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中焱 蘇田園 張瀟瀟 段鑫悅 戴桂冬
摘要:21世紀是信息化和大數據的時代,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在這些智能設備中,微信是其中一種十分便捷的軟件,它成為了一種重要的信息傳播途徑和手段,而微信公眾號平臺的產生也為信息傳播創造了條件。在大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傾向于碎片化閱讀與學習,而微信公眾號恰恰可以為大學生的高數學習提供幫助,整合高數的知識點,方便大家查閱。
關鍵詞:互聯網;微信公眾號平臺;高數學習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被廣泛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學習、娛樂、工作等,新青年越來越致力于將科技發展的成果運用到學習中,所以本次有學生團隊在微信平臺中創辦了以“BIFT數學資訊”為名的微信公眾號,以非營利模式運行,不僅有助于便捷他人,幫助同學們高效學習,同時也可以促進個人的提高發展,增強了個人的學習能力。
該公眾號自開通、正式運營以來,共編輯發送文章、圖片29篇、關注人數從0增長至314。微信平臺的廣泛使用和豐富的數學理論指導為開發數學微信學習指導平臺提供了基礎。該公眾號的運營從初始創建到正式運營,全程都是由學校學生團隊負責,本次數學項目的推進不僅僅是將數學知識進行精加工,然后在學生中宣傳,而且在整個項目的運營中,對于大學生團隊而言也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共同學習、相互促進的經驗,在本次項目進程中,這兩點都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一、微信平臺的初始創建
本次的項目內容是關于一個公眾號的建立與推廣,公眾號的內容包括了一些基本的高數知識和輔助習題,內容的進程需要與平日的課堂保持同步。作為商學院學生中的一員,我們通過對課程設置、自身的學習經驗以及身邊同學學習現狀的研究,發現大學數學(包含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由于課時安排少,所以知識分布較為松散、學生的學習結構無法完全建構,這就導致了學生無法形成完整的學習體系,影響學習成績,更有甚者,學生產生了逆反、恐懼心理,形成了惡劣的學習風氣。針對這一現狀,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申請了該微信公眾號,在平臺上發布有關大學數學的知識點匯總、習題以及解析的文章,這樣可以盡量幫助同學們梳理大學數學知識點,提高自己學習高數的信心。
在創建初期,有很多繁瑣的細節需要處理,比如,學生團隊需要收集學生對高數的認識與學習程度的資料、搜集學習資料、與老師確認學習進度、對概念進行總結歸納、記錄轉發與考試相關的注意事項、對公眾號文章進行排版編輯、認真記錄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反饋意見,細節決定成敗,所以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合理的分工。此時與團隊成員的分工合作、相互信任顯得尤為重要,在最初的分工中,每個同學負責一部分,只有環環相扣、步步為營,才可以不斷完善和提高。在運營過程中,由于面臨許多新問題,所以對待新的工作,學生團隊間需要互相協調,努力做到不互相埋怨、互相信任、互相促進,共同完善公眾號。
二、微信公眾平臺的設置
可通過微信搜索“BIFT數學資訊”進行關注公眾號。
(1)微信平臺界面設置
該公眾號平臺秉持著簡單、清晰、明了的理念,將各種知識點的講解參考難易程度、教材的編排順序先后發布在公眾號里,學生進入公眾號后搜索歷史記錄即可得到全部歷史文章;除此,公眾號功能部分設置了消息自動回復、留言欄等功能,待運營者看到消息后會盡快進行解答。在目前各種公眾號的運營中,消息的及時性和新穎性十分重要,所以在消息回復環節,學生團隊成員會輪流按時查看并回復消息。
(2)文章推送
文章的推送主要根據教材的編排以及學生的學習、認知發展水平,概括出所學內容的知識點,然后搜集資料,為每個知識點匹配1-2道習題,加以輔助,旨在幫助同學們在做中學、在做題中結合理論知識進而獲得提升,同時知識的羅列以及學校重要的學習通知在推送中都可以清晰明了的了解到。發布消息時,學生團隊認識到文章的發送時間應該選擇在閱讀者愿意閱讀的時間,這樣文章才能達到傳播受眾的最大化,同時也可以保證信息的及時性、新鮮感,這一部分是對于整個項目、整個團隊而言都是最重要的部分,如何把推送文章做的既生動有趣、又真正為同學們提供理論幫助成了團隊中每個成員一直思考的問題。最初的推送就是很簡單的白底黑字加圖片,沒有什么特色,關注量也不高,經過后來的不斷反思、不斷學習如何真正經營好一個學習類的公眾號,在不斷學習中,學生團隊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
