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宜平
【摘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它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
【關鍵詞】 ?核心價值觀 教育實踐 思考
【中圖分類號】 ? G63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003-01
0
一、 首先要引導學生產生強烈認同
(一)講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與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12個詞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二)核心價值觀價值摸得著看得見,講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所在。核心價值觀是靈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鈣。學生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自己,自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萬世開太平。
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一個人有了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會堅強有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就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一個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開闊了,這樣,人生奮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點,才有不竭的精神動力,就能做到“風雨不動安如山”。
(三)價值觀不是石頭里蹦出來的天上掉下來的,講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歷程,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四)講清青年學生的責任擔當。少年強則中國強,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
二、 教師要專
“機智是隨著智慧而來的”,教師的專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政治強,有信仰。
(二)情懷深。
(三)思維新,視野廣。
(四)自律嚴。
(五)人格正。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9年3月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際就是一堂大的“思政課。”
學生的未來是老師三觀的復刻。老師給學生傳遞什么樣的三觀,學生將成為什么樣的人。老師以身作則,做好榜樣,比跟學生口頭反復強調規則,教育的效果要好一萬倍都不止。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看到老師如何為人處世。
三、教育方法要靈方式要活
(一)方法要靈
關于記憶。
教育過程中,在記憶核心世界觀的問題上,很多學生反映24字難以記牢,社會上因此也出現過”背誦”之爭。
誠然,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核心價值觀,那一定是要植入國民內心的,那么不先入腦如何才能內化于心?這就少不了要“背誦”。
那么我是如何引導學生記憶核心價值觀的呢?
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括為三個倡導: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三個層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然后用一句話來記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個人準則。這樣就將三個倡導三個層次都記住了,朗朗上口。
(二)方式要活
1.比如什么是高效的引導。
故事1: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于是華盛頓的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他把砍樹的事和盤托出。父親聽后沒有責怪他,抱起兒子說:“我的孩子,我寧愿失去一百棵樹,也不愿聽你說謊。”
2.方式可以因處而變,不妨“賣賣萌”。
當下有個詞匯比較火:跨界。核心價值觀貫穿整個教育教育過程的提法,絕不僅僅只依賴思政課,主題班會課的教育過程,我們可以天天講時時講處處講,隨時隨地隨人講。比如我,專業上我是一名英語科任老師,但我在英語課堂也不期引入價值觀的內容。例如一次課上我在屏幕打出: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core socialist values)
富強(prosperity)、民主(democracy)、文明(civility)、和諧(harmony),自由(freedom)、平等(equality)、公正(justice)、法治(the rule of law),愛國(patriotism)、敬業(dedication)、誠信(integrity)、友善(friendship)。
請學生們翻譯,學生眼前一亮,感覺新鮮。在這種“另類”的方式下,既拓展了單詞又展開了價值觀的立體引導,獲得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所以,嘗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外顯認同內化,讓其充滿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做到無處不在,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逐漸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在潤物細無聲中漸漸強化內隱認同。這顯現著教育者和引導者的水平與層次,關乎教育和引導的效果。
因此我們說,對教育者,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說話能力和方式問題。當我們習慣于用宏大的詞匯和枯燥的說教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說不上去”“說不進去”“說不下去”“給頂了回去”的情況就會時有發生。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做好核心價值觀教育就是一句空話,就會陷入”剃頭的挑子一頭熱”的尷尬。
四、 踐行是生命
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基礎踐行是關鍵,踐行是價值觀的生命。青年學生“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斗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干,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勇于鑄能修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樣才能擔當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
[ 參 ?考 ?文 ?獻 ]
[1]黃蓉生,張帆等.《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踐行的基礎——重慶市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調研》,《探索》,2015年第2期.
[2]趙雷,張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心理學闡釋》,《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
[3]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