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衛東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落實立德樹人、加快現代化進程的根本措施。《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緊緊抓住了當前提高質量的核心環節,既高屋建瓴、長遠謀劃,又統一部署、精準施策,為基層學校通過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一、遵循教育規律,構建以學生為本的課程
學校嚴格遵守教育教學規律,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首要保障。“意見”特別強調“遵循教育規律”“讓學生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為學校重塑辦學思想、提升辦學境界方面“上了生動的一課”。
我校將以學習貫徹“意見”為契機,立足新時代、新技術、新理念,深化“養正教育”,在“生活化德育——進德培正、校本化課程——博聞塑正、生本化課堂——慧學歸正、專業化師訓——樂道守正”過程中,更好助力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師生的健康成長。
二、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個性并提供豐富的課程選擇
一是夯實基礎,追求教學管理特色。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關注學生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通過提升課堂教學效能、教師精心設計作業、進行個別化輔導、減少學生的作業量與考試次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切實實現學生減負增效。二是重構課程,推進綜合素養評價。積極關注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加快建設以“知天知地知探究、會演會奏會怡情、能動能靜能健體、為人為學為成才”為指南的特色課程,關注學生在科技、藝術、體育、人文領域的成長需求,注重師生的過程性參與,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要。三是立足本校,拓寬課程資源建設。積極開發師生和家長、周邊社區資源和特色場館資源,通過開展職業體驗、“快樂課后30分”、科學人文講堂和教師、家長、學生等校園論壇等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程內容。四是重視家教,構建育人合力場。以學校科研成果《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為指南,設立校外教育服務中心,開展個性化的家長論壇、優秀家長的經驗交流會、親子活動等形式,理論結合實踐,多元化地支持、指導家庭教育工作,尤其是聚焦特殊家庭的教育,分析其育兒理念和方式方法,共同探討分類別分年齡段采取更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策略。
三、強化師資建設,提升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
“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按照“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這是推進課程變革、改革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增進辦學品質的關鍵一環。
一是堅持師德為先。制定學校教工師德規范準則和《進才中學北校教職工社會責任感評價量規》,做好師德考評和社會責任感考評。通過評選“感動進北的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員、優秀青年教師等各類典型,全面倡導優良的師德風范,鑄造學校的優質教育品質,形成了積極向上的正氣。二是構建研訓一體培訓模式。推進“一本·二分·三自”的師訓模式,即通過以校為本,分層培養、分類激勵,團隊評價、制度保障,引導教師自主認識、自主發展、自我提升,打造出特有的人文精神、團隊文化,進而推進課程與教學,護航學生成長。三是發揮科研引領作用。學校將以《中學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與實踐》《“獨二代”家庭教育的學校支持研究》《初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培育及運行機制的實踐研究》等研究為抓手,通過教師廣泛深入參與課題研究,讓教師在反思、研討的過程中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教學行為,讓課題研究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催化劑。學校還將以智慧校園建設為指引,通過現代化信息系統,開發作業批改的數據化處理及其講解的微視頻及一對一智慧教學支持系統,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現學習方式的變革、提升教師信息化素養。
從學校角度看,落實“意見”重在實踐,貴在堅守。我校將秉承夢想,腳踏實地,真抓實干,遵循教育規律,緊跟時代步伐,用一系列的生動實踐,書寫新時代學校教育事業新的篇章。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