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奎
摘 要:現代高等職業教育是廣大青年通往成才之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也是彌補新時代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是培養未來需求多樣化人才的源泉,是促進創新創業就業的基礎保障,進入新時代,面臨新變化,擔負新使命,職業教育要主動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加強技術技能積累,努力站在服務國家戰略最前沿,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支撐,推動職業教育沿著健康、快速、持續的正確道路穩步前進。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就業;供給側結構;
現代高等職業教育是服務區域發展、促進就業創業,讓老百姓脫離貧困,走向富裕的道路,未來職業教育必須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本區域經濟發展市場需求,加強供給側結構性分析,推動校企形成命運共同體,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復合型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努力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和培訓體系,為未來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貴州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義
貴州正在實施大數據引領區域經濟發展,中高端制造業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產業革命,實現全面小康走出貧困等一系列措施,這些都離不開現代化的高等職業教育,只有我們重新審視現代高等職業教育在區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發展戰略、發展內涵、發展模式和發展要素,才能進一步把貴州職業教育發展好,才能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貴州現代職業教育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大數據變革,后發趕超的貴州夢。
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轉變的大形勢之下,切實抓住現代職業教育科學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以科學的現代化職業教育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來促進貴州經濟持續高效發展不僅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未來貴州中高端制造產業發展、互聯網+、大數據經濟發展和各行業快速發展必不可少的人才資源源泉。
二、貴州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只有我們正視問題、找出根源、尋找路徑,才能以創新的視角走出一條扎實的可持續的現代職業教育之路。貴州現在職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缺乏、制度標準不夠健全、企業參與辦學的動力不足、有利于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發展模式單一、辦學活力不足、辦學特色不夠鮮明;教師理論與實踐脫節,復合型技能型教師少,教師企業工作經驗差,缺少引領性專業人才;思想觀念偏移,有畢業即失業,藍領待遇低,高投入、低回報等錯誤觀念;專業建設與市場及行業脫節,不能清晰地了解市場未來的發展,不能緊跟市場未來發展的步伐等問題。
三、貴州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策略
貴州的職業教育在新時代究竟應該秉承什么樣的發展方向,堅守什么樣的發展定位是一個非常值得深思與探究的時代課題。因為發展方向始終決定著職業教育的未來前景,發展定位無疑決定著職業教育的生命力,以下可作為貴州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策略。
(一)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才是解決目前貴州職業教育發展瓶頸的可行出路。產教融合能夠使行業企業成為職業教育辦學的重要主體,從廣度與深度上拓展產教融合有利于增強職業教育的辦學活力,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與素養,有利于破解行業企業發展的人才制約,對于職業院校與企業來說都是一種雙贏的路徑選擇。校企合作能夠為職業院校注入現代職業教育的新內容,能夠為企業培養和輸送新鮮血液,即提供了實訓基地又能夠使學生技能與素養得到科學有效的提升,有利于學校、企業、學生與社會多贏局面的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有機銜接,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
(二)1+X證書制度、學徒制是貴州發展未來職業教育的關鍵一招。一是鼓勵職業院校學生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增加多項技術技能能力,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二是從定向班、訂單班,過渡為“學徒制”,學校、企業、行業協會三方合作,學校負責公共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的教學,企業負責實訓,行業協會負責考核頒證,即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的企業新型學徒制,明確校企合作的組織形式、主體資質、合作方式、雙方責權、協議內容、過程監督、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職責分工等具體,要將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工匠精神和職業技能項目等教學內容納入學生成人、成才、成長的全過程教育之中,搭建呈現高職教育特色、礪練學生創業創造能力、增強職業教育核心作用。
(三)引導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改革公辦職業院校,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訓,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建立公開透明規范的民辦職業教育準入、審批制度,探索民辦職業教育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機制。
(四)改變思維,重新審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前景。新時代必須秉承新理念,以戰略的眼光來審視貴州的職業教育?,F代職業教育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是培養現代化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是未來培訓基礎技術人才構成的重要部分,社會各界應凝聚共識,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就業觀、職業觀,加大對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廣泛宣傳。
(五)要面向世界,兼收并蓄。廣泛借鑒國外(德國、日本)國內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新方法、新模式,要做到遵循辦學定位準確、專業特色鮮明、社會服務能力強、綜合辦學水平領先、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契合度高、行業優勢突出,真正建設一批引領貴州改革、支撐貴州發展的高等職業教育路徑和骨干專業群。
實踐證明,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唯有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緊密結合,唯有與教育改革發展緊密聯系,唯有與每個人的終身教育學習與發展攜手共進,始終面向社會經濟發展,始終與行業企業融合共進,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職業教育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職業教育也才能得到穩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胡永強 ,張林國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發展戰略的新抉擇[J].鄂州大學學報,2019 .03.第 26 卷 第 2 期:89-92.
李德方.借鑒與創新:一所新型高職院校成功發展的案例研究[J],職教論壇,2018.10.100-107.
王 興,陳長英.新時期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的若干關鍵問題研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年第13期,5-11.
朱 莉.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發展分析.2018 年第 5 期.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