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評析

2019-09-10 07:22:44李艷輝任天舒
遼寧教育·管理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評估指標

李艷輝 任天舒

摘要:教師專業發展程度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鑒于教師角色的重要性,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評估就變得尤為重要。臺灣地區在推行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過程中,雖取得一些成效,但在評估推行的過程中仍存在評估政策行政制度面的缺失、專業發展評估計劃缺乏嚴謹性、評估人員不足且評估缺乏專業性、教師教學工作負擔重且態度不端等問題。因此,在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時,應建立教師評估約束制度,整合相關資源;強化評估計劃的信度效度,加大靈活度;整合多元化的人才,增強評估專業訓練;建立專業對話機制,轉變教師參評觀念。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指標;教師評估;評估轉型

教育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石。教師是國家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了解自身專業發展能力與學生的需求,逐步提升教學能力與自我專業能力。為確保教師的教育教學品質、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臺灣地區積極推行相關的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系統和評估指標,然而,在其評估系統推行過程中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困境?;诖?,本文旨在以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為基礎,對臺灣地區教師專業發展評估體系進行評析,從而提出一系列適應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推行的解決對策。

一、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內涵

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在大力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師發展,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專業發展一直是全球教育關注的焦點。臺灣地區于1996年公布的《教育改革總咨議報告書》中提出要“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建立教育評鑒制度”,由此,評估以及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等相關概念開始受到重視。教師專業發展評估一時間成為教育改革中的熱門話題,不同專家學者對其紛紛提出不同的見解與認識。

本研究基于對不同學者見解的相關分析并結合自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認識,將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界定為: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是教師反省以及改善自我專業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應根據客觀的評估指標和評估系統,借助多元系統的資料收集,通過參與、互動與溝通培訓等方式,了解教師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為教師提供進修機會,從而將教師培養成為專業技能扎實、專業水平過硬、反思能力與自我診斷能力增強的高水平教師。這樣能夠滿足教師專業發展與專業成長的迫切需求,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實現教育目標的最優化。

教師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的提升是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主要目的。通過觀察教師的教學表現,并依據具體、客觀的評估體系和評估標準,引起教師的自我省思,同時透過教師觀察、教學檔案、家長或學生調查表以及各項回饋資料,了解教師自我在教學工作中的相關表現,并與同事合作進行系統性的分析與接受訓練和輔導等,促使教師明確專業發展的需求,為教師改進教學或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依據。評估的根本目的在于著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質量,促進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二、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的發展沿革與實施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表現指標

成功的教師專業發展評估,除了定義怎樣才是好教師之外,還應制定明確的教師專業發展標準。教師專業發展標準是指評估教師專業素質的準則,用來檢驗教師專業表現,是教師需要知道以及應具備的職能和素養,有利于教師反思自我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具有指導教師專業績效的功能。隨著教師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專業發展的指標體系和評估標準已然成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議題。對教師專業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有利于教師專業成長,而對教師專業評估標準的研究則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順利實施與運作。

臺灣地區自2010年起,逐步重視對教師專業標準的研究。經過長期的實踐與規劃,2016年正式發布了教師專業標準指引的相關文件。如表1所示,教師專業標準指引的相關文件中共包含10項教師專業標準,以及29項教師專業表現指標,包括教育專業、學科教學、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學習評量、班級經營、學生輔導、專業成長、專業責任及協作領導等方面,作為引導教師專業化歷程與精進各階段教師表現的依據。教師專業標準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的上位概念,專業標準的確立不僅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風向標,也是教師評價的重要依據。實施科學化、系統化的教師專業標準,對實現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師地位的不斷提升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教師專業評估標準的沿革

在開展教師專業發展評估以前,一方面要制定教師專業發展的外在指標體系,另一方面還要甄別恰當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手段。然而,這一切的工作都要建立在有詳細的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或指標體系之上。評估標準不僅是教師專業發展評價的重要依據,亦能促進教師個人對自身教學工作的反思,使教師有衡量、評判自身的價值導向標,從而促進教師的自我成長。

