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少華
摘 要:課堂教學評價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實施以來就深受廣大教師的重視。我立足新課改理念,嘗試以人為本,以激勵為主,結合多元方式,實施教學評價,以評價手段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評價;實施對策
眾所周知,課堂是學生成長發展的主要場所。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存在著這樣一個較為矛盾的問題,即教學內容與教學評價方式不相適應,教師在主宰課堂的過程中,難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實現。新課改倡導,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發展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有效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也是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基于此,我在組織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時候,往往以人為本,采取激勵手段,結合多元方式,以評價為途徑,促進個性發展。
1.以人為本,尊重個性差異
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的。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受班級授課制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面對一個班級的時候,往往采取集體評價的方式,對本節課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參與情況進行點評。學生在其成長、發展的過程中,受家庭環境、受教育經歷等影響,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個性差異。在傳統的統一評價方式的應用下,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自然而然地扼殺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針對該情況,我在組織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立足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所執教班級的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尤其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細致觀察學生的過程中,根據其學情,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級,之后,則為每一層級學生制定符合其發展實際的發展目標,并以此發展目標為指導,對學生的發展情況進行評價,以此使其在分層評價下,實現個性發展。一般情況下,我會圍繞基礎知識掌握目標對學困生進行評價,圍繞習題演練情況對中等生進行評價,圍繞拔高拓展內容對學優生進行評價。
2.激勵為主,體現個性發展
教學評價以學生的發展為切入點和落腳點,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以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優勢和特長,并以評價手段,給予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并對其展示給予肯定與鼓勵,進而促進學生個性特征的發展。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一些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發展,以學生的不足為切入點,以評價方式引導學生認知自我的不足,進而在彌補不足的過程中,實現發展。對于小學生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尊心愈加強烈,希望得到教師或其他學生的肯定。而且,其抗挫折能力有限。在評價中,教師立足學生的不足進行點評,盡管可以使學生客觀認知自我的發展情況,但也會打擊其學習積極性,一些心理承受不強的學生,甚至會在此評價下,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進而逃避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其發展自然受到限制。因此,我在組織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善于發現其特征,以激勵手段對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肯定,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比如,在我所執教的班級有這樣一名學生,他的數學計算能力不強,但其養成的計算習慣卻很好。在觀察到其特點的時候,我感到很震驚,于是每逢展示計算過程的時候,我就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我注重對其書寫、檢驗等方面進行肯定,以此使其在我的肯定下,繼續發展這種習慣。而其他學生在榜樣的示范下,也會從書寫、計算、驗算等方面入手,對自我給予嚴格的要求,進而不斷地發展。
3.多元結合,促進個性發展
既然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要借助評價手段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那么,我們除了要給予學生個性發展的機會,還要為其創設個性評價的機會,使其掌握評價的權利,在多種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下,真正地促進學生發展。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在組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對自我評價、他人評價以及過程性評價、即時性評價等進行了綜合運用。以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為例,我往往會以小組合作為載體,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就某一數學問題,或某一數學知識點展開激烈的討論。在討論講解之后,我則鼓勵學生就自己參與小組活動的情況,如回答了哪些問題、提出了哪些問題等進行評價。在其自我評價的過程中,還要對其他成員的參與情況進行點評。如此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相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準確的認知,還可以借助他人評價掌握數學合作學習的方法,進而積極地投身合作學習活動,提升數學學習水平。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重視課堂評價,以人為本,尊重個性差異;激勵為主,體現個性特征;多元結合,促進個性發展,從而真正地發揮課堂評價的作用,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永強.小學數學課堂突出以人為本評價用語的探索[J].寧夏教育,2018(02):40-42.
[2]張辛芳,高志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如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J].數碼設計,2017,6(10):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