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安
摘要:美術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也是在生活中能觸摸到的藝術,如此的藝術在學校通常被列為副課,失去了她應有的光環。課題組成員一致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提高學生對油畫的認識,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培養學習美術的興趣;體驗學習美術給學生帶來的快樂;提高學生審美情趣,讓藝術之花在學校燃燒,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燃。
關鍵詞:油畫教學;農村中小學;美術課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油畫作品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妝點生活的必需品。農村由于經濟較為落后,人們的思維還未轉變,再加上油畫所付出的代價較高,在農村還是鮮為人知的。學校是農村打開對外窗口最好的地方,轉變觀點應該從學校開始,正所謂要從娃娃抓起。課題組成員均出生在農村,畢業后部分教師又在農村一線教學十余年,升入了解農村,對課題的開展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一、切身體會
筆者從09年從事農村中學美術教學以來,發現:農村學生對美術的認識極為狹隘,認為美術就是畫畫,而且畫畫還是那種千篇一律的繪畫,美術功底可以說是很淺顯的。筆者想從繪畫的主流藝術之一-油畫,打開農村學生學習美術的大門,并將其融入到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成為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
二、主要研究內容
1、小學:認識什么是油畫,色塊,筆觸,基本能用油畫材料畫成一幅作品。
2、中學:(1)能用油畫材料繪制較為具體的形象,空間把握,能區分色彩的冷暖關系。
(2)學會處理色彩關系和空間關系,畫面具備一定美感,能用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
3、經驗總結與推廣。
計劃用1年的時間,研究本內容,并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跟蹤調查,找出問題,研究對策,找到適合農村中小學學生學習油畫之路,并以文字和圖片形式記錄下來,在本校乃至全區、全市農村學校推進。
三、研究的主要依據
1、油畫教學因為需要專業教師實施教學,一般在大學專業美術院校進行,隨著國家重視,尤其是對農村美術教師傾斜,越來越多的專業教師開始走入農村學校,位農村學校的美術教學增磚添瓦。
2、越來越多的專家開始研究農村學校美術教學,筆者整合義安區師資隊伍,開展油畫畫教學深入到農村中小學美術課堂,進行探索。
四、研究方法
以語言為主的方法——a、講授法:講解油畫發展歷史,引發學生學習油畫興趣。b、談話法,通過交流,銅都晨刊等記者采訪引發學生興趣。C、讀書指導法,通過閱讀相關油畫書籍,了解油畫的來龍去脈。
以直觀感知為主的方法——a、演示法,教師示范,讓學生直觀感知,繪畫的技法技巧,運用到自己的畫面。b、參觀法,帶領學生參觀美術館展覽油畫,增強對油畫的認識,為自己學習油畫帶來直接經驗。
五、難題解決
1、上好美術欣賞課,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油畫,了解基本繪畫技巧,為學習油畫埋下伏筆。
農村由于條件限制,學生基本不知道什么是油畫,最多也就是在課本里知道部分油畫作品,對于真實的油畫,學生從未接觸,要想讓學生對油畫產生興趣,務必讓孩子除了課本上常見的“蒙娜麗莎”外,我們還可以講講蒙娜麗莎背后的故事,從而讓學生對油畫產生興趣,為后續工作的展開打下基礎。
2、觸摸油畫,讓油彩神奇的魅力占據學生的好奇心
有了以上的鋪墊,油畫的教學可以鋪開了。讓學生嘗試油畫顏料的第一筆非常關鍵,此時教師示范,油畫筆在油畫布上留下筆觸,學生模仿,練習調和顏色的深淺變化。并用顏色的深淺變化畫出一幅簡單的圖形,比如大樹等。
3、萬事開頭難,在從哪里入手成了最關鍵問題
