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
摘要:課堂是學生對語言文字學習的主陣地,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直接影響到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的積累和運用能力的培養。本文從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言字文的興趣;如何有效利用學生對音樂、美術和自我展示活化語文課堂教學;語文教學中常用方法有哪些;怎么樣做到以聽促說,聽、說、讀寫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等四個方面簡要論述了如何在語文課堂中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運用能力。
關鍵詞:興趣;積累;語言;運用
語言不僅是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儲存和傳遞信息的載體。語言的使用能力主要表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它的基礎在于平常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訓練。所以,在在平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首先要培養學生興趣,以興趣為抓手,激起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地積累語言文字;其次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愛好并加以利用,用以活化語文課堂教學;還要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聽、說、讀、寫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訓練,不斷積累語言素材,提升自己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能力。
一、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首先要調動學生自覺學習語言的興趣。要培養學生興趣,第一,我們要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突破口,大多數學生會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所以我們在語文學習中可以讓學生講講周圍的事物,將事物用語言描述清楚,或者說出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鼓勵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他人對事物的描述方法,不斷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第二,要讓學生品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預設一個學生通過努力就可以達成的學習目標,并不時地設置一定的獎勵,讓學生體會到當一個個目標經過努力后實現的成功感和幸福感;第三,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以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我們知道一個人當他的點滴成績被別人認可時,就會覺得非常自豪,對于孩子來說,當他們的點滴成功受到教師或者家人的充分肯定時,他們也會倍感自豪,就會更加努力去學習,所以要求我們教師和家長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巧用音樂、美術、自我展示法活化語文教學課堂
(一)巧用音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在平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和提供最大的思維和聯想空間,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比如:我們可以在朗讀時配上一定的情景音樂,或者播放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歌曲,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調節課堂氣氛。
(二)利用繪畫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文字是一種記錄語言的符號,而美術是一門藝術,它反映的是事物的直觀形式的藝術展現,美術對學生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啟發有著獨特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夠巧妙地將繪畫引入其中,不但能夠讓學生快速牢固地記憶,而且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必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我們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可借助美術卡片進行教學;又如在教學《詠鵝》時,我們可以讓學生畫出大白鵝,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一課的理解。
(三)利用自我展示法進行教學
孩子都有展現自我的欲望和天性,所以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孩子的這一特性展開教學,比如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分角色朗讀等形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語文教學課堂活起來,讓每個展示、每段朗讀能夠給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影響,從而有效積累語言文字知識和提高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三、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能力
單一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感到厭倦,導致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降低,所以,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除了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力求每節有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始終保持在激昂的狀態。如:上節課我們利用了自主學習法,讓學生按照適宜于自己學習語文的方式去學習,這節課我們可以利用合作探究式的方式學習,可以讓學生合作扮演課文中的不同角色,可以共同將生字詞歸類,也可以將學過的生字詞編為故事和順口溜等等,在保持學生興趣的同時,在相互合作中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此外,我們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觀察、聽讀,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分析字形字義,加深學生對字音、性、意的了解,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可謂一舉多得。
四、以聽促說,聽、說、讀寫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體現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其中聽是基礎中的基礎,只有聽懂了、聽清了才能說得清楚、說得好;只有說得好,才能讀得有情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寫得不空洞。所以聽與說是各學段學生讀與寫的基礎,只有正確地朗讀才能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在語文課的教學中,我們不妨先讓同伴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給同伴讀,同伴認真聆聽,聽后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后彼此交換,也可以讓同伴把自己聽到的寫下來,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聽、說、讀、寫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五、結語
總之,語言的積累要依靠平時的積累,而積累語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平時多讀那些雖無聲但有生命的好書,通過熟讀背誦積累語言,通過說寫運用語言。所以教師在平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文字變為他們眼前一片遼闊而絢麗的世界,讓他們從文字中尋找快樂,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閱讀,積累語言文字素材,不斷提高自己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余彩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細節處理[J].學周刊,2018(17):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