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會會
摘要:伴隨新一輪課程改革標準的不斷推進,對各學科提出了發展核心素養的教育要求,而針對體育學科,也提出了相應的“體育核心素養”理念,因此,在高職開展體育課程的教學,教師也應當通過教學目標的細化、合作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樣式的轉變等形式,實現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體育;核心素養;教學目標;合作活動;教學樣式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提出的關于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到實處,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發《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教育部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明確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開展高職體育課堂的教學,教師不能再單純地關注學生對基礎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情況,也應當注重對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如何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實現在體育課堂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呢?
一、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細化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課堂活動開展的指南,也是課堂中學生將會發生某種變化的先示。在當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指導下開展高職體育課程的教學,教師應該進行教學目標的細化設計,從而做好課前的指導工作。
教師需要轉變傳統以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內容的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形成以“健康意識”“體育文化”“身體素質”“體育意識”和“體育品德”為導向的目標,圍繞指向這些內容的課堂要求中,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以及教學策略的設計,逐步實現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
顯而易見,教學目標的升級和細化能夠讓教師開展體育運動的教學中,能夠做出針對性的策略安排,從而在落實課堂目標的同時,滿足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開展合作活動,發展核心素養
從當前社會對人才提出團隊協作的能力要求之后,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開展高職體育課堂的教學,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活動進行體育運動與技能的學習,學生在相互幫助和團隊協作中,逐步感受體育中的互助精神和文化,從而促進學生培養體育核心素養。
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先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分別,對學生進行層級的劃分,按照“同組學生相異性質,異組學生相似性質”的原則,進行組員的合理分配。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互幫互助,發揮同伴教育的功效,同時感受合作學習活動所帶來的價值和意義。教師同時可以多設置一些需要團隊共同完成的項目,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團隊凝聚力,進一步展現出生生合作的教育功效。
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學習中,教師也要發揮主導作用,也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中,及時評價反饋,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方式、習慣,形成較好的學習氛圍,發揮師生合作學習的引導功效。
除了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外,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鍛煉進行合作,學校開展豐富的課余體育運動賽事、體育社團,讓學生在課堂之外有更多的運動機會、體驗更多的體育精神和文化,同時在課堂中選拔優秀學生為學校體育運動隊輸送人才,這些優秀的學生也可以成為學校賽事的參與者和組織者,甚至是參與課堂教學中的體育骨干。從課堂到課外的無縫對接,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體育意識、感受體育的精神和文化、培養體育品德,從而促進學生形成體育核心素養。
三、轉變教學樣式,培養核心素養
相對于普通高校的教育工作而言,高職院校開展教學的目的更多的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的人才,因此,在實際開展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根據學生的專業需求不同,進行差異性體育教學內容的設計。
從教學內容選擇上,除了大綱中規定的內容外,可以根據不同專業的需求,設置教學內容發展職業體能。例如,對會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她們職業要求需要形體美,而且未來的工作形式大多需要長期伏案類,因此對學生腰和背部的肌肉發育程度要求較高,可以有針對的開展瑜伽、形體等教學內容,設計“仰臥起坐”“俯臥撐”“平板支撐”“俯臥兩頭起”等專門針對腰腹、背部肌肉的身體素質訓練,促進學生的腰背部肌肉得到鍛煉;而對于建筑施工專業的學生而言,未來工作中對耐力和緊急避險能力要求較高,可以設計“短跑”“障礙跑”“單雙杠”等訓練項目,讓學生在參與訓練的同時,提高耐力和緊急避險能力,為學生未來更好地參與到社會職業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方法中運用問題引導、探究學習、創設情景、合作競賽等方法,并且每個環節都滲透德育和職業素養教育。從課堂常規禮儀開始,進行職業禮儀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自主探究發現問題并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模擬生活游戲場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職業安全、職業道德教育;通過體驗合作競賽,感受體育的競技精神,同時也加強社會競爭力和適應性教育。
教學評價中,改變以往只看成績的評價方式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把學生平時的著裝情況、課堂參與表現情況、進步的程度、小組團隊合作情況、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等方面共同作為評價的手段,鼓勵學生關注自身的全面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在當前高職體育課堂中對學生進行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是在一節課,或者幾節課的教學中就可以實現的,而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在當前高職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學情出發,繼續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逐步創新課堂教學的方法,充分利用和挖掘體育課程資源,最終落實體育課程的目標,實現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董華麗.探析基于高職院校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體育課程體系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 (36):182-183.
[2]劉巍.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職體育拓展訓練策略[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 (0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