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中葉
【摘要】 ?在現如今的階段,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正在越發的凸顯出來,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文化知識,還要通過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的德育素養實現大幅度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環節滲透進入德育理念,是提高學生德育水平的一個關鍵舉措,應該引起相關教育工作者保持足夠的關注和重視。基于以上的原因,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就立德樹人,整合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進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通過與各位進行分享,希望能夠給各位帶來一些指導和幫助。
【關鍵詞】 ?立德樹人 教育 小學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9-004-01
0
基于語文這門學科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一方面能夠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啟迪和熏陶,另一方面還能夠使自己的表達和交流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應當引起老師的重視。在語文教學環節,滲透進入“樹德立人”的理念,對學生良好品行和道德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影響,能夠對學生帶來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一、目前小學學生的品德現狀
(一)小學學生的品德有待提高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以往老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往往把過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化知識的講授上,而對于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的重視程度則明顯不足。許多老師在評價學生的時候,僅僅以學生的分數高低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這種的評價標準不僅是畸形的,也是嚴重錯誤的。另外,由于小學生的是非觀念不是特別的強,因此在小學校園之中,經常會聽到小學生罵人的情況,導致這樣的情況頻頻發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小學生缺乏必要的道德引導,使他們沒能完全的正確認知自己的錯誤行為。
(二)家庭缺乏對于孩子的管束和教育
基于我們國家的國情,許多學生都是在家里都是獨生子女,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導致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不管做什么事情,家長對于孩子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順,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許多小學生在學校的時候,經常以自己為中心,不懂得和別人進行交流和分享。這樣的情況不僅會讓學生的性格出現嚴重的缺陷,也大大增加了學生違法校風校紀的概率,對于學生正確人格的養成,帶來了十分負面的影響。基于以上的原因,導致當前小學生出現道德缺失的情況十分普遍,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和學校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以此來彌補學生道德缺失的情況。
二、“立德樹人”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
(一)突出小學課程立意指導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道德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會上各種觀念的影響,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社會上各種不良思想對學生的侵蝕,語文老師要通過有效的手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品質和道德,使小學生對于善良和美好有一個足夠清晰的認知。老師在給學生開展作文教學的時候,可以增添進入一些德育教學的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老師在以“面對摔倒的路人該不該扶”這個課題為內容進行作文講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進而讓學生清楚道德缺失和忽視的現實情況。以上任務全部完成以后,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看待問題的時候學會換位思考,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使學生的道德素養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還讓學生養成了對問題的思辨看法,具有一舉兩得的關鍵作用。
(二)用心擬寫讀后感
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學生只有對所學習的內容做到完全的掌握,才能夠獲得最為良好的學習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能夠讓“立德樹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完全的展現出來,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就是要善于總結知識,讓學生領略到所學知識的內涵和核心。比如,老師在給學生們講解雷鋒故事的課文的時候,老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強化學生對于雷鋒精神的理解。另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書寫讀后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強化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之中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三、“立德樹人”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為了能夠讓立德樹人的理念同小學語文教學實現更加完美的契合,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一方面要采取恰當的策略和手段,另一方面也應當還應當把二者進行深度融合。若是脫離課本的內容將學生進行單純的講解,不僅會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讓學生們出現厭學的情緒。通過把“立德樹人”的理念貫徹進入教學活動全過程,能夠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某種程度上也和素質教育的理念實現了完美的契合,對學生進行的學習和成長都能夠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影響。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只有青年一代真正強起來,祖國的未來才會更加強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將“立德樹人”滲透進入小學語文教學始終,是推動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礎環節。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要積極的融合進入立德樹人的理念。由于語文這門學科在開展德育教學的時候,具有諸多的優勢,因此老師要善于采取科學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教學的有效性,使德育工作可以滋潤學生的心靈,并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奠定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夏惠賢,李國棟.從立德樹人看小學語文教科書德育內容的改進——基于蘇教版與人教版的比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94-105.
[2]于保東,印鳳.從學習語言到立德樹人的典范——《紀念白求恩》再次入選人教版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初中(B),2017,06(1):56-58.
[3]張正鵬.于“微”處育“大”德———以學微班會在德育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7,01(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