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評估翻轉課堂和PBL教學法結合用于腎臟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效果。方法:選擇本學校兩個班的60名護理專業學生予以實驗研究,按照班級分組,一個班為試驗組(30名護理專業學生,采取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法),一個班為對照組(30名護理專業學生,采取傳統教學法),計算兩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值、操作能力考核評分值、教學效果滿意率。結果:試驗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值、操作能力考核評分值顯著高于對照組統計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試驗組教學效果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統計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腎臟內科護理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法獲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翻轉課堂;PBL教學法;腎臟內科;護理教學
腎臟內科護理存在比較強的實踐性,對理論知識的要求也比較高,增加護理教學難度[1]。本文主要評定翻轉課堂和PBL教學法結合實施在腎臟內科護理教學中的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將本學校兩個班的60名護理專業學生用作實驗資料,依據班級分組,一個班為試驗組(n=30),一個班為對照組(n=30)。對照組:年齡均值是(22.30±1.25)歲;女男之比是27比3。試驗組:年齡均值是(22.24±1.34)歲;女男之比是28比2。比較兩組基礎資料,P>0.05。
1.2方法
兩組學生學習的課程都是腎臟內科護理學。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采取PPT課件為學生講授解腎臟內科護理理論基礎知識和護理操作方法等。
試驗組采用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法:第一,上課之前準備。上課之前,采取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發放教學知識資源,采取微課等方法為學生大概講解課程知識內容,讓學生于上課之前提前預習,到圖書館或是采取網絡搜集有關知識,聯合課程內容,列舉典型護理病例提供參考。第二,課堂上分組討論。使6名學生分成一組,讓各小組之間討論典型護理病例,如果有意見不合的情況則使其討論,老師引導學生的討論方向及思路,對存在的不全面情況予以補充說明及建議。第三,總結病例。討論后,老師將作業為學生布置,使學生于課后總結討論問題,對不清楚問題可以于下節課繼續討論,記錄病例討論結果及要點,并和病例聯合,再次梳理有關知識點。
1.3相關指標
比對對照組及試驗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值、操作能力考核評分值、教學效果滿意率。
1.4評定標準[2]
采取考試的方式開展理論知識考核及操作能力考核,各50分,分數高代表更好。采取滿意度調查問卷實行滿意狀況分析,共10分,分數高則代表更為滿意。
1.5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值、操作能力考核評分值等)表示成均數±標準差(±s)形式,與正態分布相符,計算數據錄入SPSS21.0開展t檢驗,計數資料(教學效果滿意率等)表示成例數(n)或率(%)形式,數據實行X2檢驗,P<0.05,顯示出計算指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兩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值、操作能力考核評分值
試驗組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值、操作能力考核評分值比對于對照組統計數值顯著提升,顯示出計算指標統計學意義(P<0.01)。
2.2觀察兩組教學效果滿意率
試驗組教學效果滿意率(96.67%)比對于對照組統計數值(73.33%)明顯提升,顯示出計算指標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些年,腎臟內科疾病患者逐漸增多,對護理的要求更高,所以,將腎臟內科護理教學工作做好十分關鍵。不過,腎臟內科護理具有比較強的專業性,只按照傳統理論講解方法難以獲得良好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為新型教學方法,是將老師和學生角色換位,使學生改為主動,在課前發放學習任務,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解決問題,課堂之上使學生之間討論,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情況。PBL教學法將問題用作導向,使學生用作中心,提升學生自主思考能力,提升教學效果。該文相關數據指標表明,應用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法的學生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值、操作能力考核評分值比應用傳統教學法的學生更高,教學效果滿意率更高。體現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法用在腎臟內科護理教學中的優越性及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腎臟內科護理教學中采取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法得到良好效果,展示出重要應用價值和優勢。
參考文獻
[1]趙航,肇曉明,孫亞南等.翻轉課堂聯合PBL教學法在腎臟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9):34-36.
[2]黎小芹,陳學蘭.PBL結合體驗式教學在小兒腎臟內科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4):12-14.
作者簡介:劉愛平(1980-),女,山東德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內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