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吳雪峰




【摘要】高中英語詞匯復習是英語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復習是英語教師常常面對的問題。思維導圖建立在知識可視化、腦科學、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在詞匯復習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復習效果。本文采用四種常見的結構圖,結合教學事例解釋思維導圖在詞匯復習中的具體應用,并對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復習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和總結。
【關鍵詞】高中;詞匯;復習;思維導圖
【作者簡介】楊峰,吳雪峰,福建省羅源第一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名師名校長工程專項課題“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復習最優化教學研究”(項目編號:ZXWY-2017001)階段性研究成果。
詞匯作為語言最基本的單位,是構建整個語言體系的基礎。詞匯量的豐富程度決定了學生在英語學習道路上的進程速度和提升空間,直接影響到運用語言的能力和準確性。因此,詞匯復習是高中英語復習中的“重中之重”。然而,許多英語教師在高中英語復習過程中,對詞匯復習教學倍感棘手。如果在詞匯復習中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詞匯進行重組,在詞匯之間搭建鏈接,則可以有效地提高復習效果。
思維導圖又被稱為心智圖,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教育家、被譽為“記憶之父”的東尼·博贊創建。思維導圖利用圖像、顏色、線條、符號等視覺元素的變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中心主題與各層級主題之間的相互隸屬關系。思維導圖注重事物之間的整體性和相關性,在高中英語詞匯復習中,思維導圖可以彌補傳統詞匯復習中完全依賴教師“說文解字”的缺陷,它將詞匯放到一個更大的知識背景中,組建成一個系統的、動態的詞匯網絡。
一、運用思維導圖復習詞匯的理論依據
1. 知識可視化理論。知識可視化主要指運用可視化的呈現手段來促進人們之間的知識創作和傳遞,并以此建構和表達復雜的觀點。根據研究發現,人的右腦半球主要通過圖像進行思考,它將看到、聽到和想到的事物,全部轉化為圖像進行記憶和思考。因此,思維導圖是高中英語詞匯復習的有效輔助工具。
2. 腦科學理論。現代腦科學發現,人的大腦由大約140億個神經元組成,每個神經元都與其他的神經元形成功能網絡。[2]思維導圖源自腦神經生理的學習互動模式,體現人生來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Radiant Thinking)和多感官學習特性。[3]因此,思維導圖的結構特征恰好符合人腦的思維機制。
3. 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就是,學習者不應該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新知識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思維導圖的繪制需要所有學習者的主動參與,因此,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構建一個知識網絡,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重建一個更加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詞匯復習中的應用
下面,筆者結合4種常見的思維導圖教學結構圖,介紹如何進行高中英語詞匯復習。
1. 運用圖解式圖進行詞匯歸納復習。圖解式圖是思維導圖中最簡單的一種形式,它直截了當地把詞匯與圖片對應起來。與常見的漢譯英或英譯漢的詞匯復習形式相比,圖解式圖將圖片和詞匯相結合進行記憶,在圖、詞之間建立連接。例如,高中閱讀中常見到有關情緒體驗的詞匯,如果用圖解式圖的形式,圖片和詞匯之間的匹配可以給學生留下更深刻印象,有助于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見圖一。
2. 運用等級圖復習詞形變化。等級圖主要呈現的方式為階梯狀逐級排列,中心詞與各級詞匯之間形成上下級關系或包含關系,這種排列有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網狀立體結構,可以理清各級之間的邏輯關系或者關聯性,使之一目了然,學生可以在層層推進中提高記憶效果。見圖二:
等級圖采用多級推進的方式, 師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采用橫排或者豎排進行制圖。等級圖在詞匯拓展延伸方面有獨到的優勢,比如,還可以用于復習同義詞、反義詞、形似詞等等。
3. 運用輻射圖復習詞根及前后綴。輻射圖結構上主要由中心詞向外擴散到其他詞匯,其結構呈現輻射狀態。它的特點就是各個詞匯主要與中心詞存在相關聯系,但各個詞之間的關系并不緊密或不存在必然聯系。輻射圖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不斷向外延伸,有助于構建知識網絡。如圖三:
在復習詞根grad/gress時,可以通過輻射圖列舉出6個含有grad/gress的詞根,然后通過對中心詞的理解,將各個詞匯與詞根相結合,分別用“walk”的含義進行解釋。
4.運用鏈式圖拓展詞匯。鏈式圖形狀類似一條鏈子。在鏈上,單詞之間的關系呈現遞進關系,即“由此及彼”。鏈式圖在復習合成詞以及表達時間、事件因果、事件進程方面有很大的優勢。鏈式圖還可以逐步拓展出新的詞匯和新的詞性,提高記憶效果。如圖四:
在復習人教版必修二,Unit 4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課文中,按照圖四所示,將Daisy的奇幻經歷用幾個相關動詞進行連接,借助鏈式圖的形式,依次推進故事的情節發展,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梳理整篇課文,提高學生對詞匯的實際運用能力。
三、詞匯復習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學的啟示和反思
1.思維導圖有助于激發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基于知識可視化理論的思維導圖,可以將單一的詞匯文本轉化為可視的知識網絡圖,不僅幫助學生對詞匯有了新的認識,也讓他們在創造中體會詞匯學習的樂趣,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參與。因此,利用思維導圖復習詞匯,學生可以主動地記憶、提取、再現相關詞匯。
2.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策略。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需要對詞匯進行重新解構。對原本忽略的詞性、詞義、詞形、拼寫等都要先觀察和思考,對新舊詞匯進行比對,再建立聯系,無形中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這種學習形式有助于學生擺脫以往機械式記憶詞匯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
3.思維導圖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精神。在詞匯復習中,教師可以把任務進行分工,根據具體的詞匯復習要求,引導、啟發學生繪制并展示小組的作品。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將個人的知識網絡和他人的知識網絡進行“對接”“縫合”,形成交集,結合小組集體智慧進行創作。通過交流和協作,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思維鍛煉的機會,設計出更完美更實用的思維導圖。
當然,在制作思維導圖過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會過度注重圖形的美觀效果,在圖案和圖形設計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忽視了思維導圖的實用性,導致舍本逐末。有些抽象詞匯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未必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容易出現個別“學霸級”學生“一支獨大”的局面。因此,在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好監督和指導工作,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作品,對于優秀創作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給予糾正并提出改進意見。
四、總結
在高中英語詞匯復習中,思維導圖建立在知識可視化的基礎上,符合人腦的思維特征,學生利用可視化的思維導圖,以更直觀方式去主動探究詞匯之間的關聯,在思維活動中有效提高詞匯的儲存和提取效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需要動手實踐的教學輔助工具,可以扭轉傳統詞匯教學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局面。學生在制圖過程中,通過分析、比較關聯詞匯,對詞匯的詞性、詞義、詞形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創作出實用的導圖。這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詞匯復習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
參考文獻:
[1]沈德立.腦功能開發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1.
[2]溫寒江,連瑞慶主編.開發右腦——發展形象思維的理論和實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英]東尼·博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公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