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麗
◆摘 要:形勢與政策課課堂教學近年普遍得到了高校學生和領導的認可和重視。但是卻對形勢與致策課實殘教學普遍存在認識不高、方式方法單一甚至應付等問題。要提高本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必須對該課程實踐教學加以研究和探索,樹立實踐育人的理念,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加強實教學研究和嘗試。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實踐教學;問題
“形勢與政策”課是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都很強的一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國內外形勢,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的核心課程,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319”講話中也強調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廣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何上好這門課新時代的高校教師面臨十分重大挑戰和考驗。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從做中學”的教育思想,主張要以生活化和活動教學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勢與政策課是大學生必修課程,又是門具有很強的思想導向性、社會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進行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改革,對提高該課程的實效性是十分有益的。
一、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認識不足,部分實教學流于形式。近幾年,高校按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在形勢與政策課中進行了實踐教學的嘗試,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問題依然存在。首先是對開展實踐教學認識不充分。形勢與政策課不同于專業課,它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大學生“四個意識”,提升大學生的“四個自信”。提高他們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拓展教育空間,讓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指導實踐,去分析、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向題。同時,實踐教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流于形式,主要表現在實踐教學沒有統一的大綱,隨意性很強;實踐過程控制不嚴,指導難以落實;考核評定缺乏標準,相對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環節往往面臨著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
其次,實踐教學方式方法單ー,教學課時不足。形勢與政策課在我國開設的時間不長,以前不少高校并不進入課堂排課,教學都還處于摸索和完善階段。近年經過教育部不斷強調課堂教學基本都得到了保證和有很大改善,但是課程組織形式單一,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政策解讀主要注重理論性,指導實踐意義不強,授課方式單一,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同時教學課時不足,致使實踐救學難以進行。
目前,形勢與政策課的實踐教學缺乏保障,一是該課課時很少,學生很多,大多合班進行,這就必然影響了課程目標的達成度;二是在該課的教學計劃中沒有明確實踐教學的課時數,難以為開展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時間,使其往往成為可以壓的環節。另一方面導致教師實踐教學工作量計算不夠合理,勞動報酬不高。積極性不高。
二、加強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的對策和做法
1.提高認識,樹立實踐育人的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當深刻認識到,廣大思政課教師只有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分、豐富思想,善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以寬廣的知識視野、國際視野、歷史視野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上網下一致,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成為讓學生喜愛的人,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更好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是黨的教育方針中的重要內容,理論教育和實踐教相結合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則。這就一方面要求高校應重視形勢與政策課的實踐教學環節,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的思想治教育工作者必從思想上牢固樹立“實踐育人”的觀念,充分認識到實踐是培養學生成人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就形勢與政策課而言,實踐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課程本身的發展規律與學生對該課程認知之間的矛盾;解決課程內容缺乏特色,改變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脫節的問題。
2.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引入實踐教學
立足課堂,緊貼社會,引入實踐教學,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連接。實踐教育活動分為課程學習中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校園社會實踐活動和大學生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三類,可見,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是相互滲透的,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個整體。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具體操作的過程有事這樣的。
(1)通過“新聞分析”和“專題論壇”等形式的主體式體課,讓學生進行模擬時政分析,實現由理論向實踐的轉化;課堂教學中課前新聞講解時候,學生分組進行近期新聞分享,通過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社會熱點,進行新聞分析,專題論壇把課堂教學引入社會實踐。
(2)課下通過“自學專題—討論交流—總結提煉—線上提交—課堂分享”的導學課程,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增強學生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社會—課堂—家庭”一體化的形勢與政策學習方式。我們在教學中利用智慧樹云課堂,在放假前在網上布置作業,例如2018年暑假我們布置了“我與改革開放40年故事征集”,2019年寒假布置了“家鄉春節民俗——改革開放40年家鄉變化”,充分利用假期同學們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利用校內外一切資源,啟發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研究、假期社會實踐、志愿活動和社團活動等形式,形成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的大課堂,搭建起社會—家庭—個人之間的橋梁,使大道理與小事情,國家需要與學生發展之間的建立密切聯系。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樹科,吳滿意.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出社,2010.
[2]德國明.構建“四體系”助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