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緒鳳
◆摘 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要陣地,在課堂上大膽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活動,令英語課堂生動有趣。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以簡明的指令,富有表現力的表情和感染力的體態語言,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靈活多樣的組織課堂活動,讓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愉悅,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從而完成知識的吸收和內化這樣一個過程。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使英語教學達到很好的效果,本文針對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英語;興趣;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考驗,教師要讓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一、采用游戲的教學方法
對中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接受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適當地設立一些情境,運用靈活多變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鞏固并熟練運用課堂內容,如單詞、句型等。
充分運用圖片實物進行教學,在具體操作時,將其部分遮住,根據自己所處的情境以小組對抗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猜測,不管是單詞的掌握還是句型的鞏固,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生都比較感興趣,既能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又能反應出學生掌握詞匯量的多少。
學生與生俱來有好動的天性,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只有尊重學生好動、愛玩的天性,創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因此,可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設置情景進行教學。如教學“What’s this in English?”句型時,先準備蘋果、橘子、香蕉等幾種水果帶入課堂,學會句型后,讓一位同學蒙住眼睛,摸或者聞水果,再問“What color is it?”,誰答對了就可以品嘗水果;還可以開展“聽命令做動作”的游戲,例如:Stand up/ Sit down,Close your eyes/open your eyes等與動作相關的詞組,讓學生聽到命令做動作或相反的動作,既掌握了語言知識,又訓練了反應能力,且印象深刻,學以致用。
二、運用情景教學方法
學習總是在特定的環境中進入狀態的,是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初中生活潑好動,影響他們專注學習的因素較多,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創造情景,在生動的語言環境中吸收知識,讓英語學習不再枯燥,并根據課堂反饋情況隨時調整內容,力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時,主要情景法有。
1.在英語教學課程中,盡可能的使用英語,為學生構建英語的語境。根據課堂內容的需要,表演內容,通過情景再現等方式,讓學生在理解中去學習單詞、句式、語法,這樣讓學生更有學習興趣。對話式的內容在教材中大量設置,通過講解,使學生有一個初步認識,然后設置情景,由學生們表演,進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此過程可以有目的的選擇成績好的學生扮演對白較多的,成績稍差的扮演對白較少的,在表演過程中。學生間可以互相幫助,團結協作,既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
2.建立“三分鐘課前演講制度”,培養學生開始用英語講一段話,例如自己的興趣愛好,身邊的所見所聞等都可以。這種制度執行的時候,可以先安排成績好的同學在前面做示范演講,對于其他的學生,指導他們提前把演講內容準備好,促進學生做好課前準備,使所有同學在課堂上都能有所表現,樹立學生的信心,讓學生感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有所收獲。
情景教學提倡“學以致用,以用為本”,有利于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加深對英語的理解;有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有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提高記憶效果和教學效率,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三、角色扮演,多人合作
角色扮演是要由學生自編、指導、自演的過程,要求學生自主參與,學生既是導演又是演員。角色扮演顯著的特征就是體現學生自主語言互動,具體的角色分配由學生自行討論決定,也需要有一個人作總體的安排協調,指導大家怎樣互相配合。英語教學注重的是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角色扮演給學生創造了自主參與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角,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在“虛擬故事”中用英語進行交際,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學習知識,而且這樣的故事演出是由各小組成員共同合作完成的,教師也要注意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理解、尊重和幫助,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進步和收獲。
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通過合作能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取長補短的問題。比如,英語教學中,寫作是一個難點,教師可以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互相合作完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每個人自己完成這篇文章,通過同學間的互相合作幫助和點評,學生更加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取長補短,基礎好的同學會主動去帶動基礎稍差的同學,大家一起進步,從而在主動愉悅的教學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四、活動教學法
學習英語,僅用課堂時間是不夠的,適當地開展課外學習英語的活動,目的是鞏固,擴充知識,開發思維,培養學習能力。首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組織開展英語趣味活動,通過教英語歌曲、英語詩朗誦、英語猜謎語、模擬情景對話、開辦英語學習專欄等形式。以達到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目的,增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要想學好英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通過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既要做好課本知識體系的掌握,又要做好能力訓練體系的提高,那么就要開展好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總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只有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的結合起來。其實無論用什么樣的方法去教學,最根本的是要求教師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因此,我們一定要善于學習,精心備課,耐心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英語課程教學中需要不斷的探索創新,運用恰當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麗.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探索[A].2018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文集(五)[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2]吳紅偉.初中英語教學方法與模式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133-134.
[3]劉蘭生.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策略初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