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紅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在學生成長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學習小學語文知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相應的基礎。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小學語文教學也發生了不斷變化。良好的教學設計對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
![]()
引言:
在我國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小學教育作為學生學習活動中一項最為基礎的教育,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的小學教育也發生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對于學生知識的講解,更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師應該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一、深度備課,讓目標更精準
充分備課,是提升課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做到深度備課,才能游刃有余,提高課堂有效性。要實現深度備課,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學內容要胸有成竹。語文教學之所以難,是因為要講的內容太多,我們無法集中精力深挖一點。因此,備課時,我們要廣泛查閱相關資料,對學生可能涉及到的問題要一一了解,再根據學情確定本課焦點。
(二)教學目標要擬定精準。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篇課文的教學,不同的老師執教效果完全不同,其原因就是備課時擬定的教學目標不一樣。一篇文章,可圈可點之處太多,備課時,我們要思考:學什么?教什么?并結合學情,從主體語文教學之觀點出發,從學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提升的角度思考,確定2-3條精當的教學目標,以此安排教學環節,選擇教學方法,做到環環相扣,有的放矢,讓課堂更高效。
(三)團隊合作備課有層次。探究的過程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團隊。以往,我們習慣于個人備課而忽視團隊的作用。個人自主備課,能有效地幫助我們熟悉教材,并根據本班學情選定合適的教學方法與設計方案。如果大家再參與到教研組、備課組等團隊備課中,實現自主與集體備課的有機結合,共享資源,擬定教學重難點,商討更優化的教學策略,定能為課堂教學的有效甚至高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豐富課堂內容
隨著我國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也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信息技術的運用下,我國的教育事業發生了一系列的轉變,同時也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學的質量。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文字、視頻等內容有效的整合起來,在課堂中作為輔助的工具,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的關注,使學生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比如在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中,學生們一般都會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作者所生活的時代以及古詩文的創作背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將教材中的文字知識更加深入的、直觀的展現到屏幕上,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新時期的學生具備新的特點,他們往往對新媒體更感興趣,更樂于接受多媒體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住這個特點,因材施教,為學生們提供最好的教學服務。
三、創設課堂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在設置課堂內容的時候,要以語文教材的內容為基礎,同時要最大程度的發揮出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將不同形式的圖片、文字、動畫、聲音等因素進行組合從而形成豐富的課件內容,使教學內容充滿趣味性和可行性,通過不同的外在因素刺激小學生的感官,讓其快速的獲取所收獲的信息,最大化挖掘知識信息,將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合加工。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創設不同的場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原有的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準確的把握原作者的情感線索,將自己的主觀感受進行巧妙的結合,從而了解語文教材中更深層次的情感。例如,在講解二年級的語文教材《少年周恩來》的時候,學生單純的通讀課本,根本無法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意識,而只有將周恩來的圖片以及當時他們所處的時代環境表現出來,借助多媒體進行播放和展示,這樣一來,學生結合所看到的圖片,老師再加以引導,就能夠很容易的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的情感。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部編版教材中也有部分關于描寫景色的文章,通過圖文結合,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讓學生真正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描寫景物背后所蘊藏的情感。
四、融入微課教學,提升課堂效率
對于新技術微課的使用,將其合理的開發應用到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課程的掌握與主動創造意識,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效率,這對于人才的培養非常關鍵。因此,所有的學校都需要積極的采取全新的教學政策,加大資金的投入,在語文的教學中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微課隊伍。從而提高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借助教師的優勢,做到取長補短。除了學校的教學需要重視,對于學生家長的課后學習也要提高關注,家長的輔導工作對于學生非常重要。很多的家長都會體現出精力不足或者知識掌握不全面的情況,這樣就需要提高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協作。這也為微課的實施提供了重要的載體。通過學校提供專業的教學資源與信息,尤其是針對于一些小體積、容易傳輸的微視頻文件,家長可以了解學生在課程中學到的知識與學習的進度。
五、利用思維導圖輔助板書設計
在思維導圖是對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進行可視化。通過思維導圖來呈現板書,條理更加清楚,對于學生的思維內容、過程和結果都有呈現。例如,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雷雨》為例,本節課通過思維導圖來輔助板書設計,中心主題非常突出,就是“雷雨”,在主題詞下面就形成了三個分支,分別是雷雨前、中、后三個主干,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并且三個主分支下又各自有不同的景物變化。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完成自己的思維導圖,并且提倡學生發散思維,在三個分支下可以自由發揮想象以及對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補充,可以用文字的方式,也可以用圖畫的方式等等。在雷雨后的分支下,除了課文中列舉的“太陽”“彩虹”“蟬叫”等等,還可以引導學生能夠繼續在下面補充,“池塘的水滿了”“空氣很清爽”“鳥兒叫”等等。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補充或者修改,每個學生記錄和呈現出來的必然是不同的內容,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繪制思維導圖,展現自己的思維。也可以運用圖畫,顏色和曲線,最終將自己的思維導圖完善至美觀。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得以發展,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已經成為了教師的基本工作方向。為了加快新課程改革的進程,讓學生可以在素質教育理念下茁壯成長,做好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教學模式開展策略研究很有必要。
參考文獻:
[1]康榮.合作學習: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探索與實踐思考[J].才智,2017(09):78.
[2]李勇.新時期語文專業課程改革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22.
[3]趙幼香.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46):261-262.
[4]喬月娥.淺談小學語文教育與小學教育專業語文課程設計[A]..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4輯)[C].:天津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1.
[5]林澄.新時期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應把握的方向[J].亞太教育,201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