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高職高專校園內欺凌事件頻繁發生,引起了高校,社會和政府的重視,雖然國內高校對校園暴力事件一直采取了防范措施,但是還是有比較多的欺凌事件發生,這樣的事件在高校中嚴重危害了學生的學習以及身心健康發展,本文主要結合對高職高專校園欺凌事件的分析,提出應對措施,進而以此創平安和諧校園。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園欺凌;建議;措施
校園欺凌,一個存在于中國校園社會的嚴峻問題,現已經從中學蔓延至大學校園,可以看出這一問題的緊迫性。2016年4月,國務院教育督導辦通知中對校園欺凌的定義是“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或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事件,損害了學生身心健康。”從我自身的判斷理解上來解讀這一概念,我認為校園欺凌是某一或者某一群體學生主觀上有惡意地口頭辱罵,肉體推搡甚至是打罵其他學生,致使被欺凌的學生產生身體和心理傷害的行為。
一、校園欺凌事件存在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缺失。隨著社會的發展,無論城市里的還是農村里的孩子,父母為了生活,常年在外打工,一些人許多年才回家一次,孩子的教育無人過問;單親家庭或者類似單親家庭的激增,讓家庭結構失能,也讓不少孩子成長中缺乏關愛和教導;還有就是一些家庭雖然看起來美滿,家長對孩子也充滿關愛,但由于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問題,也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消極影響,這種明顯走偏的觀念,不僅使孩子遇到問題時傾向于用暴力方式解決,同時也讓校園里一些原本稀松平常的“磕磕碰碰”,被上升到不可調和的程度。
2.學校教育缺失。學校法制教育和德育的缺失不容忽視,教育部門對法制教育有專門的規定,要求中小學做到進課堂、進教材,教師落實,課時落實,但現在看來中學期間還做得還不夠。主要原因是學校沒有專門的法律教師人才儲備,法律知識被分散在多本教材中,既不系統,也不深入,加上學校出于升學率的考量,并不重視普法,法制教育效果也就一般。
3.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蝕。一方面,在社會上,經常能夠看到相互偶爾觸碰就會引爆無休無止的爭吵,甚至為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另一方面,自媒體時代,市面,網絡上的大量小說、網絡游戲、影視都包含色情、暴力情節,處于青春期的學生非常容易受到影響,甚至連一些熱門幼兒動畫片里也開始出現“暴力美學”,這些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在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導致他們極易因盲目模仿、追求刺激而產生暴力沖動。
二、校園欺凌事件存在的危害分析
1.校園欺凌給被欺凌者帶來了身體傷害。身體欺凌就是直接對被欺凌者的身體實施肉體打擊,通過此種方式實施的欺凌,會導致被欺凌者的身體受傷,嚴重時甚至導致被欺凌者重傷或者死亡。另外,長期被欺凌的同學會產生自殘或者自殺的傾向。
2.校園欺凌帶給被欺凌者心理健康傷害,由此帶來的心理陰影甚至會伴隨他們一生,以至于不能進行正常的社交生活。
3.校園欺凌容易引發惡性案件,被欺凌者往往經受不住壓力,試圖防抗,造成嚴重后果。
4.校園欺凌的發生會給周邊的同學帶來不好的影響,特別是成年不受父母管束的孩子,這更容易使他們走上歧途。
三、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措施和建議
1.在學校充分利用新媒體和團日活動開展專題教育通過一系列活動向學生宣講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影響;通過校園網、公眾號、微博、宣傳欄等平臺加強宣傳和教育;在校園內開展專題講座,邀請派出所、司法所、法院或法律顧問來校進行宣傳教育,讓學生了解校園欺凌的危害及后果。
2.學校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制定詳細的應急處理預案從校內學生團體到學校層面一級級制定相應應對措施,從校內學生團體組織來說,應當成立反校園欺凌工作小組,利用學生身份的方便性深入學生的內部,了解校園欺凌的情況,更利用學生這個身份進行疏導和勸解;作為輔導員、班主任老師層面,應該正確分析班級同學的關系,不因為成績或者其他偏向某一同學,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另外輔導員、班主任也應該及時觀察所帶學生之間是否存在校園欺凌現象,并第一時間出來調解,在調解之后不是放之任之,而需要長期觀察和檢驗這些同學之間是否還存在此類現象;從學校組織層面來講,可以成立心理疏導中心,及時為已存在這方面困擾的同學送去心理援助。如遇情況緊急,可直接向上一級校領導匯報,在校領導指導下進行應急處置或報警;如情況失控,應緊急聯系校園安保人員,第一時間進行隔離、疏散,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和惡化,如發生人員傷害,視情況可先報120并組織緊急救護,后向上級匯報。
3.從社會層面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著力凈化社會整體風氣。社會應當提高對于校園欺凌現象的關注和研究,對于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的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使得校園欺凌的處理有法可依。同時社會也可以為學校提供學生心理咨詢輔導服務,及時緩解學生壓力,降低受欺凌同學的心理傷害程度,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社交技巧的訓練,加強學生社會技巧和人際交往技巧,使得同學之間的交往更加和諧。
在倡導建設文明、和諧社會的今天,社會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不安定因素對和諧社會的創建造成極大的阻礙。上文中對高校校園欺凌事件的分析,可以發現高校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危害是極大的,并且校園欺凌事件一旦發生結果必將是不可挽回的,給高校、社會以及民族都帶來了不良的影響,阻礙了當前和諧社會的構建,成為目前發展良好的教育道路上的重大阻礙。我們通過結合實際工作的分析,對解決校園欺凌事件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起到助推作用。
參考文獻
[1]楊邦.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高校校園暴力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7.
[2]馮幫,李璇.我國近十年校園欺凌問題研究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17(4).
作者簡介
何意(1982—),籍貫:四川遂寧,現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