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彩花
摘要:眾所周知,一個良好的習慣可以陪伴學生一生的發展,而一個習慣的養成最好從小就開始抓起,所以就小學教育來說,教師就要更注重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而對于數學這一門邏輯思維能力要求比較強的學科來說更是如此,如果學生不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那么就不能構建自己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同時因為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原因,大部分時間是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學習,所以這就要求學教師能夠向學生教授科學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良養成高效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
關鍵詞:小學數學;良好習慣;認真態度;一題多解;課前預習
一個良好習慣在學生成長道路中所起的作用,早已不言而喻,這里無需過多強調,因此教師在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思維培養時就要著重向他們來灌輸這種良好習慣的意識養成,同時也需要教師能夠耐心的去引導這一階段的學生,一點一點的去改善自己的不良習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要求學生養成認真的學習態度,這是學習數學的首要前提。同時在進行一些重難點題型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嘗試一題多解,從不同的角度來幫助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開拓學生的具體思路,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將會極大地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幫助學生提升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本文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養成認真態度
認真的學習態度是學生進行任何一門學科的首要前提,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年齡較小,常常沒有這種學習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日常的教課過程中就向學生灌輸認真學習的端正態度。因為對于數學這一門學科來說,一個良好,認真的學習態度可以幫助學生來構建縝密的思維體系,而俗話說的好“細節決定成敗”,如果學生具備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那么能夠在細微末節處發現問題的根源,而這種細節性的地方往往是拉開成績的關鍵所在。
例如,在教授“小數的除法”時。對于這部分內容,學生們經常因為粗心,馬虎而造成了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錯誤。這時教師就要要求學生養成認真的學習態度,否則會給學生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教師就可以進行一些獎懲措施來幫助學生強制調整自己的思維模式,并且教師要還可以提醒學生在做題之后進行檢查,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更重要的還是要使學生們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因為這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二、嘗試一題多解
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崛起以及各種現代化設備的不斷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綜合性創新能力也越來越得到重視,而對于數學這門學科來說,使學生嘗試一題多解可以有效的幫助他們進行思維的發散,培養他們的多維意識,并且通過不同思路的闡發,可以幫助學生更深的了解到題目的構成以及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合,這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更深入的了解數學知識,并且還有助于改善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遇到重大問題的解決態度,能夠尋求到不同的解決方式,并從中得到最佳方案。
例如,在教授“雞兔同籠”時。對于這類比較復雜的數學應用題,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鼓勵學生進行多種不同的思路去嘗試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全方面的思維模式,這不僅能夠在數學方面可以使學生得到長足的進步,并且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幫助學生樹立一種不放棄的堅韌品質,重要的是能夠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真正的能夠做到學一題會一類的效果,擁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三、鼓勵課前預習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所缺乏的就是自學能力,而這又是他們通往更高階段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夠在沒有教師和老師的幫助下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思維方式并鍛煉他們的獨立自主能力。并且就是學習方面而言,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可以及時的提前了解到教師所授知識,這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進度,也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教授“正反比例”時。對于這部分內容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已經接觸過較為相似的內容,這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進行課前預習,而對于六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并且通過之前的學習可以幫助他們盡快的掌握到這部分的規律,不至于在自主學習中盲目迷失,從而可以達到真正鍛煉自學能力的效果。
總之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影響到學生一生的發展。首先教師要使學生養成一個認真的態度,這是進行學科學習的首要前提,對于數學這一門學科來說,使學生嘗試一題多解來幫助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最后要鼓勵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可以極大地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這樣才能構建出一個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文君.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2]黃飛.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學周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