臺灣地區鼓勵學校注重發展特色,在評估標準上,不以既定的指標、規則作為統一的評估版本,只在教育主管部門網站上提供各學者研發的評估標準,供學校參考,這種做法既滿足了因地制宜、發展學校特色的需要,又滿足了彈性、可行性、適切性、實用性與多元性的需要。目前,專家學者研發的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如表2所示,主要包括七大類,時間跨度則是自2000年至2012年??梢?,一套完備的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的建立,不僅需要長期的規劃,也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逐步修訂、完善,使其明確可行且具客觀性。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不僅要兼顧學校的特性、政策與發展計劃,內容要詳細,而且要經過多方的溝通、討論,共同建構,進而提高評估制度實施的公信力,避免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流于形式。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同時把握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歷史沿革,才能使教師評估標準不斷得到完善,才能使教師能夠信服標準并依據此標準查找改進自身不足,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

(三)教師專業評估標準的修訂

一套完備、適用的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必然要歷經實踐后進行多次的修訂與完善,對于臺灣地區而言,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較具代表性的修訂分別是在其實施教師發展評估標準后的第5年和第10年。2011年即教師發展評估實施后的第5年,參與學校以及專家學者對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的修訂工作提出了建議。一方面,基于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持續互動過程,故將同質性且關聯性較高的參考檢核重點加以合并;另一方面,對學生個別差異、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受教育權利以及教育伙伴關系的建立等重點內容加以強化。經過多次討論與修改,修訂了4項評估指標文字,原有的73項參考檢核重點修訂為69項,同時增加了69項檢核重點的內涵說明與相應的修訂理由,于2012年公布其修訂版。

在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10年后,為回應基層教師的需求,協助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臺灣地區于2016年再次修訂評估標準,并以簡單明了、容易理解、符合邏輯、切合實際、有利實施為特色。2016年評估指標和檢核重點主要包括課程發展與設計、有效教學、差異化教學、多元評量、適性輔導、班級經營、親師溝通、教育研究、專業發展、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行政等方面。2016年對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的修訂相較于2011年修訂版而言,由原標準的4個層面、18項指標、69個檢核重點減少到3個層面、10項指標、28個檢核重點。評估指標與檢核重點的減少,使其評估標準更加簡明扼要,易于理解。2016年評估標準以學生學習為核心,加強融合有效教學與教師評估研究,以期發揮教師評估的真正效用,提升教師的專業影響力。

(四)教師專業評估的實施方式

校內評估和教師的自我評估是臺灣地區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兩種主要方式。

教師自我評估,主要是指教師依據學校發展的評估標準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的表現指標,主動檢驗教學表現與教學行為,完成教師自評表,目的在于提高教師自我省思與覺察能力,發現自身的教學問題并積極改善教學,進而實現專業成長。

2016年公布的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中提供了教師自評的參考工具(教師自評表),內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包括教師姓名、教學班級、教學科目和完成日期;第二部分為填寫說明以及自我檢核表,包括說明填寫的目的、方式,并針對評估指標與檢核重點自我評估,勾選出符合情況的選項;第三部分是其他意見陳述,包括受評教師填寫自身的優勢與特色、教師專業領域內優先從事的活動以及成長的途徑。

校內評估由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估小組安排評估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評估,評估實施方式采取教學觀察、教學檔案、教師訪談、搜集學生或家長對教師教學反映意見等多種途徑,注重評估過程與結果相結合。

