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宇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對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學是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保障,必須對其重視。本文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流程和教學評價三個方面探究如何創新小學體育教學,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教學效率
在現代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素質教育是新課標提出的最新要求,在此過程中,身體素質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小學階段必須進行更為有效的體育教學,為了使教師對其有更明確的認知,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一、合理更新教學內容
首先,體育教師需要確保教學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發展需求,進一步明確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引導小學生科學地構建良好的運動理念,同時,也使其在參與體育學習過程中具有更高的團隊意識。教師需要以此為基礎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的科學選擇,確保有效實現體育教學目標,保障有效進行體育教學活動,通過進行相關教學,進一步推進學生身心發展。所以,教師在進行備課時,需要與現階段小學體育教學大綱緊密結合,確保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具有針對性,在此過程中,還需要確保教學內容能夠適應學生身心發展,使學生體育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滿足,進而保障學生能夠更全面地接受教學內容。與此同時,就是在進行體育教學內容選擇時,還需要與院校具體狀況充分結合,確保體育教學具有更高的連貫性,避免對學生安全造成不良影響,保證選擇應用的體育項目能夠使小學生體能得到有效提升,從而確保學生身心發展的全面性,對其良好體育意識進行有效培養。
二、科學規劃教學流程
首先需要科學地講解體育理論知識,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體育教學操作性普遍較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反復練習。基于此,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確保教學流程安排的合理性,科學安排課堂教學時間。在此過程中,理論學習也是體育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在具體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必須向學生全面講述相關理論基礎,使學生能夠從課堂本質認識體育項目。教師可以應用視頻故事等多種形式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
三、強化課堂教學評價
在小學階段實施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習評價方式進行科學改革,確保學生評價的多面性。在此過程中,契約評價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契約評價是一種相對簡單的評價方式,在開始課堂活動之前,教師和學生共同約定一定的工作量,如果學生獲得圓滿成功,則可以獲得約定的分數。該種評價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對焦慮及學生之間的競爭進行最大限度的控制,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好的成績。在小學階段具體開展體育教學時,通常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擬訂書面資料,教師在資料中明確學習內容、掌握運動技能的程度、身體練習運動量及形式、學習時間及學習成果評價方式,在學生完成契約之后需要給予其提前設定的獎勵,如果完不成契約內容,則需要在課后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其明確自身不足。與此同時,全面過程性評價也是新課標提出的新型評價模式,基于小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個人交流能力,幫扶團結能力、合作能力、主動性和積極性等方面的表現對學生體育成績進行科.學評價,確保教學體系的完整性,全面創新教學方法。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合理更新教學內容,科學規劃教學流程,強化課堂教學評價,能夠確保在小學階段進行更為科學有效的體育教學,使其更好地滿足該階段學生的發展需求,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 楊菲)
參考文獻:
[1]汪瑞卿.淺談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J].考試周刊,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