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連哲
【摘? 要】化學是學生初中階段最后教授的一門課程,因其抽象性、復雜性,讓學生對學習化學感到困惑。對此,初中化學課堂應采用趣味化學實驗的方法,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化學課堂。本文從利用趣味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化學教學方法和拓展課外化學實驗三種方法出發(fā),對趣味化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趣味化學;實踐
一、在化學課堂上常見的趣味實驗
化學課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而實驗過程往往伴隨著妙趣橫生的實驗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實驗效果,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趣味化學深入認識。學生在動手做實驗時,認真地思考產生這種效果的原因;教師在學生做實驗時給予學生適時的指導,等實驗完成后,和學生一起說出化學實驗發(fā)生的原因。在人教版初中化學課本的“燃燒及其利用”這一章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個問題:火在水中是否可以保持燃燒狀態(tài)?相信大部分同學都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因為按照我們所熟知的常理,所謂水火不相容,水和火是相生相克的。然后,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將鈉放在水中進行燃燒,會發(fā)現(xiàn)一個奇妙的現(xiàn)象:金屬鈉在水上會熔成銀白色的小球,四處游動,并發(fā)出嘶嘶的響聲。學生對這一實驗效果引起了強烈的好奇心,并急于想獲得答案,這時,教師再將實驗原理娓娓道來,讓學生恍然大悟。還有在“酸與堿”一節(jié)的學習中,教師組織學生展開濃硫酸與白糖反應的實驗。在白糖之中加入濃硫酸,會發(fā)生一個奇妙的現(xiàn)象:白糖會迅速變黑并且膨脹。教師就可以告知濃硫酸的性質之一,即具有吸水性。濃硫酸在與白糖反應時,會將白糖中的水吸走,由于白糖是碳水化合物,所以剩下的物質就剩下碳,并以黑色物體的現(xiàn)象呈現(xiàn)。這讓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產生興趣的同時,又能讓學生及時掌握化學知識。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初中生好奇心很強,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尤其是化學這種略帶難度的課程教學時,不要局限于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而應當結合趣味化學實驗,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學習化學,激起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習“酸與堿”時,教師可以結合美術向學生展示酸堿與其他化學物質反應產生的化學變化。教師可以將染上酸性或堿性的白紙發(fā)放給同學,讓學生用白紙裁剪出花朵形狀,然后再分別把石蕊和酚酞交給同學們,讓他們將不同的試劑噴到白紙上去,看看會產生什么效果。完成實驗后,學生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酸性紙花遇到石蕊會變紅,遇到酚酞會沒有變化;而堿性紙花遇到石蕊會變藍,遇到酚酞會變紅。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加深酸堿知識的印象,又能讓學生制作出精美的美術作品。
三、拓展課外化學,融入生活實踐
化學來源于生活,并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啟示學生觀察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并利用學過的知識進行探究。生石灰在遇到水的時候,會產生冒出白色煙霧,尤其在建筑工地中更為常見,這就是一種化學反應現(xiàn)象。學生通過不斷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可以增強對所學化學知識的記憶,讓化學學習充滿樂趣。學生可以在課后自行準備不能溶解的石灰和水,放到一起,然后攪拌并靜置分離,再將澄清的石灰水單獨倒出,注意一定要保證石灰水的澄清,最后再在澄清的石灰水中插入吸管,并從吸管中向里面吹氣,做完這一切就會發(fā)現(xiàn),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起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并體驗實驗的成功,從而更牢固地掌握了化學知識。
在化學課堂上實施趣味化學實驗,是幫助學生展開化學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方式。為了讓學生領悟化學魅力,教師具體可以從在課堂上開展趣味化學實驗,提高學生興趣和實行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以及課后開展化學知識實驗融入日常生活三個方面進行趣味性化學教學。
參考文獻:
[1]代靜.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究[J].好家長,2018(25).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