教學觀察的實施分為預觀察、教學觀察和后觀察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目的在于了解教師及學生的背景資料,確認觀察重點、使用工具以及教學設計、教學進度;第二階段的目的在于以檢核標準以及表現指標為依據,對教師教學進行觀察、記錄以及評判;第三階段的目的在于整理觀察記錄,與教學者討論并引導其了解教學優缺點及改進方向。而教學檔案是對教師教學成就、學生學習成效以及教師教學活動反思等相關資料的記錄,是教師反思與增進教學能力的媒介。此外,通過教師訪談可了解受評教師的教學理念、價值觀念、專業表現情形等,為教學觀察和教學檔案提供參考資料。最后,通過問卷調查搜集學生或家長對教師教學的反映意見,可快速推斷出教師教學是否有成效。

教師自評與校內評估兩種方式的有效結合,目的在于獲得教師教學表現的真正情形與結果,使教師專業發展評估避免流于形式。這在提高教師素質、調動教師反思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實施困境

(一)教師評估政策行政制度層面的缺失

第一,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政策是以教育主管部門發布的相關實施要點為依據推行的,而實施要點是行政命令,不具有法律效力,缺乏強制性和約束力,對教師是否接受評估并無約束力,影響教師的評估態度以及實施評估的成效。

第二,除教育主管部門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計劃外,部分縣市更早推動教師評估方案,但并未善用與整合原有計劃,對于學習共同體、專業學習社群等資源也并未整合利用,造成資源浪費,導致教師對評估產生排斥感。

第三,地方教育行政人員更換頻繁,行政支援方面的措施和觀念無法傳承,缺乏推行評估計劃的系統性規劃,影響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方案的推動。

第四,學校行政單位由于缺乏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經驗,缺乏對行政資源的統整,難以對教師評估進行大力支持。此外,學校經費亦無法滿足教師進修、研習以及采買相關的教學設備的需求,使得教師對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缺乏積極性。

(二)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計劃缺乏嚴謹性

一方面,教師發展評估標準是以傳統的教師講授法為基礎,無法鼓勵教師進行多元化、差異化教學,導致教學質量提升緩慢,無法呈現最優效果。此外,評估標準過于重視檔案資料,既無法做到檢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又忽視了教師對于教學策略的運用,導致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標準缺乏信度與效度。

另一方面,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計劃缺乏彈性,申請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計劃的流程十分繁雜。學校需要先申請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估,通過后啟動校內資料的相關評估程序,教師參加線上及實體課程,完成相關的認證后,再通過校內推動委員會的審查,然后完成上報、抽查、補充資料等程序,若忽略任一環節,評估的進程都將受到延誤,甚至有可能需要等到下一學年度重新申請參與。

(三)評估人員數量不足且專業性缺乏

首先,對于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而言,評估人員的數量極其不足。多數資深的教師未能加入專業的評估團隊之中,加入團隊但工作資歷少于5年的教師,即使完成了相應的初級培訓,仍不能擔任評估者,造成評估者人員不足。其次,有關教師在完成初級培訓后,能夠晉級的人員比例不足,導致學校教師質疑評估者是否能夠勝任評估工作。最后,部分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計劃的評估人員,專業訓練不足,欠缺評估知識與經驗技能,對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計劃的精神、內容與運作模式都沒有充分的了解,無法高質量完成評估工作,導致教師對評估缺乏信任。

評估人員的數量以及評估人員的專業能力關系著評估結果的信度與效度,關系著評估過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關系著教師能否積極參加教師專業發展的評估以及教師對評估過程以及評估結果的信任度。因此,為確保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順利實施,評估人員數量不足以及評估人員專業性受到質疑的問題亟待解決。

(四)教師負擔過重且缺乏正確的評估觀念

教師教學工作的壓力大、負擔重。一方面,未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師每周授課時數不少于22節,教師大部分時間都忙于教學與班級事務。因此,教師無論是參與研習課程,還是參與教師評估工作,都需要事先協調安排好教學等相關事宜,不僅時間難以配合,而且需準備大量的評估材料等,額外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致使教師對評估工作無法認同并積極參與。另一方面,教師教學工作和行政事務繁忙,不易安排教師討論、研習的時間,教師與其他專家學者的經驗交流更是由于時間上的限制少之又少,這導致校內難以妥善建立教師專業對話機制,也無法有效地通過校外資源幫助教師的專業成長。

