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甜
摘要:學生由于學習環境、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的影響,在學習方面存在差異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依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現狀,對學生進行分層,為學生設置不同的作業,以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業分層;學生學習;有效作用
結合學生學習實情,本文將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表現、學生發展,分析初中英語作業分層對學生學習的有效作用。
一、圍繞教學目標——保障學生學習方向
教師要想在教學中要想使學生懂得學什么,從哪里學起,讓學生擁有前進的方向,就要重視教學目標的設置,要學會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使學生能夠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獲得成長的積極意義。教師在為學生設置作業時,要結合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分層,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推動學生整體進步。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靈活度較高的學習任務,讓教學目標向學生英語思維培養的方向發展,旨在通過建立學生的英語思維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設置教學目標時就要將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技能的掌握上,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熟悉英語技巧,豐富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就要放在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上來,讓學生盡可能在力所能及的學習范圍內掌握更多的基礎知識,夯實學生的進步階梯。這樣一來,教師通過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來實現學生的分層,為學生點明了學習的方向,有助于學生的后續進步。
二、圍繞教學內容——豐富學生學習生活
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自覺地投身英語課堂中進行學習,就要圍繞學生的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作業分層,使學生能夠在自己學習范圍內獲得最大限度的進步。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在面臨同樣的教學內容時,要注意幫助學生發散思維,為學生設置需要多加思考的作業,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習機制,促使學生理解學習背后的聯系;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需要不斷練習的英語作業,鼓勵學生不斷動手,熟練課堂所學英語知識,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掌握能力;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立足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為學生設置作業,鼓勵學生多思考、多討論,學會站在英語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看到英語的魅力,獲得學習的樂趣。這樣一來,教師通過立足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分層作業,有助于學生盡快掌握英語知識,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圍繞學生表現——調動學生學習動力
教師要想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學生的自主作用,使學生能夠充分運用自身的優勢進行學習,就要注意作業設置的形式,注意作業的趣味性,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自覺融入課堂生活中,進行相應的英語學習。對于學習能力加強、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放寬學生對基礎作業完成的標準,重視學生對綜合實踐性作業的完成,通過培養學生更多的英語技能來推動學生學習;對于學習能力較差、表現不積極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順利獲得學習知識;對于學習能力、表現一般的學生,教師應將作業設計的重點放在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上,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的能力,幫助學生挖掘自身學習的潛力,方便學生對知識進行學習和運用。這樣一來,教師通過結合學生的表現對學生進行作業設計指導,肯定了學生的表現,喚起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四、圍繞學生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教師要想使學生獲得新的發展,讓學生能夠緊跟時代變化的步伐,抓住英語前進的旗幟,就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尊重學生個體,重視學生實踐和應用。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讓學生看到更廣闊的英語世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多為學生組織一些發散思維的英語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英語思維,力爭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立足基礎知識的游戲活動,一邊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一邊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在設置作業時,可以為學生舉辦一些演講、設計類活動,讓學生在實用的道路上更進一步。這樣一來,教師通過圍繞學生發展展開作業設計,讓學生擁有了廣闊的英語天地和豐富的英語資源,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總之,本文圍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表現、學生發展,探討了初中英語作業分層對學生學習的有效作用,獲得了新的教學啟示。
參考文獻
[1]鄒麗.讓每一朵花兒都能得到澆灌——農村初中英語作業分層設計的有效性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6):130-131.
[2]聶愛萍.差異與精選:英語作業的兩大“基點”——初中英語分層精選作業的策略研究[J].英語廣場,2018(0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