企業都要通過高效的執行力來實現企業管理制度的有效運行,這樣才能形成企業的內部規范和科學發展。高效的執行力可以幫助集團管控各個分部子公司的運營狀況,可以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戰略目標,可以幫助企業搭建有效的區域、資源協調鏈,可以規避企業文化的運營風險,連同企業文化的弘揚和發展,也可以通過高效執行力來實現[3]。例如:通遼公司曾出現了嚴重的執行力問題,導致整個公司存在著嚴重生存威脅,而通遼通過改革管理策略、監管制度和不符合員工貫徹工作的思想等,實現了企業內部的發展和平衡,使得公司的業務和經濟水平直線上升。由此可見,高效的執行力對企業的管理經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不僅如此,高效的執行力對人資資源管理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執行規范可以有效提升國有企業職工的綜合素質和執行能力,而科學的管理制度,可以促進員工的個人進步和終身發展。不僅如此,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執行力的全面配合下,國企職工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都會得到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核心競爭力,而在市場的發展中,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還要落實到人力資源的競爭上[4]。因此,通過管理制度和執行力的不斷改革,企業的人才爭奪戰才會打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會增強。
三、完善國企管理制度和實現高效執行力的方法
(一)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和執行模式
國企要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這就要求企業管理層和職工足夠深入地了解企業本身的發展情況,要積極分析市場的導向,站在企業的利益上,分析建立適合國企發展的市場策略和科學管理制度。首先,要通過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使國企的各個部門,所有環節的工作都能實現現代化、科學化,有秩序、有步驟地運行。其次,要增強企業員工的執行能力,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和獎懲規則使國企新的管理精神和管理風氣深入每個職工的內心,這樣健康積極的工作環境就會創造出來,每個職工在積極的環境里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高效執行力的氛圍就會養成。最后要注意的是,在管理層制定制度的時候,要尊重職工的具體需求,要分析各職能部分的工作情況,確保制度改革的合理化,合情化,合乎實際,保證各個部分的工作有序展開,讓高效的執行力為企業的發展助力。
(二)開展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工作
國企在發展的過程中,管理制度和執行水準必須要以盈利為目的,因為國企的所有的工作內容都是圍繞著經濟利益展開的,因此,這個過程中要特別在管理層面注意形式主義管理的弊端,要在高效執行力方面進行實效工作的推行。在工作的過程中,要提倡國企上下職工合理開支,發揚艱苦樸素的精神作風,去除高調張揚的工作風氣,這樣企業的高效執行力目標就會實現。另外,要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情況,制定靈活的決策和管理方式,在一切以企業利益為準則的情況下,配合相應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增強職工工作的實效性[5]。不僅如此,國企職工還要加強企業文化的輸入,要特別注重職工忠誠度和職業道德以及企業責任意識的培養,這樣,國企的工作才會有序展開,國企的員工高效執行力的期望就會達成。
(三)建立合理的管理體系和執行體系
管理體系的建設不僅是對舊制度的反思和總結,更是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展望和預期,這就要求管理層認真評估企業的發展過往和未來趨勢,通過大數據和案例來實現國企管理組織框架的形成,要根據時代和環境的變化,根據市場的需求和國企實際,制定符合國企發展的科學管理體系。另外,還要對國企的技術體系有更高的要求,要實現技術管理的控制、監督和協調,讓技術促進競爭硬實力的提升。另外,除了管理體系的建設,國企的事務高效執行的能力也要加強,事務執行部門通過辦公、檔案資料、會議和后勤等各個部門的服務工作來展開,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工作其實在企業實現高效執行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因此,務必考慮將其放在體系建設的重要建設部分。

(四)營造積極向上的國企文化以培養高效執行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企業文化,企業打響了市場競爭的品牌,職工提升了自身的歸屬感。國企也是如此,國企的企業文化,是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沉淀下來的,因此,國企的職業標準和行為規范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要想營造積極向上的國企文化,就必須通過嚴格的規范和強有力的執行力來實現。國企職工認同企業精神,并將這些精神潛移默化地運用到企業的管理和工作當中,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帶動了國企風氣的形成。另外,國企要特別注重文化的激勵和塑造作用,管理層要身體力行,職工要自覺響應,切不可讓文化成為虛無的口號,只有企業文化實現內部認同,企業高效執行力的目標才會更好地實現。
四、結語
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國有企業只有盡快科學地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展開工作,而配合制度的高效執行力如果合理落實,也能夠促進各個部門工作的有效運轉。總體而言,國企要實現全面科學化,還要做好后續服務和協調的執行工作,讓企業內部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地發展和進步,實現各個部分、各項工作的有效交流和溝通,讓國有企業發展的空間更加廣闊,從而全面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學偉.淺析當前國企管理制度和執行力狀況[J].金田, 2015(1):373- 374.
[2]朱磊.淺析國有企業管理制度與執行力[J].現代經濟信息, 2016(3):99.
[3]鐘皓.淺析執行力建設在國有企業改革中的重要作用[J].經營管理者, 2015(19):95.
[4]燕保成.分析國有企業管理制度與執行力[J].中國商貿, 2014(34):63- 65.
[5]劉瑜.論國企內控制度執行力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J].財經界,2018, 497(12):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