此外,教師職業的傳統地位不容挑戰,教師的自我防御心理較強,部分教師較少反思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行為,不愿接受評估進而改變自身。同時,教師對于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缺乏正確的認識,對評估的公平性和目的性心存質疑,認為其增加負擔,視其為“麻煩事”。

四、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實施對策

(一)建立教師評估約束制度,整合相關資源

學校行政制度層面對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支持是教師專業發展評估推行的重要保障。對于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而言,評估的政策、行政體制及資源整合等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最終目的是提升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因此,為保障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順利進行,應著力建立具備法律效力的相關法律制度和約束政策,以保障教師能夠接受相應的教育評估,而不是采取觀望的態度。

第二,為減輕教師的行政負擔,臺灣地區相關單位應積極思考并整合同質性較高的教師評估計劃、教育行政資源、教學輔導資源以及相關的咨詢人員、評估人員等,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建立自上而下完善的配套措施。學校要制定教師的專業發展計劃,以適應教師發展和學校發展,地方政府要制定一個符合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的評估方案,使得學校、政府以及社會組織三者有機結合,共同制定出適合教師專業發展的評估標準和評估計劃。

第三,學校行政單位間應加強交流和溝通,建立資源共享機制。盡管評估經驗不足,但可以建立共同的對話溝通機制,借助“智囊團”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學校行政系統對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支持效果達到最大化。

第四,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估必然需要評估經費的支持,這就要求學校能夠合理規劃經費的使用范圍,正確認識“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的重要性,增加評估經費的支持力度,積極保障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計劃的順利實施。

(二)強化評估計劃的信度和效度,保證彈性

一方面,由于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多種教學策略及教學資源實施多元化、差異化以及特色化的教學活動。教師教學方法的轉變要求以傳統講授法為基礎而制定的評估標準亟待修訂,應在征集多方建議的基礎上,包括試行的過程中積極尋找被試樣本,從而在實際推行中不斷完善評估標準及評估計劃,使得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計劃的制定能夠更具有效性和可信度,使評估計劃的設計既能評量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使用、教學資源的整合,又能針對課堂教學的設計及其產生的教學行為效果做出相應的評判;同時,評估計劃還應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評估、學習效果的檢測以及課堂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實際影響。只有評估計劃設計得更符合當下教學模式的實際需要,更具全面性、多樣性、準確性,才能充分保證評估計劃的信度和效度。

另一方面,對于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而言,應適當簡化申辦審核程序,避免因申請流程的復雜化影響學校以及教師參與評估的熱情。相關部門可建立相應的申請評估流程簡化平臺,在精簡審批流程的同時,減少各類評估材料和文件的填寫,減少教師的行政負擔,避免教師對評估產生反感。此外,應保證教師專業發展評估計劃的彈性評估,無論對于主動參加評估的學校還是教師,都應在申請流程環節制定相應的補救措施,避免其因申請評估的時間延誤而造成的參評失敗。反之,應加大評估計劃及申請評估流程的靈活度,積極鼓勵學校以及教師參加評估,從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三)整合多元化人才,定期進行專業訓練

教師專業發展評估對于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評估中,要特別注重評估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首先,評估團隊應充分整合多元化人才,應融合多領域、多學科的資深教師,不僅要確保評估團隊的評估人員數量,而且更要確保評估人員的質量。要求評估人員既要具備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又能掌握教師教學行為的心理依據,不僅要熟知不同課程的培養目標,而且應在了解培養目標的基礎上能夠有針對性地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設計進行評估。學科課程的多樣化以及教學方法、培養目標的差異化,要求評估團隊應整合多元化的人才,使評估實現全覆蓋,且評估的各個維度都有專業的評估人員施行監督。

