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蘭
摘 要:在新課標深化實施的背景下,要求教師要更加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逐漸受到教師的關注與認可。為此,本文將談一談應該怎樣將這種教學模式更加合理地應用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當中。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策略
簡單來說,探究式的教學主要就是指一種以學生的自主知識建構為主的教學模式。當然,在這種教學模式當中,“自主”并不是指讓學生各學各的,而是強調在激發(fā)起全體學生學習熱情的前提下,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并通過合作的方式強化學習活動的效率與質量。毋庸置疑,自主探究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合理應用,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這一教學模式的理念去優(yōu)化和完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此來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一、合理劃分小組成員
在合作性的自主探究活動中,劃分學習小組必然是探究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條件。不難理解,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當中,小組成員劃分的合理性對于最終的教學效果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組成員的劃分并不是隨意進行的,而是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本班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動當中,我主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基本原則對學生進行編組,具體來看,我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第一,男女生適當比例搭配,以此來充分發(fā)揮男女生各自的優(yōu)勢,如:男生的抽象思維較好,女生的形象思維較好,男生的性格較為粗放,所以思路比較寬廣,而女生的心思比較細膩,思考問題要更加認真;第二,性格要互補。在小組內,要保證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這樣一來,可以通過性格外向的學生帶動性格內向的學生,從而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參與到探究活動當中;第三,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基礎要有一定的差異,這樣可以使一部分學生發(fā)揮帶頭作用,但學習差距不能過大,以免影響學生之間的交流;第四,合理控制小組人數(shù),盡量在5~6人左右,以此來保障學生的參與程度。最終,我通過統(tǒng)籌的考量,比較合理地劃分了本班的學習小組。此外,我還會根據(jù)學生的變化及時對學習小組進行調整,從而進一步鞏固學習小組搭配的合理性。
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當中,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活動無疑是核心環(huán)節(jié),同時,在這種教學模式當中,合作探究也是學生進行知識理解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教師應不斷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此外,自主探究并不是反對教師的干預,而是更加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為此,教師可以通過恰當?shù)姆绞綄W生的探究活動進行一定的點撥,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的探究過程更加規(guī)范,從而使學生取得更加理想的探究效果。
以《圓的面積(一)》這一節(jié)的教學為例,為了使學生對圓的面積公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組織學生進行了合作探究活動。首先,我給各小組提出了一個動手操作任務,要求學生用紙制作三個圓形,并分別把這三個圓形分割成10等份、20等份、30等份,然后將分割之后的圓利用恰當?shù)姆绞狡唇映山频钠叫兴倪呅危J真觀察隨著分割數(shù)量的增加,拼接成的近似平行四邊形會出現(xiàn)怎樣的變化。接著,各組學生進行了動手操作以及認真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隨著圓形分割數(shù)量的增加,拼接而成的近似平行四邊形會逐漸趨近于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根據(jù)這一發(fā)現(xiàn),我給學生提出了一個觀察思考任務:對比這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和分割之前的圓形,想一想這兩個圖形是否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學生經過討論,認為這個近似長方形當中的寬實際上就是分割前圓形當中的半徑,而近似長方形的長則恰好是這個圓形的周長的一半。最終,根據(jù)這一發(fā)現(xiàn),再聯(lián)系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大部分學生都比較準確地歸納出了圓形的面積公式。最終,通過自主性的推導過程,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
三、優(yōu)化教學評價模式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與一般性的課堂教學評價相比,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當中,除了要對個體進行評價之外,教師還需要著重對各小組的學習效果進行整體的評價。因此,教師應將個體評價與小組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教師還應關注個體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均得以實現(xiàn)。
同樣以《圓的面積(一)》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引導學生完成合作探究之后,我馬上進行了教學評價。首先,我讓各小組展示了各自的探究成果,并讓意見不同的小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之后,我根據(jù)學生的探究結果指出了各小組在探究活動中的優(yōu)缺點。接著,我要求每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由組長將這些意見進行匯總,通過這種方式,我了解了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然后我進行了一些針對性的講解。最終,通過這種評價模式,進一步優(yōu)化了學生的探究效果。
四、組織學生合作練習
實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課堂所學知識。為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在完成基本的教學內容之后,應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相關的課后練習活動,這樣一來,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在《扇形統(tǒng)計圖》這一節(jié)的教學中,我主要給學生講解了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以及扇形統(tǒng)計的繪制方法和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獲取信息的方法。于是,在教學完這一節(jié)的內容之后,我馬上給各小組布置一個課后練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課下統(tǒng)計本班學生平均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長,并根據(jù)統(tǒng)計到的數(shù)據(jù)繪制成扇形統(tǒng)計圖,以此來分析本班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最終,通過這一任務,使學生對這一節(jié)的知識有了更加熟練的掌握。
總的來說,在當前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因此,教師應采用更加恰當?shù)慕虒W方式,并完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許宏旺.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8,(10):160.
[2]李蕊.小學數(shù)學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9,(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