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羅貫
摘 要:化學實驗能加深初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對他們較好的理解、觀察、實踐及分析等能力加以培養。此次研究先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化學實驗、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闡述,而后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前言:實驗教學在初中化學課程中至關重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探究實驗可謂是發掘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最佳舉措,可對他們的觀察、實踐、創新等能力有效培養。就教學實情來看,部分化學概念較為深奧,初中生理解起來較有難度,但經由實驗教學,可讓學生自主觀察、分析,為他們更好的理解概念予以支撐。并且,經由學生觀察和動手實踐進行化學實驗,可促使他們領略化學實驗探究的魅力。本文主要探討了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從而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予以參考。
一、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實驗教學概述
(一)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化學即一項將實驗為支撐的基礎性科學,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需促使課堂回歸本質,經由課堂實驗對學生的核心思維加以構建,在對他們實踐操作能力培養期間,強化其核心素養。因實驗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探究性,可經由感官和情感的結合,引導學生領悟核心素養,且實驗期間,教師能對學生自主探究、嚴謹的科學精神加以培養。具體而言,初中化學學科素養囊括學生的化學學科、信息素養,思維與跨學科綜合創新素養,協作交流的能力、科學的情感與價值觀素養等。經由學生自行摸索、發現與解決問題,對他們的實踐創新意識加以培養,為學生更進一步的發展加以引導。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部分初中化學教師覺得實驗教學沒有意義,在教學時總是將實驗教學一筆帶過,導致學生難以更深層次理解、掌握化學知識。此教學方式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極為不利。在新課改持續推進的背景下,核心素養不同于以往僅注重學生獲取知識,還需學生具備某種品質以及意識。故而,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需將核心素養和化學知識有效融合,促使學生可將已學知識適用于實際問題,存在理性思維。同時,在實驗教學期間,教師需不斷發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具備成就感與滿足感,以此讓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如此以來,學生在獲知新知的同時,也可具備較好的化學學習習慣,可為化學教學效果的改善予以支撐。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內容
首先,實驗內容從“照本宣科”轉變為“實驗設計”?!痘瘜W課程標準》指出:學生需經由教師引領抑或小組商討,基于需探究的問題對實驗方案加以設計。譬如,對空氣內CO2相對含量變化、鐵制品銹蝕對應的條件加以探究等,此類探究實驗的進行加強了初中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對他們的理性思維進行了擴張,對創新意識與實驗水平進行了提升。
其次,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期間,彰顯實驗的探究性,促使學生對科學探究方法加以體驗,對實踐經歷加以豐富,強化科學素養。譬如教材內的“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可謂是最佳范例。
最后,初中化學教材內的實驗,譬如對人體吸入空氣以及排出氣體的探究等,能讓初中生意識到化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教師教學時需對學生關注周邊事物加以引導,探究周邊的常見現象以發現、解決問題,對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加以提升。
綜上,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實驗小學需有所創新,學生需從以往被動、生硬的操作面向自發、探究性實驗轉變,對自身思維進行擴張,不斷發掘其潛能,讓學生變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中心。
三、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
(一)對演示實驗加以創新
眾所周知,初中化學教材囊括較多趣味性實驗,教師教學時需對此類實驗有效運用以增強學生探究興趣,借助課本內的化學實驗資源引導學生實施創新性探究實驗。學生經由自主摸索、猜想進行探究,對化學實驗內隱含的化學原理加以分析,并對化學實驗加以解釋,如此便能讓學生明確化學理論知識及其實質。譬如,對“分子運動”教學時,教師需引導學生對相關實驗現象加以猜測,促使他們自行設計實驗且操作,對相關現象加以觀察,探明實驗原理。學生探究期間,教師需對學生的實踐過程予以高度關注,為他們完成實驗加以引導,若此間被實驗器具、場地等限制,則應變革教學思路,由實際生活著手,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譬如點燃火柴時,伴有刺激性氣味,教師可對學生思考這一刺激性氣味從何而來加以引導,而后學生經由探究獲知“分子處在持續運動中”這一結論。教師面向學生進行演示實驗時,需盡量吸引學生視線,讓學生一邊觀察實驗現象,一邊思考、分析問題。
(二)確保實驗設計科學有效
初中化學教師需科學設計實驗,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加以提升,發掘他們的額探索欲。具體而言,教師應以學生的立場設計實驗,對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加以引導,強化互動交流,優化實踐方案,對學生探究水平加以提升。同時,經由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以縮減兩者的距離,吸引學生自覺參與化學實驗教學活動。譬如,白磷燃燒將對環境產生污染,教師可引導學生表述自身想法,是否具備其他物質取代白磷。學生基于已學化學知識,輔以教師引導,可通過棉花蘸酒精、蘸水比對分析,或通過乒乓球、紙片加以比較,以此讓學生獲知“不同物質著火點存在差異”這一結論。
(三)設置家庭作業,引導學生自己做實驗
初中化學教師需為學生適當設置家庭小實驗,引導他們將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領略化學知識的功能價值。經由此可讓學生具備較好的化學學習興趣,經由動手實踐以及獨立實驗,強化其核心素養。譬如,教師對酸、鹽的性質講解結束后,可讓學生在課后將食用醋以及小蘇打放到一起,觀察反應,且將實驗現象據實記錄,而后在課堂中就相關現象一同分析、探討,讓學生對知識具備更深刻的認識。
四、結束語
本文先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化學實驗、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闡述,而后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望以此為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改善予以參考。
參考文獻
[1]胡曉梅.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9(18):91.
[2]陳圣平.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實驗復習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8):219-220.
[3]孫宏寧,于海豐.淺談培養初中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教學策略[J].山東化工,2018,47(1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