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冬林
摘要:探索職業指導工作的創新與改革途徑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當前高等職業教育大學生職業指導的現狀進行分析,一方面,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處于良性運行中,取得一定成績,另一方面,依然存在著實效不明顯、理解存誤區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更加深入開展職業指導工作。
關鍵詞:職業指導 高等職業教育 現狀研究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高等職業教育開展職業指導,其根本目標在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和就業意識,掌握就業政策,善于職業規劃和發展,從而提高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當前這樣一種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指導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要求我們多措施多途徑來提高大學生職業發展能力和解決就業問題。
一、高等職業教育大學生職業指導良性運行
通過這些年的共同努力,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處于良性運行的狀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領導都非常重視職業指導工作,設置了職業指導服務專門機構,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有專項經費和專門的辦公場地;各院校普遍采取各類形式和活動開展職業指導工作,主要以課堂集體講授為主,并輔助一些階段性的講座和活動比賽,在指導內容上,各院校基本上都對高年級學生安排了就業指導方面的教學或專題講座,也有部分院校在一年級就為學生提供了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許多院校還成立了就業指導教研室,將《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納入必修課或指定必選課,給予一定課時和學分。
二、高等職業教育大學生職業指導現狀分析
盡管如前所述,當前高等職業教育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相比以往,受到更多的重視,基本上能做到制度化、專門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依然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不少的問題:
1.學生接觸職業指導較晚,導致實效不明顯
不少高職院校在臨近實習、畢業的時候,才開始開展職業指導。部分高職院校盡管新生入學就開展了職業指導工作,但是確是蜻蜓點水,并沒有花費太多資源和精力,如同走過場。事實上,在國外職業指導工作從高中就已經開始了,甚至從小學基礎階段就業已經展開。
2.對職業指導重要性認識還不夠,理解上存在誤區
由于生源是職業院校的生命線,影響著學校發展和壯大。相當部分高職院校的領導,更多的是重視招生數量,把更多的資源放在了招生上,而對職業指導、就業重視不夠,職業指導工作理解簡單化,認為職業指導就是就業指導,單純為了就業率,只要專業好,自然不愁就業。從而在人員編制、經費、場地等方面對職業指導工作投入不足。
3.基礎薄弱,職業指導存在先天不足
由于歷史的原因,高職院校相比本科院校來說,基礎薄弱,職業指導存在先天不足。高職院校大多是由中專升格而來,因而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工作經驗、人員隊伍、財力等方面都明顯比不上本科院校,從而導致最終職業指導質量不佳。
三、高等職業教育大學生職業指導具體解決對策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工作存在的現狀分析,結合我校職業指導教育工作的經驗,本人認為要切實做好職業指導教育工作,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建立和完善全員化的職業指導工作機制
學校“一把手”要把職業指導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一項戰略性和日常性工作來抓,做到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四到位”。學校職業指導工作不單單是就業部門的事,不能搞單打獨斗,必須發動全體教職員工來參與。因此,要在“以生為本”的服務理念上,建立和完善“一把手”負責,黨政齊抓共管,教學部門、就業指導中心、學生工作部門、各二級院系共同參與的全員化職業指導工作機制,尤其要注意發揮專業上課教師的作用。例如,筆者所在工作單位,通過制訂學校層面就業工作獎懲制度和督查制度,上下責任明確、目標清晰,極大調動全體教職員工,包括專業課教師,參與職業指導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職業指導工作良好效果。
2.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指導活動,優化職業指導的方法和手段,實施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支持
職業指導不是嚴肅的、說教的,而必須以活動為載體,寓指導于生動活潑的各類活動當中。同時,必須改進職業指導的方法和手段,過去那種大課堂講授、集體輔導、整體指導的方法是不夠的,必須實現個性化指導、具體指導和實踐指導。職業指導過程中,根據教育內容不同、對象不同,采用小組討論、案例分析、情景體驗、拓展訓練、實習實踐等靈活多樣的訓練方式,可以更好地完成職業指導任務。例如,筆者所在學校,通過舉辦各類職業指導活動,包括“簡歷大賽”“挑戰杯廣東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實驗技能大賽”“模擬面試大賽”“新老生就業經驗交流”“職業形象與服飾搭配”博雅大講堂、“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講座”等各種形式的活動,強化了學生職業意識,極大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受到學生普遍參與和歡迎。
3.深度校企合作,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拓寬職業指導工作的空間
加強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校企深度合作,可使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有了從理論到實訓、實習的體驗,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就業信息,實現學生就業和企業用工的順利對接。(如下圖例所示)近年來,我校選擇與知名單位開展深度合作辦學,拓寬了職業指導的空間,實現了畢業生高質量就業。例如,我校與深圳金活醫藥有限公司簽署人才培養協議,免收學費,從新生中選拔有意愿的學生,組成“金活班”,校企聯合進行培養,畢業后學生立即成為了該企業的正式員工;與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開展“校所雙主體合作辦學”:雙方委派專業帶頭人,實訓場所由檢驗所提供,專業實訓課也由檢驗所負責,學生實習主要由檢驗所負責安排,并優先實現就業。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指導工作是一項涉及社會、高校、家庭、用人單位等多方面、復雜、長期的系統工程,盡管近些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成效,但是依然還存在不少的問題。我們必須認清形勢,找出癥結,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和解決方案,從上述三個方面更加深入的開展職業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曉瑩.地方高校“職業化”轉型背景下的大學生職業指導[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06).
[2]孟蝶.試論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指導工作實踐與創新[J].科技視界,2013,(13).
[3]曹建斌.基于職業發展的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J].社科縱橫,2013,(07).
[4]顏世超,譚書貞.職業能力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業評價體系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