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自奇
摘 要:為了提升高中學生在高中歷史的學習當中更加高效率的進行學習,老師采用了多種方法步驟。并且因為教育改革的發展原因,我們的歷史課本也逐漸進行了改朝換代,學生要想在新課本歷史學習當中,更加高效率的進行歷史學習,就應該相應的改進學習方法。并且歷史學習的主要就是做到歷史時間軸的梳理。
關鍵詞:高中歷史;時空觀念;培養策略
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或者通過黑板上書寫,把歷史發展順序,按照時間觀念一一列舉出來,讓學生學會列舉歷史發展樹形圖。這樣對于歷史的學習能夠更加高效率,并且清楚明白。
一、幫助學生梳理歷史發展過程
在固有的歷史傳授課程當中,會發現,老師都是按照歷史的發展時間順序,按照課本的備案順序,從頭開始為學生進行講解,也就是從歷史的發源開始,一直講解到歷史的近代。這樣的講解方法,雖然說對于歷史的大局觀來說,從頭到尾都讓學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且在學生復習當中也能夠知道自己的哪個知識點的薄弱進行復習。但是從新課改以后,高中是歷史教學,周邊換成了一種新型模式教學方法,也就是根據時間軸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就是不再采用固有的,按照時間發展順序來進行教學,而是說老師在進行課堂講授當中,利用某一個主旨,圍繞著這個主旨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型發展,為學生傳授歷史發展知識。這樣的講解,也就是說,比起之前全面的一個講解,反而習慣了,在全面當中截取某一個點進行一個解剖,從這個點再進行深入,以這個點為基礎往上擴展進行講解。老師在進行課堂內容備案時,可以選取一些比較經典的歷史事實,從歷史事實這個主旨再進行深入的,一些小知識點的傳述。通過這種空間跳躍方式的傳授,學生一邊要跟上老師的思維模式,進行歷史知識學習,一邊也要面對老師的提問,復習之前剛剛講過的一些歷史知識。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都進行了巨大的變化,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這種方法能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壯大。從一個點概括到一個面,也就是空間觀念的培養,歷史教學方法。老師利用空間觀念教學方法,為學生講解了歷史知識過后,也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對整個歷史知識體系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結構。這需要老師在課前對歷史課本內容一定要具體詳細,并且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課堂中會遇到的問題。這種空間的教學觀念方法,能夠培養學生全新的學習思維方式,并且能讓學生采用更加敏感的眼光以及活動去看待整個歷史宏觀過程。
二、注重知識梳理,扎實基礎
盡管采用時空觀念的模式,學生進行了歷史知識的有點到面的概括性的講述,但是也要注重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習慣對歷史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梳理。梳理過程可以配合的時間觀念來進行,比如說列舉一個老師在課上講解過的主題,讓學生通過這個主題擴展思維,把與主題相關的歷史事實進行講述。在這種歷史知識不斷的梳理講述過程當中,老師除了要幫助學生復習,課堂上所講之外,也要不斷的為學生補充新的歷史知識,補充新的歷史知識,并不會讓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變得復雜,反而能讓學生們對于歷史知識梳理更加清晰。這是因為有一個點到一個面的講述,必定會有所遺漏,要在學生不斷進行歷史知識梳理的過程當中,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歷史地基。通過這樣一步步建立學生腦海當中的時空觀念,對于歷史知識有一個大概的梳理,并且能夠做到有點向面的進行講述,那么學生的歷史課程的學習就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了。其次是在進行歷史知識講述當中,一定要拿那些具有關鍵出名的那些歷史事實來進行重點掌握。在進行有點到面的講述當中,可以利用那些出名的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知識,為一個重要的關節點,讓學生進行記憶。因為這種時空觀念的進行課堂講述,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課本上并不一定完全貼合老師所講的時空觀念,所以老師在進行內容備案時,一定要注重一個完整性,在時空觀念當中。學生在一個完整并且完整的時空觀念學習當中才會,更加熟練的為學生的腦海當中構建一個穩固的時空地圖。
三、利用時間軸構建知識體系
因為歷史它畢竟還是從無到有的一個發展,也就是從開始到中間到結束。那么老師除了在為學生們構建時空構架,進行知識梳理當中,也還要從時間當中為學生進行梳理,也就是說不能完全的拋開時間,只從空間方便進行歷史傳授。歷史知識的梳理,一定是一個時間與空間相互結合的方法。空間是具有一定的混亂性的,而時間內又能把空間的混亂得到一一的歸位。學生通過空間構架,明白了大大小小有點到面的累積的歷史知識,又能通過時間順序,把歷史知識進行全面的分類,這樣歷史知識的學習效率自然有所提高。教師也可以把時間軸的繪制技巧和方法告訴學生,引導學生自己繪制時間軸,從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結論:像高中歷史這樣復雜而又繁多的知識,正適合利用時間與空間相互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曾慶春.跟隨榜樣成長:教師職業道德經典案例評析[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05.
[2]李清啟.高中歷史教學的高效方法與策略[J].歷史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