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慧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是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力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策略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習慣了依賴教師,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不足,這樣的思想觀念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教師應當從思想上改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看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從合作、探究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多種課堂教學策略,將基礎知識的教學與學生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自主合作探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
1.以趣為引,提升學生自主意識
人的主觀意識對人的行為有著重要影響,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形成,教師要想提升學生的多方面學習能力,就需要從學生的主觀意識出發,以趣味性的事物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行為會更加積極主動,學生能力自然會得到應有的提升。
例如:在對《冬陽 童年 駱駝隊》進行教學時,我了解到很多學生都沒有真正的見過駱駝,而學生對于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的。因此,我提前在網上搜集了許多關于駱駝的圖片和視頻,將視頻篩選后制作成一個三分鐘的視頻合集,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看。學生看得聚精會神,顯然是被視頻中不同姿態的駱駝吸引了。視頻播放完畢后,學生對駱駝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開始小聲交流自己的看法。基于此,我告訴學生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內容與駱駝有關,問學生想不想看看作者筆下的駱駝是什么樣的,與視頻上看到的有何不同,學生紛紛點頭。接下來,我讓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將陌生的字詞進行標注,并思考駱駝給作者落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學生的學習態度非常積極,學習效率自然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因而,教師應當妥善運用多種教學資源來提升教學趣味性,進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2.以組為基,提升學生合作能力
合作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也是教育教學的重要方式,還是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在此基礎上開展多角度的語文課堂活動,促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而且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對《將相和》進行教學時,因為這篇課文的內容相對較長,所以我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了自主合作學習。具體來說,我給學生提出了以下幾個學習目標:
(1)課文總共講了幾個故事,簡要敘述。
(2)哪些地方體現了藺相如的機智果敢?
(3)很多人覺得廉頗不如藺相如,你怎么看?
這三個學習目標,層層深入。并且,自主合作學習給了學生很大的學習自由度,學生可以按照小組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分工,如:兩人一個學習目標,或者學習目標(1)單獨進行,學習目標(2)、(3)合作談論,等等。學生在合作中,我對學生進行了觀察,發現學生在合作學習時的積極性更高,而且思路也更加開闊。因此,教師要盡量多為學生安排合作學習活動,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3.以思為法,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語文新課程標注的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發展對教育教學的要求。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從思想上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并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為學生創造多形式的探究學習機會,細心指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如此一來,學生的探究能力會得到穩步的提升。
例如:在對《草船借箭》進行教學時,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都覺得諸葛亮特別睿智聰明,而曹操和周瑜比之差得很遠。學生僅僅通過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就下了這樣的結論,明顯是不合理的。在這種情況下,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探究任務,即讓學生從本文出發,給諸葛亮、周瑜、曹操做一個人物畫像,把自己對這三個人的印象用關鍵詞的形式寫下來,然后在課下通過圖書資料或者網絡資料來進一步了解這三人的事跡,逐步對自己的關鍵詞進行調整,最后形成一個比較客觀、全面的人物畫像。這個探究任務的實質就是讓學生多面了解三個歷史人物,但是以人物畫像的形式給出,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探究效果極佳。所以,教師要在探究形式上多下功夫,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所以,教師應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深入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應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娟.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N]. 發展導報,2018-09-07(020).
[2] 哈斯巴根,王發.探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J].赤子(上中旬),2015(1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