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平
摘要:近年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方式受到了更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新課標提出了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要求,小學信息技術在教學內容方面開始實施改革,在此背景上產生了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整合的研究、創新及實踐。而有關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方面,小學信息技術在學科特點上比語文和數學等學科更為超前。學科整合的教學模式和教師對學科整合教學方式的創新對于信息技術與新課程整合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思想,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充分發揮各學科的優勢,探索和實踐基于多種學科素養培養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學科整合
一、完善課程頂層設計,創設課程整合教學環境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把信息技術知識和其他學科教學內容融合后進行綜合性教學,共同完成課程不同學科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促進了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到組織教學等方面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它與傳統的單學科教學模式相比有一定的交叉性,又具有相對完整性和獨立性。所以本文研究與實施為學校教育朝著更為高效的課程教學發展指明了方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整合是基于課程設計的,因此,應首先進行其頂層課程設計的完善,創造課程整合教學基礎理論環境。
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整合設計的完善過程中,需要首先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即將學生始終放在教學的正中央,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作為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課程整合課程頂層設計的重要基本點,以此為基礎創設課程整合教學環境。我調查研究發現,學生的認知具有群體性和階段性的特點,因而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整合的過程中具有可行性;另外,課程整合教學環境又是根據學科教學內容特點的不同,具有動態的特征。且由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涉及面廣,內容雜,因此在理論上一度出現包羅萬象的大雜匯,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整合新涵蓋的內容與范圍,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教師應當避免出現浮躁的心態,避免過于注重外在形式而造成重教學理論、輕教學效果的后果。教師應該統一思想,深刻領會信息技術學科與課程整合的目的與內涵,保證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整合教學環境的優質。
二、提高教師整合能力,構建課程整合教學課堂
在有了較為完善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理論與課程整合的頂層設計思想和整合教學環境理論的保障基礎上,教師應該團結一線,保持思路清晰。將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看做是各學科進行整合教學的一個新型的平臺和途徑,在已有主要課程或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有機結合使用信息技術,或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式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融合其他學科知識的教學,以便更好地完成各學科的課程教學目標。例如,信息技術融合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可以通過信息工具的利用,或借助學生近期學習的信息工具,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的設計中,將其他學科如將數學課本內的公式或理論知識作為信息新課知識教學的文本素材。根據學生學習具有的群體性特點,這樣與其他學科融合的多學科共同教學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這種以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為基礎教學,為學生提供智能學習環境和智能學習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同時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拓寬學生的學習途徑和學習空間。
三、家長協助教學,促進課程整合教學實施
學生作為課堂學習活動中的主要參與者,需要具備高度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學校和課堂不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和針對信息知識進行實踐操作練習的全部學習環境,家庭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環境之一。學生家庭中的家長對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整合的深入理解,可以助力學生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學習方式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因此,家長應多幫助學生進行多種學科知識的綜合學習,以達到協助學校開展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整合教學活動的目的。例如,在同一天的知識學習中,學生通常會學習語文、數學、英語與信息技術等不同學科的知識。在家庭環境中,學生的自主整合性學習不僅是對學生自身當天學習成果的鞏固,更是深入踐行課程整合教學活動中的復習階段。但是鑒于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對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整合教學活動的理解不夠深刻。如果家長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表現出對學校教師的不滿,甚至當著學生的面發一通牢騷,使學生對學校和教師產生了偏見,那后果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需要家長協助小學生進行多種學科知識的整體學習。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發展學生信息核心素養
學生作為小學階段教學活動服務的主體,需要積極參與學校開展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整合方面的教學活動。這有利于教師圍繞學生進行多種學科知識的綜合教學活動開展,學生需要在自主探究,查找信息——交流合作——拓展延伸等方面積極參與。例如,在信息知識(如關于網上搜索信息、本地保存信息、Word、Excel、Popwerpoint以及畫圖等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一定會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知識融合后進行綜合教學。學生在綜合學習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學生成果鞏固和運用,在各學科的知識實踐復習中,在提升學生信息實踐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
綜上,要實現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首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師的教學思想上將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置于同一高度。通過教師合作在課程頂層設計為各學科教師創設的課程整合教學環境,經過實踐課程整合教學,提升教師自身的整合教學能力,同時教師應協同家長在家庭環境中協助教師的整合教學,促進課程整合教學的全面實施,讓學生及早適應并積極參與,達到發展學生信息核心素養和綜合素養的目標,從而實現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與學科的真正整合教學。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陳東賢.信息技術與小學科學整合芻議[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