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富
摘 要: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的能力,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體育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完善學生的人格和培養團結的意識。本文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教學優點、實施策略等方面進行探討,旨在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小場地;小組合作;現實意義;實施策略。
前言:
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教學活動的要求,合作學習能營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使每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實現了有效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前所未有的強調。體育教學中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性已成為新一輪教學改革最重要的價值取向。而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往往不能給全體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及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形成,針對這一現狀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為每一位學生創設 “無威脅”課堂氣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
2001年在瑞典舉行的世界教育大會,把學會合作學會共處作為會議的主題。并認為她是21世紀教育的基本目標,在體育教學中嘗試合作小組教學也是現代教育基本理念之一。倡導合作學習來自兩個淵源,第一是尋求教育機會均等的嘗試。在種族民族混合的新型班級中,人們發現在各種學習活動中依然存在著明顯的種族隔離傾向,于是人們試圖將不同種族的學生編入同一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增強不同種族學生之間的直接交往,結果證實這種方式有助于改善種族關系,實現教育過程中的種族平等。第二是提高學業成績的努力,學生在合作小組中相互傾聽,共同閱讀,友愛互助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業成績。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在教學中將4至6名學生按性別能力,個性特點,家庭社會背景等混合編組形成一個易致學生團體,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作用,促進學生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中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活動。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現實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體現自主學習的教學思想,小組合作學習正是反映了自主學習的教學思想,轉變了傳統的師生角色。是學生在相互交往中,在共同達到小組目標的過程中,充分發開發主動精神,從而提高認識水平運動技能技巧,促進非認知因素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輕。壓力增強了自信心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因此也能夠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的個體發展,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小組合作學習是把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具有濃厚的情感色彩,這正是開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自主學習品質的形成創設條件,良好的自主學習品質要求學生善于與他人合作,能通過各種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不妥協,小組合作學習切有助于這種良好品質的形成。小組合作學習能淡化教師權威角色的轉變,學生主體性的增強注重學生互動互助式討論式的學習。學生的學習任務由過去的個體轉換為合作學習。學生之間有過去的競爭關系,轉向為合作與競爭的相結合的關系。
三、對我國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
傳統體育課教學活動是按部就班,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界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對人過分的注重了教育適應社會的價值,而忽視了教育促進人發展的價值,不重視人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也僅僅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對象和課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和發揮使學生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和束縛,體育課上體育教師是主體,學生只能圍繞教師的指揮棒轉,一切行動,聽指揮,從課堂的準備部分開始。慢跑、做操、基本部分、某種練習、講解示范、學生練習、糾正錯誤、再講解、再示范在練習。這樣一節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從表面上看,這沒什么問題,但是現實事實上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被體育老師忽視的,那就是學生的心理感受。教材內容陳舊,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學生對傳統的體育課教學內容缺乏興趣,必然導致體育課死氣沉沉,學生無精打采,體育教師忽視教學研究傳授多探索上。在教學中一味的填鴨式的灌輸,包辦代替以為向學生傳授的越多越好,致使學生不善于獨立思考,習慣于遵規蹈矩,缺乏獨立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教師沒有熱情,學生失去激情,學生的個性也得不到健康的發展。這樣的現象還可以舉出很多,這個現象的普遍存在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相距甚遠,以時代發展的要求不符合。
四、體育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策略選擇和創建。
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策略合作。可以增加參與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但長久以來大部分學生習慣的做聽眾,沒有一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就無所謂個性的發展。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改變這一現狀?使學生既有集中的合作性又有個體的主動參與性。同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更好的展示自己,表現自己,從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參與教學的興趣。
1、創設合作的舞臺。在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模擬臨時合作伙伴。讓學生根據游戲不同要求與同學合作。例如:捕魚網游戲要求學校在固定的場地內,先有兩位同學手拉手合作抓同學,抓到一名同學,就多一個合作伙伴。依此下去,最后形成一個大漁網,把所有的同學都捕完,就算完成游戲。在此游戲中活躍課堂氣氛也激發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運用小組游戲法。讓學生根據興趣愛好的自由組合分成幾個小組,根據教學任務,教材特點利用小組的協同學習是全體成員經常的合作學習鍛煉,通過小組成員練習時相互幫助,相互評價,相互監督,進一步學會合作學習。
3、給學生創造更多合作機會,每次課我都要開辟“課課練”天地,要求學生在特殊的天地里,根據教師不同要求,通過學生間合作學習自我鍛煉計劃,教師根據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針對性地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有目的的指導,鼓勵學生勇于實踐、勇于探索。把學到的知識逐漸累計應用于實踐鍛煉中,組織全班討論交流小組合作創新的內容。以討論交流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發揮小組合作精神,挖掘個體的學習潛能。例如,跳躍教學中模仿各種動物跳躍,通過小組學生合作創新、展示交流、全體討論,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也拓寬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總結:
通過近兩年多的小學體育小組合作學習的嘗試與實踐,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普遍提高了,學習方式得到了改變,合作的意識也提高了活躍。課堂氣氛融洽,也享受體育鍛煉所帶來的無窮樂趣。體育小組合作學習突出的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注重因材施教,創設的學生參與交流的學習空間,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有效地解決的體育教學中學與教的關系,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不斷發展的課題,要求體育教師要積極探索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