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品輝
摘 要:只有加強武德教育,促進學生理解武術散打內涵,才能達到提高武術教育質量、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技戰術方法、提升訓練水平的目標。提高武德建設還要構建情境性、互動性、直觀性的教學活動體系。
關鍵詞:武術散打;武德教育;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85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9-138-01
1武術散打的武德內涵分析
1.1尊師重道
虛心向師長求教,增加武術涵養,更好地了解和尊重武術散打的練習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武術練習,這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更好地尊重師長,達到虛心求教練習的目標有重要的意義。應當在武術散打練習中多與老師溝通,養成學生的溝通求教意識。還要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強調師長的互相尊重,進一步運用吾愛吾師與尊重武學規律的理念進行武術學習,在和諧民主的新型師徒關系中達到有效學習武術技巧的目標。
1.2重信守義
提高武術散打的水平應當具備重信守義的理論,應當具有誠實可靠的精神,強調進一步信守承諾,達到言必信、行必果。有勇有義才能達到更高的武術散打境界。學習武術散打應當把武術散打技巧用于正道,能夠發揮武術散打技巧保衛真理的作用,進一步保護他人和自身的生命財產安全,做到“該出手時就出手”,能夠勇于承擔責任,并且做到對自身負責。
1.3謙和仁愛
謙和仁愛,為人正直是武德的基本表現,習武者應當正視比賽和訓練活動,強調在日常技巧練習中表現出堅強的意志,能夠根據身處環境弘揚正義。習武者應當具有謙和的態度,能夠善待他人,應當建立剛正的品格,有明確的是非判斷力,能夠弘揚正氣,從而達到道與藝結合,做到謙讓有禮,在匡扶正義中達到和諧的人際關系。
2武術散打的傳統文化思想
2.1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武術散打運動,武術散打中的很多招式套路來源于道家理念。例如:武術散打中講究的遠近攻擊理論中有關拳法防止近身摔,遠近攻擊中的絕對優勢理論,還有變不利為有利的理論等。還有的腿法運用中講究的身體協調、把握恰當的攻擊距離,掌握合適的出手時機等。武術散打更注重把道家的人與自然和諧理論融入其中,強調發揮出人體的最大力量。我國武術散打吸收了其他格斗技的精華,在拳法中的拍擋、拍壓、抄抱技術,腿法中的跳閃步,摔法中的接招摔、貼身摔等無不與道家思想結合,更好地發揮出身體優勢。武術散打還具有“天人合一”的理念,強調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能夠按照武術散打的規律進行訓練,熟悉和掌握各種武術方面的技巧,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選擇技戰術,從而將自身的力量發揮到最大程度。在道家理念的影響下,武術散打運動將相生相克的理念更好地發揮出來。
2.2兵家思想
兵家思想中的制勝思想與佯攻戰術在很大程度也影響著我國的武術散打運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理念在武術散打運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例如:在武術散打中的強攻戰術強調給對手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從而使對手喪失戰斗意志。當使用佯攻的戰術時更注重手眼身法的配合,強調通過聲音和面部表情等給對手造成錯覺,從而為我方的戰斗取得空間與時間,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奇正相結合的方法可以獲得更大的勝利。《孫子兵法》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運動員應當在比賽實踐中分析對手,找出對手的弱點,在此基礎上優化散打的技戰術,做到揚長避短,基于對方的薄弱環節達到有效取得戰術優勢的效果。在兵家思想的影響下,武術散打運動應當具有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思想,應當在賽場上爭取主動權,消除被動挨打的局面,爭取賽場的主動。
2.3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主張“內圣外王”,強調加強自我修煉,用王道來治國平天下。內圣外王的理念影響下使得我國武術散打有俠義精神,習武者要尊重道德規范,要塑造習武者正、善、信、義的精神,奉獻精神與勇氣是武術散打必不可少的精神內涵。儒家文化講求的仁愛精神與止戈為武、窮寇莫追思想都對我國武術散打有重要的影響,不進行倒地后的進攻是我國武術運動的重要理念,講求身心和諧,進一步根據對手與周圍的環境選擇攻防戰術,這些都是現代武術運動的重要理念,影響我國武術散打運動。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武術散打運動還講究與人為善,注重遵守比賽的規則,強調以武會友,鼓勵運動員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技巧。
3武術散打的武德建設策略
3.1加強歷史文化教育
武術散打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武德精神,應當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活動,注重武術榜樣式的人物進行教學,強調通過一系列的經典戰例,武術散打套路表現出的哲學理念達到對學生進行武學熏陶的目標。只有在時代背景下充分地挖掘武術散打的歷史文化,才能達到促進學生正確地掌握武學內涵的目的。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時積極運用故事法、情感熏陶法等進行武學精神熏陶,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武學理念。教師還可以將武術散打與自由搏擊、泰拳、空手道等相結合,促進學生了解武術散打的特點,優化學生的武術哲學,達到有效強化學生武術理念的目標。
3.2加強技戰術分析
技戰術分析講解是提高武術散打運動員能力的重要手段,應當提高運動員的格斗能力,注重提升武術散打技巧的實用性,更好地運用不同技法教學達到提高運動員身心素養的目的。首先,應當在教學時構建平等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教練員的真心付出,在訓練時給予學生必要的關愛和鼓勵。其次,還要講解每種技戰術的價值,應用的時機,以及應用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相生相克、知己知彼和內圣外王的精神內涵,促進學生在練習中自覺地遵守武德精神。
4結論
武術具有攻擊性的屬性,傳統文化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武術散打的哲學思想。提倡武術散打需要加強武德培養,注重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促進運動員了解武術運動的真諦,通過武術練習達到強健體魄、增強意志、愉悅身心的目的,在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下達到內外兼修。
參考文獻:
[1]符文康.高校武術散打選項課中的武德教育研究[J].科技教育.2008(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