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鏡波
摘 要: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增長見識的主要來源和渠道,有效的閱讀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升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能力,小學數學是學生義務教育階段重要的學科之一,打牢學生數學基礎、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是教師教學的發展目標,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數學問題、文字題型存在讀不懂、搞不明白的現象,究其原因,數學閱讀能力不足造成的,由此可見,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尤其是加強課外閱讀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外閱讀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外閱讀;閱讀能力
數學語言的了解與掌握,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問題的解析能力,促進數學問題的有效解決,學生受限于課本教材的內容,對數學的閱讀缺乏資源和渠道,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所以,提升課外閱讀的能力對學生數學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從合理選擇課外讀物、創設課外閱讀區域、靈活指導閱讀方法、堅持讀寫結合形式以及組織閱讀實踐活動五個方面,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外閱讀進行分析。
1 合理選擇課外讀物,激發學生數學閱讀興趣
正處于兒童時期的小學生,心智都還未發育完善,對文字類的書籍或文章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因此,在數學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結合教學階段的認知水平,合理的推薦和選擇課外讀物,使學生達到讀下去、看得懂、學得會得閱讀目的,從而提升學生得數學閱讀能力和知識得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面對低段年級的學生時,盡量選擇一些帶有繪圖內容得數學科普類的書籍或文章,如:《安野光雅數學繪本》、《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等,運用豐富的繪畫和多彩的圖片,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外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發展,在中段年級的學生時,可推薦一些運算類和益智類的書籍,如:《有理數無理數之戰》、《幫你學數學》、《奇妙的數王國》等,在高段年級的學生時,可推薦有思考型的書籍,如:《數學司令》、《生活的數學》、《小福爾摩斯訓練營——數學探案》等,通過合理的選擇課外讀物,在豐富學生閱讀的同時,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閱讀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
2 創設課外閱讀區域,構建學生數學閱讀環境
小學生年齡尚小,對數學閱讀的自制力不足,常常出現“五分鐘熱度”的現象,導致課外閱讀“半途而廢”,所以,環境的創設對學生自主的學習和閱讀具有促進作用,合理創建課外閱讀區域,營造學生課外閱讀的氛圍,從而使學生擁有互相交流、探討的環境,同時,在班級教室中,可以設置“圖書閱讀角”,方便學生對數學課外讀物的閱讀和學習,此外,在閱讀圖書時,可以將“隨書感悟”合并在一起,讓學生將自身的讀書感想書寫進去,使閱讀的思維不斷的進行傳播,從而提升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因此,在課外閱讀中,教師結合學生學情變化和閱讀需求,合理的創建課外閱讀的環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和提升。
3 靈活指導閱讀方法,培養學生數學閱讀技巧
學生對數學問題的題意和關鍵信息理解不清,主要是閱讀技巧掌握不牢所造成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問題類型,靈活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數學閱讀技巧,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讀文字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重點詞語或者關鍵信息,如“提高到”和“提高了”、“或”、“和”、“且”、“至少”、“最多”等詞語,理清詞語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效的進行作答,在讀句子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對題干信息進行梳理把握,如步行速度時60米每分,比自行車的速度慢50%,自行車的速度是多少?其關鍵信息點是比自行車的速度慢50%,抓住步行速度比自行車的速度慢50%,自然就容易解答,通過對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教師,使學生在今后的數學課外閱讀中,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4 堅持讀寫結合形式,提升學生數學閱讀質量
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在日常的課外閱讀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將閱讀中的問題、知識點以及學習收獲一一記錄在筆記中,不僅有利于對數學課外閱讀知識的積累,還幫助學生在復習翻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讀寫形式的結合需要長期的積累和鞏固,堅持每一次的閱讀有收獲、每一次的閱讀有提升、每一次的閱讀有成長,從而使學生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提升對數學閱讀的閱讀質量和閱讀的能力,此外,除了寫閱讀筆記外,還可以書寫一些在閱讀過程中遇到思考型的問題“小作文”,使學生從深層次的角度對問題產生新的理解和看法,在書寫“小作文”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模仿閱讀的內容進行寫作,使學生建立起數學知識的閱讀概念,待熟悉和掌握后,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認知,開展數學閱讀“小作文”的寫作,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5 組織閱讀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數學閱讀發展
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有收獲,就要有分享,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進度,合理組織閱讀實踐活動,豐富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對閱讀知識進行分享,從而促進學生數學課外閱讀能力的發展,如在日常的分享會中,可以組織學生對近期的數學課外閱讀進行分享,將自身多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講解給其他學生,使學生集體共同受益,同時,可以將學生日常閱讀的心得體會放置于宣傳欄,促進學生數學閱讀“小作文”的發展,還可以開設“數學園地”,將數學歷史人物的典故和小故事宣傳給學生,使學生的閱讀更富趣味性,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迷惑性的數學問題供學生作答,讓學生通過閱讀題干,找出題型中的關鍵信息和有效數據,使學生在練習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從而保持數學課外閱讀的活力與動力。
總之,課外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閱讀能力的提升,也幫助學生打牢數學語言的學習基礎,增強數學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對數學知識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希望廣大教師,從學生學習基礎出發,提升課堂教學的形式與內容,不斷增強學生學習技能的提升,從而使學生的教育成長得到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永發.淺談小學數學課外閱讀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5(5).
[2] 喬玲玲.淺談農村小學數學課外閱讀問題及對策[J].小學教學參考:數學版,2015(6期):54-55.
[3] 李棟林.淺談小學數學課外閱讀[J].甘肅教育,2017(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