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琳
摘要:本文與農村教育實際充分結合,探討分析了農村小學教育現狀,研究了農村小學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有效建議。如爭取黨政領導重視與主管部門支持,強化學習,進一步提升農村小學教師教學整體素質,保持良好的師德師風,加強多元化培訓,提升城市教師對農村小學的支教力度等幾個方面,希望能對推動農村小學教育水平,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資金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于農村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當前正在全國范圍內推進素質教育,農村小學教育硬件設施也得到逐步改善,城鄉差距不斷縮小。
就農村小學教育現狀而言,還有很多問題存在,這些問題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為此,本文結合實踐,探討分析農村小學教育現狀,并提出一些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一、農村小學教育的現狀
1.辦學資金不足。對農村小學進行調查發現,當前農村小學教育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教育水平還亟待提升,而且與城市小學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辦學規模以及條件等還明顯落后于城市小學,教學設備還亟待更新,特別是信息化教學手段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辦學資金不足,對農村小學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成為重要的發展瓶頸。
2.師資缺乏,生源流失加劇。伴隨城市中教師的擇優錄取,以及快速發展起來的民辦學校,很多優秀教師選擇去城市任教,加劇農村優秀教師資源的流失,特別在美術、音樂和計算機等專業課程教學方面,缺乏優秀的師資隊伍,很多教師都是兼職上課,而且在農村小學中很多教學設備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淪為擺設。
3.教師素質有待提高。在農村小學中,有的教師不注重自身教學素質的提升,缺乏學習意識,對于教學質量造成很大影響。而且很多教師競爭意識不足,滿足于現狀,沒有危機感,不重視自身學習,創新意識缺乏,又沒有外出培訓機會,導致教學思想比較落后,難以跟上當前的教育發展要求。一些教師錯誤地認為,以自己的學歷完全可以勝任小學教育,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二、農村小學教育發展策略
1.爭取黨政領導對農村小學的重視,贏得主管部門的支持。農村小學應當結合自身發展情況與教育實際,努力提升當前教育水平,并采取有效措施,爭取社會各方力量,推動農村小學的建設與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獨特的辦學模式,注重創新,讓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都看到學校的未來發展希望。
2.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打破過去應試教育模式下,只注重升學率的教學觀念,將現代教育理念引人小學教育過程當中,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以成績高低作為學生唯一評價標準,將“唯分數論”等錯誤觀念徹底扭轉。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優勢充分挖掘,加強教育與培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他們成為各個領域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3.強化學習,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當前,素質教育正在全國推行,而素質教育背景下,對教師的教育素養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教師應當重視自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但要把書教好,同時還必須注重育人。教師的文化知識水平、道德品質以及作風儀表等各個方面,無不對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對學生教育過程中,應當以身作則,更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注重自身業務素質的提升,還要形成優良的師德師風。這對小學生的教育是非常有益的,直接影響小學生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
4.構建多元化的教師培訓模式。每一個教師學歷水平與素質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對其培訓過程中,應當采用多元化的培訓模式,遵循以人為本的培訓理念,針對農村小學教師實際,合理地制定培訓計劃與目標,同時還應當注重個性化培訓,因材施教,增強培訓效果。(1)加強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充分結合農村小學教師實際,制訂科學的培訓計劃,不僅包括系統學習內容,同時還應當針對性地設置指導方案,加強日常教學咨詢與課題研討,把教師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2)重點培養青年教師,讓青年教師深入一線教學中,共同上課、聽課與評課,認真做好教學反思,分析總結遇到的難題與困難,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不斷提升他們的教育素養。(3)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加強培養,可通過集體培訓與個人輔導相聯合的方式,培養優秀的計算機技術應用人才,并在教學實踐中掌握如何利用遠程系統開展教學,提升教學效益與質量。
5.加強城市教師對農村小學支教力度。為了推進教育的均衡化發展,提升農村小學教育水平,縮短與城市小學之間的教育差距,可以加強城市教師對農村小學的支教力度,并與農村小學教育實際充分結合,構建長效機制,讓一些優秀骨干教師,深入農村小學進行支教,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引入農村小學教育當中,使農村小學教育和城市小學教育共同發展。
6.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小學的投入力度。為了實現農村小學教學水平全面提升,政府部門應當充分重視農村小學資金投入工作,給予農村小學充足的資金扶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教學環境加以改善。充分考慮農村小學教育現狀,制定完善的農村小學扶持政策,對農村小學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優化教學設施,對小學教學工作體系不斷完善,促進小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并與社會機構形成聯合,將社會慈善機構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針對農村小學開展扶貧建設活動。并且在農村小學教育當中,將信息化教育體系充分引人其中,提升農村小學計算機系統建設水平,對教師隊伍加強信息化教學培養,推動小學教育事業的高效開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三、結語
農村小學教育前路漫漫,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強化自身教學素質與能力,運用新的教育理念開展教學,克服眼前的困難,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扎根于農村小學,為農村小學的教育發展撐起一片藍天。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