其次,對于評估人員的選拔,應采取彈性原則,在評估人員參加初級培訓后,應給予其評估專業性方面的認可或以實際測驗展現其培訓后的當下評估水平,使得參評教師能夠真正信服評估結果,避免教師對評估人員的專業性產生質疑。

最后,對于評估人員來講,必須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專業訓練。評估人員的評估水平是否專業,關系著教師專業發展評估過程和評估結果是否值得信賴。評估人員不僅要對評估本身的知識、技能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對教師評估計劃的各項指標能夠爛熟于心,對評估模式有充分的把握。與此同時,除了對評估人員進行必要的專業訓練外,還應充分實現不同評估團體和評估組織間的有效交流,并積極取得參評學校和參評教師的評估反饋,在實現評估經驗和評估技巧共享的基礎上,完善評估體系,實現有效評估。

(四)建立專業對話機制,轉變教師參評觀念

一方面,教師評估工作勢必在一定程度上耗費教師心力,盡管教學工作是教師工作的重心,但學校應對教師教學工作的安排和要求進行合理規劃,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盡可能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只有教師的教學工作負擔減輕,擁有一定的精力,才能促使教師有時間進行自我反思,追求自我提升。學校應著力構建教師專業對話機制,促使不同學科、不同學校的教師進行良性互動,還應妥善安排教師的討論時間和研習時間,促進教師間的經驗分享和專業交流,提升教師的自我反思能力,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工作效率和教學質量。

另一方面,教師專業成長及專業發展水平關系著教學質量、學生學習成效甚至學校的辦學質量,因此,喚醒教師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反思意識對學校的發展至關重要。教師應轉變心態,對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秉持正確的觀念,充分認識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評估行列之中。

此外,教師還應準確了解教師專業發展評估的真正目的,把握評估的內涵。教師作為學生的表率,應堅持終身學習、提升自我的習慣,正視評估結果,接受自身應對教學做出的改變和完善,在保障教學質量的同時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周麗華,張德銳.教師專業發展評鑒推動模式與策略之行動研究[J].教育資料與研究,2014(114):1-38.

[2]潘慧玲.教師評鑒理論與實務[M].臺北:師大教評中心,2008:46.

[3]張華龍,劉新華.中小學教師評價研究的梳理與反思[J].現代教育科學,2010(02):125-128.

[4]陸道坤.斯坦福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與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14(03):48-54.

[5]何閱雄,李茂森,高鸞.教師發展視域下的教師評價機制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107-112.

(責任編輯:趙靜)

猜你喜歡
評估指標
“國培計劃”項目考核評估體系研究
監獄安全防范綜合管理系統效能評估指標體系分析
我國職業足球俱樂部商譽價值評估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探析檔案安全風險評估中的元評估
檔案管理(2017年1期)2017-01-17 19:17:10
以評估指標為依據,構建教學質量標準體系
東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0:07:39
商業零售企業消費者滿意度評估指標模型構建
企業高層次人才評估指標機制研究
商(2016年30期)2016-11-09 09:14:31
經濟發達鎮行政體制改革評估指標體系的設定與評價
理論導刊(2016年10期)2016-10-26 13:26:52
行業型高校就業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初探
考試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 17:32:15
中西方對比視角下我國公務員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探究
商(2016年23期)2016-07-23 14:25: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欧美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久久国产拍爱|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 国产99热| 国产视频大全|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激情综合图区| 毛片在线播放a| 欧美成人A视频|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91人妻在线视频| 992Tv视频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19p| 亚洲综合第一页| 国产丝袜第一页| 欧美日韩专区|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青青操|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国产熟女一级毛片| a级免费视频|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国内毛片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一级黄色片网|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婷婷中文在线|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日本色综合网|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亚洲性影院|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动漫|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无码日韩精品91超碰|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6在线 |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免费激情网址|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激情视频综合网|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