a.打造有吸引力的標題
標題制作是一篇文章的最基本要求,對微信公眾平臺編輯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美國著名營銷大師亞伯拉罕曾說過:“在進行內容營銷的時候,我們要花60%的時間去研究標題。”通過學習和經驗的積累,總結了如下內容:
(1)強勢詞語產生強勢效果
(2)盡量讓標題生動有效如:用夸張的數字來衡量效果、借助名人效應、引發好奇、啟迪思考。俗話說:好奇害死貓,我們對一些不解之謎還是非常好奇的,畢竟閱讀內容就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求知欲,了解我們未知的事情。
b.正文撰寫
作為一個為學生提供數學知識的公眾號,首先要做到邏輯清晰,微信公眾號內容營銷是有營銷目的營銷,是為了滿足目標客戶人群需求而展開的影響,而該公眾號的目標客戶就是學生,管理者要針對他們循序漸進地提出內容重點,高數對于大學生而言吸引力不高,所以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內容和賣點很重要,應該足夠吸引住他們的眼球;其次,要做到簡短,簡短包括三方面的含義:篇幅短、段落短、語句短。這樣一是能節省大家的時間,二是能夠讓大家提煉出重點,簡單有效。最后形式和內容要多樣化,如果能結合圖片、視頻、音樂、投票、圖標等多種形式,則會讓讀者更加賞心悅目。
c.內容排版
一個優秀的公眾平臺,除了要有優質的內容信息之外,內容排版也要賞心悅目。排版要注意的是文字排版、是否使用斜體和下劃線、顏色與圖片搭配是否和諧。
三、平臺的建設
(1)初始運營階段
在申請初期,設置一段試運營期,在這一段時間內,發布一些簡單的學習通知、知識點總結的內容,發布之后進行大量的轉發,在試運營階段關注度達到了100+;在該階段,有同學在公眾號的留言也可以得到及時的回復,對話功能拉近了筆者和讀者的距離,相互的交流對雙發思考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2)正式運營階段
在一段時間的試運行之后,我們開始步入正式運營階段,在這一階段,通過團隊建設、老師指導等輔助性工作,該公眾號可以達到每周至少2篇的推文更新(既可以是知識總結,也可以是經驗分享)。通過微信公眾號這一平臺,教師和學生都可以把自己的研究及學習成果輻射到更多的同學朋友之間,盡可能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同時,在該階段,學生團隊也遇到了大部分公眾號在運營階段所面臨的難題,監管和審核制度沒有有效貫徹實施,在運營階段,對于數學與實際社會事件的聯系,該學生團隊尚沒有做到深度挖掘,仍停留在學習知識的表面,所以加強公眾號作為數學與實踐的紐帶作用是學生團隊未來努力的目標。
(3)實施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文章的推送內容收到了認可,關注人數可以保持在200-300人左右。但是在項目進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公眾號與用戶的互動量低是其中非常需要解決的問題。經過分析,學生團隊認為造成互動量低的原因是內容缺乏互動性,用戶無法產生依賴性,經過不斷地商量討論,老師為學生團隊提出建議如下:建議在每期文章的結尾可以提出有趣的數學問題邀請大家加入互動,或者征求關于內容的一些意見,這樣既可以吸引閱讀者的興趣,也有助于未來的學習內容更具有針對性。
四、總結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學習也因為科技變得生動活潑、學習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但是科技是一面雙刃劍,只有正確的引導,才可以切實的幫助到同學,非盈利性質的公眾號平臺旨在為同學們實時反饋學習內容,勇于突破傳統,與時俱進的進行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推動微信公眾平臺在學習高數中的應用、發揮著科技的正面作用,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能力和水平。在項目的運營過程中,學生團隊之間的親密度得到提高、凝聚力更加強大。
參考文獻:
[1]呂秀敏微信公眾號下大學數學輔助教學平臺的建設與實踐——教育現代化[J].北京:中國電子音像出版社2018年第23期.
[2]潘國棟探討微信公眾平臺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科教文匯(中旬刊)[J]安徽:科教文匯雜志社2018年第6期.
[3]趙江高校微信公眾號運營的現狀與思考--青年記者[J]山東:青年記者雜志社2018年第23期.
[4]劉徽,《微信公眾號這樣做才有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