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秋
◆摘 要:“互聯網+”模式的到來,使人們的閱讀方式不斷的走向數字化,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服務活動的推廣也面臨著更多的問題。互聯網帶來的資源共享,使閱讀更加快捷便利,公共圖書館需立足基礎條件,從中啟迪思維,尋找適應自身條件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閱讀推廣;“互聯網+”;數字資源
一、引言
近年來,“倡導全民閱讀”連續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改革發展,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倡導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這充分表明,從政府到廣大市民,已經把全民閱讀作為現階段的社會熱點話題,以期用全民閱讀來增強民眾的文化素養,推動全社會閱讀,提升國家整體文化軟實力。互聯網的發展,全民閱讀推廣也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公共圖書館應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把公共圖書館所承擔的各項文化事業推向創新和發展的前沿,探索新型的閱讀方式來實現知識傳播,加快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
二、全民閱讀推廣活動與閱讀方式的變化
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繼續教育、市民終身學習和文化傳承的主要陣地,承擔著文化服務,滿足廣大讀者閱讀需求的責任,全民閱讀推廣已成為公共圖書館的重要服務內容。其服務對象廣泛,包含企事業單位工作者、教育醫療衛生工作者、科研人員、普通市民等社會各界不同性質的人群,決定了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服務的多樣性。
隨著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們運用手機客戶端、電子閱覽器等閱讀工具,已能完成汲取知識、自我完善的需求。現如今,既能不到書店買書、不到圖書館借書就能完成閱讀,又能利用運動、休息時間聽有聲讀物滿足閱讀需求,能足不出戶就和書友交流,參加讀書會探討知識前沿,完成交流互動,同時,還能輕易的查閱喜歡的書,保存收藏有價值的書。
無形中,互聯網在漸漸的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
三、閱讀推廣服務活動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項服務活動的開展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協助的,在開展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現從其服務效能的視角,簡單的談談以下幾點。
一是形式單一、沒有創新性。在網絡發達的今天,讀者獲取知識的渠道已不再是現場、實地、面對面等單一途徑,而是越來越走向多樣化。閱讀推廣活動若一直堅持傳統的服務方式,將會大大降低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二是服務時限短。文化傳播過程除傳播者、傳播媒介、接受者外,還會受到經費、人員等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干擾。在網絡發達的時代,簡單的讀書會、講座等服務往往只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閱讀推廣的效果,文化傳播的力量卻不足。三是影響力不夠。閱讀推廣活動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服務的影響力。短期的、專業的、地域性的、有針對性的服務通常只有小部分的群體能參與進來,受眾面牽制了影響力。而大規模、長時間的活動卻有著較為復雜的策劃準備,開展起來是較為困難的。“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帶來了新的思考。
四、對“互聯網+”模式下閱讀推廣的啟示和思考
1.將“互聯網+”閱讀模式與傳統閱讀方式相結合
英國情報學家麥克洛雷曾指出“沒有任何一種媒介完全可以取代另一種媒介,總的情形是相互補充并逐步統一起來解決一個特定的交流問題”。“互聯網+”模式下的閱讀不是簡單的去紙化,而是應用信息化時代下的信息資源多元的存取與交互的數字化閱讀。傳統的閱讀方帶給讀者更真實、更具體的人類成果,“互聯網+”閱讀模式卻能及時滿足讀者獲取信息的需求,為公共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與快速、便捷的閱讀手段和途徑。因此,不妨將“互聯網+”閱讀模式與傳統閱讀方式相結合,保持各自優勢,取長補短,拓寬渠道進行文化傳播。長遠的看,將會對全民閱讀的推廣產生顯著的效果。
2.多方合作共筑“互聯網+”閱讀模式
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是多方合作,共同享受成果的服務。公共圖書館需轉變觀念、創新閱讀形式,積極發揮自身館藏優勢,加強與科研院所、高校、出版社、數據庫運營商等館外力量的聯系,促進資源的優化與共享,加強與政府各部門、書店、區域融媒體中心及民間讀書會等的合作,吸納企事業單位、醫療衛生、等不同行業、不同地域的人才,相互協作、協力配合,共同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營造全民重視閱讀、熱愛閱讀的氛圍。
3.加快“互聯網+”模式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與運用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與資源共享的背景下,讀者往往只需一個帳戶就可在不同平臺找到各種圖書資源,亦可在不同平臺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也更期望在不同的環境下利用時間,用更逼真、形象、簡單的方式完成閱讀需求,足見數字資源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在這樣的環境下,為更好的推動全民閱讀,數字圖書館的建設迫在眉睫。公共圖書館可利用自己的網絡平臺,構建或參與到數字資源共享的機制中,以達到資源共享的效果。在共享期間,公共圖書館需對本館的數學資源規范化管理,做到有突出、有特色,才能保證資源共享的可持續性。同時,在運用數字資源圖書館的過程中,要加強信息安全的建設,避免數據的遺失和保證共享資源系統的順利進行。
五、結束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互聯網+”模式下的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服務工作任重而道遠,但是,只要實時掌握服務對象的閱讀需求,合理的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拓寬全民閱讀推廣的方式和渠道,就能為廣大讀者提供優質服務,推動全民閱讀浪潮。
參考文獻
[1]2019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EB/0L].(2019-03-05)[2019-03-16].http://www.gov.cn/premier/2019-03/16/content_5374314.htm.
[2]張峰濤.太原市圖書館對外延伸服務探索[J].圖書情報導刊,2019(3):1-4.
[3]王德銀.堅守與超越:從第十二次全國閱讀調查報告透視國民閱讀變遷[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6(1):90-93.
[4]《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編著.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