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娟
摘 要:探究性學習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情境課堂,學生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動,來獲取知識,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小學數學中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主要是因為小學生對所有事物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可以通過探究性學習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的價值觀。本文中,筆者對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實行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學習方式
前言:
在新課程改革規定的標準下,教育領域涌現了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探究性學習模式也在其中。在現階段的教學中,要求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更新教學觀念,充分展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倡導探究性學習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究。
一、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存在的問題
探究性學習模式是新型的教學模式,因此在實行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教師在利用學生的個性差異來創造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課堂時,是為了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但是因為教師可能對情境教學有一定的誤解,教師在創造情境課堂時,由于創設的情境內容太多,或者是太復雜,學生要提出的問題太多,也各不相同,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就會占用課堂大半時間,可能在課堂中學生的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然后下節課又開始新的內容,這就無法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中,教師可能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就是簡簡單單地對教材知識用語言表示出來,然后讓學生對其表達的內容進行學習,師生之間沒有其他的語言交流,教師處在教學課堂的中心位置,學生的主動性沒有辦法展現,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會降低。
二、小學數學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1.創設情境教學課堂
探究性學習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需要師生不斷地去探索。數學學科含有很強的邏輯性,對小學生的思維要求很高,因此需要教師有效地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來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的活躍性。因此首先就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將數學中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課堂學習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興趣,讓探究性學習模式被有效地運用,使學生的思維方式發生轉變。
比如,在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加減法(一)》中,教師首先對教材知識進行深入地研讀,將教材知識吃透,然后根據學生的特征去創造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教學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巧妙的言語,創造一個關于乘公交車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模式之內,感受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過程。首先,教師可以假設一名學生上了一輛公交車,公交車上原本有4名乘客,然后在第一站的時候下了2名乘客,上了5名乘客,在第二站的時候沒有乘客下車,有2名乘客上車,請問學生,在第二站之后,公交車上還有幾人?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在情境中自主思考,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
2.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目前社會中,小學生由于在接受課內知識以外,還需要去接受課外各種培訓,因此在學習方面,任務會特別繁重,學習壓力也會比較大。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小學生不會去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課堂學習中,也沒有很濃厚的興趣與積極性去想怎么學習數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學習數學的話,數學學習效率就會降低。針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根據教材知識以及學生的個性特征去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感受一個快樂有趣的學習氛圍。為了讓探究性學習模式更適用于小學數學學習,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方式或者是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例如,在學習《面積》時,教師不可能只是簡單地對教材中的抽象化的知識進行講解,這會讓學生感覺不到任何樂趣存在,因此教師可以在引入面積的概念之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量教室中各種實物的面積,比如學生的凳子、桌子,以及教師用的講桌,學生可以使用米尺或者是卷尺作為工具,然后學生可以算出自己所量的面積,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定。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可以有效地將探究性學習模式更好地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師生之間交流互動,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教學課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過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究,養成學生的數學思維意識,更好地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自己的能動性,提高參與度,可以讓探究性學習模式更好地被運用在數學教學中。
以《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為例,教師可以首先用言語與學生進行溝通,問學生有沒有想要給打電話的人,學生都會積極地回應,然后引入到教材內容中,讓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圖片,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學生有的會說“誰打電話的時間更長”,也有的同學會說“兩人分別打電話的時間”,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自己去發現問題,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吸引過來,然后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進行列式子,并解答。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可以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
總結:
綜上所述,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出現,是教育領域必然的趨勢。教師針對現階段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模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進一步探討,并找尋應對措施。教師在倡導探究性學習模式的過程中,以學生為出發點,設計與數學相關的思維性問題,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遷移,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可以自己運用所學知識自主探索如何去解決問題,可以通過探究性學習模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參考文獻:
[1] 仇玉平. 基于“交互工具”的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思考與實踐[J]. 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76(6):43-4.
[2] 劉婷婷. 關于小學數學探究學習活動的思考[C]// 2018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 2018,89(34):45-46.
[3] 葉卉. 淺談小學數學有效探究性學習的策略[J]. 都市家教月刊,2017,23(1):6-6.
[4] 管曉梅. 小學數學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實踐分析[J]. 學周刊,2017,86(12):218-219.