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杰
摘 要:作為一門較為基礎的能力,語文閱讀能力對于學生成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但是很多學生閱讀能力的欠缺不僅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受到了影響,還阻礙了學生能力的發展,因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是從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多個方面進行談論。
關鍵詞:閱讀能力;小學語文;學生
對于很多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語文學科學習的難度就在于閱讀。雖然很多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語文學科的字詞,也能較好的背誦古詩文,但是卻不能很好的通過自己的理解去掌握課文的中心意義。甚至在進行閱讀練習時,也會因為自身閱讀能力較差而無法理解文章的意思,從而導致閱讀得分非常低,影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發展。除此之外,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學生也無法通過閱讀書籍的辦法去學習,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
一、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性
(一)能夠促進寫作能力發展
雖然學生們的語文閱讀能力發展都不太好,但是閱讀能力的影響卻十分廣泛。閱讀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學生們通過閱讀活動,能夠積累一定的優美詞句,在進行作文創作時,學生也會有更多詞匯可以運用。而優美詞匯的運用也會讓學生的作文更加生動,讓學生的表達更加的形象。不僅如此,通過閱讀活動,學生們還能學習其他人在創作時運用的修辭手法,從而也能更好的讓自己掌握這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學生們的模仿性很強,因而他們通過閱讀,也能夠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同時自然的模仿作者的寫作風格,而在這樣的模仿活動中,學生也會形成自己獨有的創作風格。如果缺乏了閱讀能力,那么學生根本無法較好的進行閱讀練習,更不用說去學習作者的創作。
(二)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因而通過閱讀活動,人們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也能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學生們通過閱讀活動,可以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而且語文學科的學習內容本就十分的廣泛,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僅靠學生們的課堂學習是完全無法掌握的,因而學生需要自己補充課外知識。擁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學生們才能更好的去進行閱讀活動,并且在閱讀活動中學習新的知識,積累自身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可以說閱讀是學生積累人生經驗的重要途徑。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很多事物人們無法通過親身經歷去感悟,但是通過他人的文字抒發,人們可以通過情感的交流去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讓自身也積累一定的經驗。而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正是如此,因而對于學生而言,閱讀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
二、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現有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很多時候語文教師在意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因而更多的時間是讓學生進行練習活動,試圖用“題海戰術”以達到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但是這樣的方式不僅不能讓學生較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還會讓學生身心俱疲,使學生厭惡語文閱讀,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很多教師也沒有教授學生系統的閱讀方法,因此學生在進行閱讀時也只是重復著錯誤的閱讀方法,既不能較好的提升閱讀能力,也無法從閱讀活動中真正學到什么,反復進行閱讀,卻是在做無用功。
三、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將圖片與文字結合,促進閱讀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各方面能力都不是很強,特別是理解能力上的欠缺,讓他們在進行閱讀活動時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意義。所以學生們在進行閱讀活動時也會較為吃力,間接性的導致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高。這時教師可以適當的降低閱讀難度,將閱讀文章和一定的圖畫對應起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意思。這樣學生們便能結合一定的圖畫,通過視覺感受的運用,去更好的結合文字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體會作者的感情。而且加入圖畫之后,原本的閱讀活動也會變得更加有趣,學生們也更加容易被吸引。只要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便會更投入的去進行閱讀活動,從而促進自身閱讀能力的發展,適當的降低難度也能讓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從而更好的進行閱讀練習。
(二)制作閱讀表格,讓學生積極閱讀
除了適當降低閱讀難度,促進學生更好練習之外,教師也可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引導著學生去閱讀,并在閱讀練習過程中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制作一些閱讀表格,讓學生通過填寫表格的方式去進行閱讀活動。結合表格,學生們便像尋到了黑暗中的路燈一樣,可以尋著方向前進。同時表格的運用也能讓學生更加有條理的進行閱讀活動,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秩序性。通過填寫表格的方法不斷練習,學生也能夠形成一定的閱讀習慣并且掌握較好的閱讀方法。有了好的方法,學生進行閱讀活動時也能更加輕松方便,從而使他們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促進閱讀能力的發展。等學生形成一定的閱讀習慣夠,教師便可以不再使用表格來幫助學生閱讀,而學生也能更好的自主閱讀了。
(三)布置讀書筆記,促進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現代生活的豐富多彩使得學生們接觸的新事物也越來越多,所以單純的文字閱讀已經很難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多學生從小便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因而他們更多的是把時間花費在電腦、電視上,而不愿意去看書。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去培養閱讀習慣,讓學生們養成看書的習慣。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便可讓學生每天完成一篇讀書筆記,哪怕是一天看一個小故事,也會慢慢積少成多,從而讓學生的閱覽量得到豐富,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通過這樣的訓練之后,學生也會開始慢慢的自己主動去看書,并將其作為一個日常習慣,不斷的進行。而長期的閱讀活動也終將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使學生能力得到進步,讓學生更好的發展。
四、結論
閱讀能力的發展對于學生的影響非常深遠。通過閱讀活動的進行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自主學習。而且閱讀能力的發展也會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只有在日常的閱讀活動中積累了較多的素材,學生們在進行創作時才有更多的話語可寫,表達也會更加生動形象。而教師在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只有學生擁有了一定的閱讀興趣,學生們才會更加有動力,從而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而且教師也要注重學生閱讀方法的掌握,否則學生的閱讀活動只是在做無用功,既使學生身心疲憊,又不能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只有真正讓學生掌握了方法,學生們才能更好的發展成長。
參考文獻:
[1]錢小燕.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9(21):134.
[2]陳霞.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探析[J].學周刊,2019(20):135.
[3]魏藝瑤.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