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燕
【摘? 要】當前的高中政治存在著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而高中政治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低下的教學效率會嚴重影響高中生的學業。為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效率,實現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學。作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在本文中對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學做一個淺析。
【關鍵詞】激發興趣;課前預習;小組學習;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針對當前高中政治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教師應該做出解決方案。根據我的教學實踐經驗,教師可以從五個方面加以實施教學策略以實現有效教學,分別是激發高中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以使學生熟悉課程;在課堂引入小組學習的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布置作業可以鞏固學生課上所學的知識,有利于實現有效教學;對學生延伸一些課外知識,有利于實現有效教學。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有效教學
當前的高中生對政治課普遍興趣度不高,主要是因為學生認為政治課上說教的成分太多,書本上好多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無關,導致學生認為政治課的學習沒有用,對政治課也不感興趣。面對當前學生對高中政治不感興趣的現狀,教師應該設計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活動,以激發學生對政治的興趣。其實,在政治課本里的內容是極為豐富的,只是學生不善于去發現而已,教師可以把課本里有趣的事物發掘出來,用來激發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比如,在必修一的綜合探究中有一個“做好就業與自主創業的準備”,這就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不同于課本上純理論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活動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不一樣的高中政治課堂。在這個探究里有一項要求是讓學生模擬招聘會,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一個招聘會,以此激發學生對政治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面試官、求職者等不同的角色,教室的布局也要布置成招聘現場的樣式。在活動之前求職者要做好準備,比如設計自己的簡歷,組織面試時的語言等等;面試官也需要做準備,面試官需要設計一個自己所在的公司,當求職者來到的時候要向求職者介紹自己的公司和所招聘的崗位及崗位的任職資格和崗位的職責等等。教師設計一個模擬招聘的活動,可以讓學生體驗不一樣的政治課堂,全面的認識政治這門課程,有利于激發高中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實現有效教學
學生的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學生經過課前預習就能掌握一部分簡單的知識,熟悉課本知識的組成部分,更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高效的聽課,可以說學生的課前預習是實現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第一步。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首先要準備好預習的工具,學生需要準備雙色筆和筆記本,在預習的過程中把自己能看懂的部分用藍色筆標記起來,把自己看不懂的部分用紅色筆標記起來,把自己在預習中產生的疑問記錄到筆記本上,以備在課上解決這些預習中產生的疑問。
比如,學生預習“生活與消費”一節,在本節的預習中學生基本上都能理解關于商品和貨幣的定義,那么這部分的知識就用藍色筆標記起來;但學生在預習中可能對貨幣的基本職能,像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內容理解得不深,那么學生就應該用紅色筆標記起來,以備在課上認真聽講。在本節的預習中學生可能會發現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也是第一次見到的新名詞,也不能完全地理解這部分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需要把自己的疑問和發現的問題記錄到筆記本上,以備在課上和同學交流或向教師請教。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熟悉課上,對課本里的問題形成自己的思考,教學實踐表明課前預習是有助于政治有效教學的。
三、加強小組合作學習實現有效教學
小組學習的優點有很多,小組學習的方法是當前流行的課堂教學方法之一,經過多年的實踐,廣受師生的好評。當前的高中政治課堂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課堂的活躍程度不夠,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小組學習恰恰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傳統沉悶的政治課堂注入新鮮空氣,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大膽地探索、自主地獲取知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政治課堂充滿創新的元素。
比如,在學習“生產、勞動和經營”這一節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些問題。在這一節里會涉及多種不同的經濟體制,大的方面可以劃分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兩種,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公有制經濟又可以具體的劃分出哪些種類,并舉出其中的例子。學生有了討論的問題應該結成5人一個小組的學習小組,來討論這些在課堂上的問題。在討論中同學說:“公有制經濟還可分為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所有制中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國有經濟都有哪些呢?同學們都開始討論著自己所知道的國有企業,有人說中國鐵路是國有企業,有人說中國銀行是國有企業,有人又說中國移動也是國有企業,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說出了幾十個著名的國有企業。課堂討論打破了傳統沉悶的課堂模式,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實現政治的有效教學。
四、合理布置課下作業實現有效教學
作業對學生來說是重要的,學生只有經過作業的練習,才能使課上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作業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學生幾乎每天都在做作業,學生每天做作業但為什么對政治的有效教學作用不大呢?因為學生所做的作業質量和學生未能及時的改正作業中出現的錯誤,這兩個方面導致了學生做作業的效率低下。教師在作業設計上要保證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是作業要覆蓋本節課所學的所有知識點,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課下訓練;第二是作業的樣式要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以避免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產生枯燥的感覺;第三作業的設計要難易結合,作業要能面向全班同學,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作業中得到練習。比如,教師在講授完一節的知識后就要給學生布置作業,作業在形式上應該選擇多種的樣式,比如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問題探究等等都應該涉及,這樣不易使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產生枯燥的感覺。在作業的難易程度上應該有20%的基礎題,60%的重點題,20%的難題,這樣有利于所有的學生都在作業中得到訓練。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督促學生改正,并時時溫習,這樣才能使作業得到有效的利用,真正有利于有效教學。
五、延伸課外政治知識實現有效教學
高中政治是一門知識面比較廣泛的課程,有的時候僅僅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是無法實現有效教學的,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外延伸,這樣才能實現有效教學。比如,在高中政治的考試中就會有時事政治類的試題,而這方面的知識在課上涉及的比較少,而且課本上的資料比較老舊,無法突出時事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補充一些時事政治知識,讓學生了解一些新鮮的材料,以了解時事并能在考試中得心應手的作答。教師為學生補充時事政治需要給學生精心摘選一些國內外的政治事件,也可以是一些的政治類報道。選擇的方面是眾多的,比如環保類、民生類、重大的政治事件、兩會等等都可以為學生選擇。教師可以把這些時事政治類的小知識編成小冊子,以便學生能夠隨時觀看。學生僅僅是看還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對學生做一些適當的考查。比如隔一段時間對高中生的時事政治閱讀做一個小檢測,以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的掌握情況,這樣也利于學生在考試時做對時事政治類的試題。根據實踐教學的經驗,對學生進行課外時事政治類知識的擴展,是有利于有效教學的。
六、結語
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入手,教師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完成課下作業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于洪蘭.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研究與探討[J].祖國,2016(17).
[2]張春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高考,2014(6).
[3]崔洋洋.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探析[J]. 商情,2014(38).
[4]陳錚.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