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
摘 要: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能夠顯著幫助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還能夠對學生的行為舉止作出一定的規范,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叛逆時期,對自身能力的判斷有所欠缺,再加上教師們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約束,過度重視學生理論知識能力,忽視對學生的思想與情感的培養,導致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發展滯后。為此,本位重點探討了如何培養初中生對道德與法制學習的主動性,并作出相應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成為學習的主體。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制;主動性;學習培養;策略分析
前言:
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正確思想道德方向的主要階段。因此,必須要將道德與法制教育融入到初中教學內容之中,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培養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另外,還要充分發揮道德與法制教育的優勢,努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想和方向,從而更好的實現道德與法制教學目標。下面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施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熱情
若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師必須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引導他們進行自主性探究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講授《燦爛的中國文化》一文時,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圖像、聲音來更加形象的感受香港、澳門的交接儀式情境,深刻體會祖國日益強大的變化。然后,教師要主動關心對待學生,飽含熱情的進行講學,通過自身的精神形象影響感染每位學生。在課堂上老師不能一味的進行講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奠定堅實基礎。另外,教師要善于聯合生活實踐內容來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對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2.設計合作課堂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通過在課堂中舉行合作學習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較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在課堂中,教師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幾組,然后提出問題,讓各組學生進行合作討論學習,共同思考問題,既解決了問題,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教師在進行文章內容教學時,可以給學生設置問題,讓學生們通過查閱網絡、文本資料等內容,然后相互配合,把各自掌握的知識發表出來,最后在課堂中進行匯報,這樣不僅實現了教學的目的,還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這種合作式課堂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各組中通過討論學習,及時的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缺陷,另外,利用自身能力創造集體榮譽,還能夠激發學生更深入的學習動力。
3.優化課堂問題導向,吸引學生自主探索學習
在開展道德與法制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善于發揮自身權利,主動進行合理的課程安排,通過科學預設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學習,促進進他們自主學習的綜合能力。例如:在《自覺維護正義》一文的教學中,教師以正義為話題,讓學生自由的展開討論,然后,教師再結合實際案例對學生進行講學。在講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出各種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通過體驗自身真實生活中的思想困惑,從而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對重點問題進行合作式探討分析,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初中的道德與法制教學中,要充分給于學生進行問題評價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向老師發表對問題的想法及意見,從而能夠及時的總結學習經驗,提升自身學習能力。
4.結合熱點問題,提高學習興趣
初中道德與法制教育離不開現實生活,許多理論基礎都是建立在時代背景下的。道德與法制教學是一項實踐性跟強的學科,在開展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巧妙的將生活中的現實熱點問題融入到課堂教學內容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更好的實現教學目的。因此,教師要放下架子,主動融入到學生學習中去,了解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從而選擇更適合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討分析,并發表自己對問題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使得課堂氛圍更加和諧生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5.結語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制教育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情感水平,幫助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法律體系以及各種復雜的社會道德關系,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是中學階段至關重要的教學內容。在道德與法制教學中,盡可能的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一切都要從學生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實現道德與法制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開慧.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淺談[J]. 神州,2017(24):14.
[2] 何文婷 . 道德與法制教學中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