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
摘 要:中職物理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選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幫助學生學好基礎知識,運用探究學習物理方法,促成成功學習專業課知識,是教師的主要責任。課堂作為學生接受物理專業教育的主要平臺,學生的高效學習需要教師的高效教學來指引。基于此,本文從聯系實際,通過分析引導理解;創設場景,助力學生深入理解;小組合作,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三個方面對中職物理高效教學進行研究討論。
關鍵詞:中職物理;高效教學;物理教學
21世紀的中國教育改革,對人的科學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教育,作為中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適應新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實現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教師需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并在教學經驗積累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水平,用專業的教學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理解物理知識。學生的高效學習是教師高效課堂教學的保證,教師應以學生的高效學習為基礎,發揮好自身引導教學的角色功能,以不斷實現課堂高效教學。
一、聯系實際,通過分析引導理解
一般來說,不同學科性質的教材,應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而對于最為基礎的物理概念知識的教學,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中職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基礎知識薄弱,采用的教學策略要適應學生的基礎條件和個性特征。因此,聯系實際,通過分析引導理解就成為了引導學生高效理解的必要教學途徑。
例如, 在教學“功”的概念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正、負功的物理意義,考慮到學生的理論知識和理解能力,采用了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舉例,通過分析引導學生理解。筆者舉了如下幾個例子:(1)關閉發動機后,在水平軌道上行駛的機車(2)跳傘運動員打開傘前和打開傘后;(3)冰上滑冰的運動員;(4)勻速前進的汽車等等,在這些常見的生活實例中各物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這些力中哪些做正功?哪些做負功?這些例子都體現了功在生活中的應用,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就這些生活中現象問題展開思考,親身經厲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學生不僅不會感到枯燥無聊,反而對物理知識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設場景,助力學生深入理解
目前中職院校的物理類課程都比較少,而內容多,許多學校不能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部分學校便只完成理論教學,而不做或者少做物理實驗,創設情景等,有的教師因為不夠重視情景創設的原因,導致學生的物理的直觀認識不夠,對學生的理論知識理解造成消極的影響,同時影響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中職物理教學應體現物理與學生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用物理眼光審視生活現象的意識。所以筆者認為,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設場景,助力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學“探究感應電流的方向”時,為取得高效率的教學效果,也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對楞次定律有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記憶,不是只單純結合課本知識進行講解教學,而是利用培養學生觀察實驗能力的方式進行了教學。教師選用干電池和導線等原件連接成為閉合電路,讓學生通過觀察當把條形磁鐵的兩極插入線圈中時,按照原理展開推理和思考,認識了楞次定律的實質內容。當然,此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將理論形式的講解穿插其中,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結合教師講解的方式,對楞次定律的驗證方式有了深刻記憶。實體場景結合實驗講解的方式幫助教師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
三、小組合作,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個人單打獨斗的競爭模式已經不能立足,未來社會越來越注重個人能否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包括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以及能否聽取他人的意見等與人合作學習與合作工作的能力。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以及物理實驗過程中,學生或者教師都要通過合作達到預期或者應該得到的效果。因此,中職教師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過合作進行高效的學習,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
例如,教師在教學“機械能守恒定律”相關內容時,就運用了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將學生根據物理知識學習能力的不同進行了差異化分組,同時,為了保證各小組學習能力和持續學習能力的穩定性,每個小組的水平接近。教師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設置探究問題,小組成員合作學習對于難點、疑點先通過小組討論,若小組討論不出,再在課堂上進行詳細講解,這樣就能對機械能守恒定律有了較為準確的把握和運用,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
同時整體上提升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此外,學生在討論學習后,提升了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總結能力,保證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四、活用教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以及教學理念的不斷升級,社會各界的人才觀已經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是對教師的一個挑戰。尤其是中職院校的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掌握專業知識能力,需要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努力學習其他教師的高效教學方法,并結合自己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基本特征進行實踐,從教學經驗積累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引導學生看懂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學會主動思考理論的驗證方法,努力探索,積極運用。因此,教師對高效教法的活學活用,對學生的學習潛能的激發和主動獲取知識的動力激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結合實際場景中對物理理論知識的運用進行舉例說明,印證理論正確性的同時,開拓學生的眼界和思路,輔助學生高效理解,縝密思考,提高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的主動學習,實現課堂上的高效學習,讓學生的高效學習助力教師高效教學的實現。相比于傳統的知識灌輸方式的教學方式,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央,刺激學生的學習需求,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提升自身教學水準的同時,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從而長期實現課堂高效教學。
綜上所述,中職物理教師要達到高效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就要將學生的高效學習需求的滿足放在首位,發揮好教師自身引導教學的角色功能。教師應結合物理學科知識的特點,聯系實際,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想象和觀察,并在基礎上通過分析理解物理理論知識。同時注重適當開展小組合作教學,保證全體學生學習效率,從而實現教師自身的高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李云霞.中職物理教學高效課堂構建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171-172.
[2]唐澤體.新課改下中職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學周刊,2018(1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