筆者經過探索研究,從梵高入手,因為梵高的畫筆觸感很強,很容易上手,學生也很快找到感覺,而且絢麗的色彩,很受學生的喜愛,后期吳冠中的畫入手,掌握透視,用簡單的顏色鑄就畫面,學生興趣應該非常濃。
4、組織展覽,推薦參加比賽,獲取成就
2018年6月份參加由安徽省文化館和安徽美術出版社聯合組織安徽省少兒美術大賽中獲得成績足以證明這一點,如初中學生秦健翔獲得安徽省二等獎,803班學生江楠油畫作品公開發表《初中生必讀》,小學付萍萍、張浩等同學作品入選,這些獲獎的學生目前學習油畫的興趣非常濃厚。隨即我們主辦展覽,增強學生們的自我效能感。
六、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
小學:(1)認識油畫筆、油畫顏料、松節油、調色油和調色方法。(2)嘗試立體優化、欣賞臨摹大師作品,感受油畫的性能。
中學:(1)認識油畫筆、油畫顏料、松節油、調色油和調色方法。(2)欣賞油畫作品、繪畫透視學習、用筆技巧、室內靜物寫生、風景色塊訓練,培養其色彩感覺和基本造型能力。
第二階段
小學:結合當地資源,緊扣《小學美術課堂標準》,通過集體備課創設課程,并請專家審核后走進課堂。
中學:(1)從二維空間向三維空間的轉變,能區分色彩的冷暖關系。(2)學會處理色彩關系和空間關系,掌握油畫上色基本步驟,畫面具備一定美感。
第三階段
小學:安排室內寫生用油畫材料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
中學:能獨立寫生創作油畫作品,具備空間色彩觀念,能夠處理色彩和素描的關系,畫面有一定的表現力。
七、研究成果
2018年參加義安區藝術展評,我們獲得縣級二等獎以來,嘗到甜頭的我們開始把作品投到學校訂閱的省教育廳宣傳刊物《初中生必讀》,開始連載,發表七八張,并吸引雜志社主編親自來我校采訪,對于我們授課老師,學校領導是莫大的鼓舞,緊接著,《銅都晨刊》,銅陵電視臺相繼采訪我校的油畫藝術社團,學生、老師、校領導們享受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
八、憶苦思甜、展望未來
自去年申報課題開始,因中學和小學特別近的優勢,我們把課題的“家”安置在董店中學校內,課題立項后,成員們就在思索著如何讓油畫在農村中小學實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真有難度。
首先得考慮中小學不同的年齡特點,課程設置便有所不同,如何開始,中途如何實施,要達到什么樣的藝術效果,無疑是困惑我們的難題。
基于學生對美術的熟悉程度,我和胡老師商量,先讓學生練習基本素描一兩節課,風景一兩節課,然后從吳冠中的油畫開始入手,因為吳冠中的油畫雅俗共賞,又結合了中西繪畫理念,顏色基本是大塊面,實施起來不是十分困難,并且學生容易理解畫面內容。
實施起來發現,效果很好,敢畫,不拘束,學生們很好理解了顏色和畫面的關系,也知道畫面的透視效果,能果斷的在畫面畫出線條,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能做到這一點,我和胡老師心里基本有概念了,學生們學習油畫,應該是可以實施了。
因為,沒有適合學生們學習的現成教材,我們的教材只有來自網絡,微信等,然后沖洗出來,這些照片,實際上都是有階段性的,從易到難,有起步、深入、很深入、直到創作。開始時都是我們指定學生畫哪一張,給學生們經過一個月的學習之后,我們讓學生們自己選擇,你覺得你能畫好哪張就選擇哪張,發現領悟能力高的學生按照我們的方向選擇照片。這時,我和胡老師更加有信心,也仿佛看了曙光,能預測一年后我們能取得相應的成績。
一年多來,在學生們刻苦練習下,我們取得些許成果,成功舉辦“關于讓油畫走進農村中小學美術課堂”巡回匯報展,讓董店所屬區域的幼兒園、小學都感受油畫藝術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整體素質,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實施真正以上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高慧娟.淺談“四步探究教學法”——走進農村小學美術欣賞課堂[J].新校園:學習版,2012(6):95-95.
[2]季瑩.淺談小學美術新課堂與油畫社團活動相結合的特色教學[J].好家長,2017(40):2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