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芳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是最基礎的教育內容,也是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幾項技能。但是在我國傳統教育觀念下,學生的朗讀能力相對較為薄弱,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他們聽、說、寫的能力,這并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為此,本文就針對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了一些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朗讀興趣
引言:
語文是小學教學的基礎科目,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朗讀作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過去并沒有受到教師的關注,很多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存在著不足,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并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語感
在語言訓練中,語感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通過反復的朗讀、聲情并茂的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形成深刻的記憶。當學生遇到外在或者內在語言刺激的時候,就可以及時辨別出句子的正誤、詞的褒貶以及表達效果的優劣,可以讓學生的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提高。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桂林山水》的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感情、反復朗讀課文,使其身臨其境,感受桂林山水的美[1]。
2.有利于學生體會課文情感
通過正確朗讀課文,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也有利于學生對文章情感的準確把握,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人教版教材中,就有一些情感濃郁、意境深遠的文章,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可以讓學生準確把握課文的思想情感。這里說的有感情的朗讀,是指運用恰當的語速、語調以及重音等。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鳥的天堂》一課教學中,“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一段是本課的重點段落,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主要可以從重音、正確停頓以及表情配合三個方面去進行朗讀,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基礎薄弱,教師這時可以先進行示范,讓學生可以在朗讀中去感受到“鳥的天堂”的美好。
再比如,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當學生讀到“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時,教師要指導學生目光要堅定,配合手部握拳在胸的動作,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小金花內心的傷痛,朗讀時要特別注意語速以及語調,要聲聲有請、字字有聲,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與印象,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注意情懷,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當然,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朗讀對提高的口語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可見,朗讀在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郎讀重要性的有效措施
1.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
在傳統教育觀念下,師生對朗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使得很多學生對朗讀缺乏興趣,甚至會有一些自卑、抵觸的情緒。對此,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就要先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敢于開口,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朗讀的魅力,積極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2]。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頤和園》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如果可以帶領學生有效朗讀文章,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切實感受到頤和園的美景。教師可以在講解的文章內容的時候,先要求學生進行默讀,將不認識的字詞標記出來,接著教師幫助學生去解決這些問題,基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大概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讀或者齊讀,在朗讀中去探究問題,感受作者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感悟能力,強化學生的自我情感表達。
2.重視難點,強化示范作用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知識能力相對較為薄弱,在朗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就要發揮出自身的指導作用,通過示范來有效解決學生的問題。在教師示范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注意觀察教師的在朗讀過程中語調、停頓,明確朗讀的技巧,這樣在學生朗讀的時候可以讓他們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調以及重難點,幫助學生有效理解文章的內容。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山雨》的教學中,教師先要求學生集體朗讀文章,通過觀察發現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接著進行親自示范,糾正學生在朗讀中存在的問題,以此幫助學生去改進自己的朗讀水平。
3.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良好的課堂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也有利于更好地體驗課文中所描述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感[3]。例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翠鳥》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在課前播放一段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短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來了解翠鳥是什么樣的一種生物,它的特征都有哪些。在學生對翠鳥有充分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進行朗讀,這樣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能力,深化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結束語:
總之,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體驗文章的情感,以此來提高教學的效率,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紅霞.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探究[J]. 新課程(上), 2019(7).
[2]黃偉智.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 文理導航(下旬), 2016(2).
[3]劉梅.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 新校園:中旬刊, 2017(8):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